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子媒体的兴起,传播方式方法的提速及“第五种媒体”——手机短信的普遍使用.尤其是广播、电视现场直播的同步反映.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时间概念,有人便提出“新闻是能引起人们关注的真实事件的及时报道”。  相似文献   

2.
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新媒体”(即互联网新兴第四媒体)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为整个传播界带来了一场意识的变革。它将报刊“存内容于家庭”,广播电视“用户自由增长”与网络媒体的“个性化服务”的不同特点整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文化传媒形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概念又加以延伸,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电视化”是指突破电视传媒对文字的简单翻版和图解,探索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独特表现潜能的评论样式。《试论我国新闻评论的“电视化”进程》一文,对中国新闻评论“电视化”进程做了历史回顾,并就其对传播方式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新闻”告诉了我们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为“新新闻”?近年来,美国媒体流行一种“新新闻”。据留美博士、在美国从事传媒研究、最近刚刚回到国内的现任清华大学国际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史安斌介绍,美国新闻学者定义,“新新闻”是“一种速配的混合物,符合当今全球化的要求”。“新新闻”受到好莱坞电影和电视的影响。“新新闻”的概念实际上将流行文化和趣闻轶事放在一起,将小报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和家庭录像结合起来。它的主要指向是:第一,“新新闻”将新闻和娱乐结合在一起。“新新闻”的主要对像是新一代的受众,着力争取年轻人和女性的“眼球”。第二,“新新闻”比较重视地…  相似文献   

5.
刘保全 《青年记者》2006,(8):103-104
新闻传媒的竞争,如同其他生产行业一样,最终归结为能否出“拳头产品”、“名牌产品”、“优质产品”。新闻传媒的拳头产品就是新闻精品。要创出新闻精品,从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来看,新闻工作者需要具有多种意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13种意识。——精品意识。新闻精品的特征主要有:一、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新闻价值高;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二、精心采写、精心编排,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三、传播效果好,社会反响大;既能轰动一时,又有长期保存价值,能流传于世。——策划意识。新闻策划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能动反映,是对…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新闻传媒有责任真实、全面地报道事件的真相,以便改进社会现状,因此它是一种“公共事业”,我们姑且称这种谋求社会公益的性质为“事业化”特征。但是新闻传媒自身需要生存和发展,为了维生机制的良性运转,它又必须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这便是它的“商业化”特征。“事业化”和“商业化”是传媒运作中的一对矛盾,如何在无法回避的矛盾中寻找一条出路呢?黄旦同志《负责任的公共传播者:事业化和商业化冲突中的新探索》一文,便是以这一矛盾机制来解读著名的哈钦斯报告《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报刊》。文章令人信服地阐述了社会责任论实际上是对报刊自由原则的必要补充,虽然该报告对问题解决得并不十分彻底。读这篇文章还让人领悟到:真正的学术研究实际上是对学科规律的孜孜不倦的寻求。  相似文献   

7.
李磊 《新闻知识》2006,(6):77-78,27
尽管人们对“读图时代”究竟是一种真实存在还是一种拟态环境仍然在理论层面上进行着莫衷一是的争论,但是,毫无疑问,大众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已经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眼球经济”或者叫做“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因为“图”已从“文”的身后走到了前台,并且成为了吸引人们眼球的利器,但是否有了“图”就能无往而不胜呢?这里笔者从新闻漫画的概况、以及新闻漫画的传播效果、新闻与漫画的不同特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引起人们对新闻漫画发展的更多关注。一、新闻漫画的概况和发展新闻漫画,顾名思义就是用漫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8.
偶然翻阅一张属于主流传媒的报纸,竟发现有篇题为《新闻传媒呼唤“新闻线人”》的文章,不禁生出许多疑问:何谓“新闻线人”?为何发出此种“呼唤”? 细读原文,方知这“新闻线人”原本是牵强附会而来的一种称谓。文章写道:“‘线人’一词,  相似文献   

