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检关系是刑事审判前程序中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警检关系,对于国家追诉权的有效行使及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考察我国警检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问题所在,并提出完善我国警检关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检警关系作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检警双方诉讼职能的发挥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刑事诉讼具体程序的设计与运行也有深刻的影响。与域外主要国家检警关系相比,我国检警关系存在立法、司法层面错位的缺限,故当下建构我国新型检警关系的思路是在注重国家秩序价值与公正价值需求中实现定位准确、线条流畅的检警关系。  相似文献   

3.
科学合理的检警关系对于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意义重大.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检警关系进行了完善,但从侦查监督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现行检警关系仍有缺陷.应当确立检察引导侦查的模式和相应机制,进一步强化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加强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的指导与控制,以适应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组织犯罪快速发展、气焰嚣张,其强大的组织、坚实的经济基础、残忍的手段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治安与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面对现今有组织犯罪侦查出现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人思索秘密侦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却较少有人研究有组织犯罪侦查制度对侦查的制约因素。本文立足于我国侦查制度现状,从警检关系入手,探讨完善我国有组织犯罪侦查中警检关系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应当互相配合,同时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然而,警检配合与侦查监督具有矛盾性:加强警检配合会削弱侦查监督;加强侦查监督则会使警检难以相互配合。我国应以提高对犯罪的有效追诉为目标构建相互配合与协作的警检关系。同时,应当完善侦查权制约机制以防止侦查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6.
李蓉 《巢湖学院学报》2007,9(5):20-23,32
刑事程序中检警关系模式是刑事诉讼构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正确处理检察机关与警察机关的关系,对于国家诉追权的有效行使,从而使刑事程序更加合理、有效地运作,保证刑事诉讼任务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检、警关系的基础上,对于我国检警关系的现状及弊端进行了分析,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检警关系模式存在着种种弊端,必须以提高控诉质量和控制侦查权滥用为价值目标,以一体化的思路对其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8.
我国检警关系的定位采配合制约模式,这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检警关系定位明显不同。基于配合制约模式种种弊端,我国在警检关系协调模式上,应当承认双主体的侦查模式和检察官的指挥权,即肯定警察事实上的主体侦查地位,并辅以检察官对司法警察的指挥权,协调不同的侦查资源以有效追诉。另外,检察指挥权实现样态应当多样化,而不限于现场指挥。  相似文献   

9.
刑事程序中检、警制度是刑事诉讼构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正确处理检、警关系,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检警一体化"制度和我国检警制度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几个应予完善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检警关系如何建构一直是讨论的热点。从中国的宪政体制及检警关系的发展考察,检警一体化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宪政体制模式,不符合中国司法实践,不符合检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检警一体化是大陆法系一种比较成熟的刑事追诉模式,本文阐明了检警一体化的概念和内 涵,指出了我国现有检警模式及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在我国构建检警一体化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2.
从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对我国律师辩护制度的缺陷及完善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应定位于广义辩护人,而且应有效地保护其会见权;在起诉阶段应有广泛的阅卷权和平等的调童取证权;在审判阶段应重视辩护材料和赋予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  相似文献   

13.
法院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一是偏重强调社会稳定,忽视权利保护;二是法官滥行司法权;三是不利于上级法院司法监督;四是客观上加重了审判机关和审判人员的责任。为此,有必要完善现行调解制度,一是规定判决结案为结案的基本方式;二是严格规定调解案件的范围、期限、方式等。  相似文献   

14.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机制其理论正当性,来源于宪法规定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实践层面,检察机关在诉前程序中发挥引导作用,督促侦查取证同时提高了办案效率,具有现实可行性。但目前提前介入侦查机制在辅助侦查取证与监督侦查取证的价值选择之间难以自洽;其客观实效性与政策法规的规定之间具有差异;介入案件的适用范围缺乏较为明确的标准;过度介入的行为时常发生。基于提前介入侦查机制涉及机关之间权力扩张与限制的本质特征,应在明确公诉职能为主的法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具体类型,完善检警双向制约的介入机制,最终实现提前介入侦查机制实体与程序完善的双重实效。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介绍法国、德国、日本等国侦查机关模式的基础上,对比、审视了我国在此模式建构上的现状,并发现了一些问题,而且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对解决我国目前侦查活动中面临的人权保护不足、侦查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将会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刑诉法第73至77条首次引入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但在司法实务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漏洞颇多,检察机关如果不能依法全面行使法律规定的监督权,脱管漏管、变相羁押现象难免时有发生。因此,检察机关必须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充分运用各种方式,加强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监督。同时应赋予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人控告申诉的诉讼权利和确立错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国家赔偿责任制度,以保障被采取强制措施人的救济权力。  相似文献   

17.
直接、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对法官查清证据,进而查清事实.公正判案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但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此仍规定不力,缺乏具体落实措施。为此,有必要完善现行刑事审判直接、言词原则。一是规定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二是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措施;三是建立规范的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8.
民事缺席审判制度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处理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率的关系上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我国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即明确我国缺席审判立法模式,以及扩大缺席审判制度的适用主体等。  相似文献   

19.
在侦查机关侦查活动中,监听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侦查手段,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甚至有可能会为侦查机关违法侦查提供保护,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保障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权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允许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刑事诉讼并赋予律师与犯罪嫌疑人会见权,这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以及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律师的会见权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对此,笔者认为,完善相关法律规定,转变执法人员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并加强律师自身的维权意识是保障律师会见权得以充分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