9.
梅松武 《新闻界》2006,(1):24-25,27
笔者曾在《新闻界》2001年第五期《从新闻创新看新闻价值》一文中首次提出新闻价值“能量说”,引起学术界关注。当时,笔者主张对新闻价值定义应该回到新闻求“新”的本能上来——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激发出来的适应社会创新需要的能量。笔者认为,传播者和受众对新闻价值的追求正是新闻创新和新闻传播的“动力”所在、“能量”所在;传播者和受众的新闻价值观表现为一种知识力量,也可以通过新闻创新和新闻传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正是这种转化表现出一种巨大的“能量”。在这里,笔者想从新闻价值看记者的价值这一角度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传媒经济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媒经济学的范式范式是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型”。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仪器、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那么,传媒经济学的范式是什么呢?目前,对传媒经济学的认识很不统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如赵化勇教授在《电视媒介经济学》序言中提到,“电视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属于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交叉的产物。”①另一类认为传媒经济学是个独立的应用学科。这里又可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不论广播、报纸、电视,经济报道都是各个新闻传媒的重头戏,对于经济生活,每个传媒都无法回避,对于经济新闻,每个传媒也不会轻视。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政治透明度的提高,以及受众对改革介入度的增强,受众越来越多地批评我们的经济报道“不贴肉,不解渴”,我们记者自己也感到这样的报道“没份量,没看头”。恰在此时,一些传媒经过不懈的摸索纷纷推出一种介于社会新闻与经济新闻之间的新闻样式——姑且称之为“社会经济新闻”,它兼有社会新闻的可看性、贴近性和经济新闻的深度、广度,为传媒吹来一股清风,也获得了受众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传媒的发展和变革推动了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的转变。今天的报业集团、新闻传媒集团如何培养和用好新形势下的现代新闻传媒人,如何整合,如何创新,如何利用、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实现最大的新闻传播效益,已经是摆在各传媒集团决策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作者勇于思考,积极探索,提出“为媒体集团军打造现代传媒人”的理念,文章视角新颖,富有激情,值得新闻界同行认真一读。  相似文献   

13.
新闻速写法     
世界风云,瞬息多变.记者怎样捕捉住“精采瞬间”,快速传递给读者?——新闻速写是一种最适用的笔法。新闻速写具备“一快二精三感”的特点.即可快速捕捉“一瞬”,以精炼的文字,生动地描绘“这一个”事物或人物的轮廊、特征,给读者以时代感、现场感、立体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物速写更应当是这样多采多姿的.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1983年9月22日在第五届全运会上跃过  相似文献   

14.
梁杰 《新闻爱好者》2005,(10):24-25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网络打着“第四媒体”的旗号,开始杀进中国的传媒圈时,让世人顿觉惊讶与新奇。网络传播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以往的新闻和信息传播格局。但网络新闻的传播也受技术和市场发展规律的限制。如何、何时获得规模化的网上新闻传播的消费市场,取决于形成网上新闻传播的规模、媒体资本与市场的互动以及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若文  胡春晖 《今传媒》2004,(Z1):23-24
传媒的影响力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其中传播的内容方面存在问题即新闻报道存在缺陷,就会影响传播的效果,削弱传媒的影响力。 一、重大报道明显失误的个案解析   (一)“神舟”五号的报道在主题把握上发生偏斜  笔者认为,有关“神舟”五号飞船飞行成功的报道,其本质意义在于,它展示了我国航天科技成就,张扬了航天科技人员奋力攻关与通力协作的职业精神。揭示出新闻事件这一本质意义,才算正确把握了“神舟”五号飞行成功新闻报道的主题。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等权威性传媒就“神舟”五号飞行的成功,推出诸…  相似文献   

16.
任浩 《新闻前哨》2005,(11):6-7
(一) 打造一流传媒集团首先要有一流的传媒,培育一流的传媒需要一流的传媒人才。什么是一流传媒人才?喻国明为此画了一张“标准像”:不冲动、不破坏、不媚俗、不虚伪、不偏激、不炒作、不盲从、不骄傲,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走势,以建设性的视角来报道一切值得报道的新闻。对党报新闻人而言,这八个“不”尤其重要,也是十分具体的要求。如果将“八不”所对应的素质选项上升到思想和理论的抽象层面,则为五种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生命意识、把关意识。  相似文献   

17.
评论真实谈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那么,就当前社会上之问题发表意见的新闻评论,要不要真实? 新闻评论也要讲真实性。笔者认为,真实也是新闻评论的生命,它关系到新闻评论的兴衰成败。新闻描述事实,必须忠于事实;评论剖析事实,也必须合于事实。 新闻评论是论说文,观点和材料必须统一于文章的主旨,即中心思想。这种统一,即是以真实性为前提的统一。新闻评论的真实性,笔者认为具有五重含义。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应具备“五真”,即“靶真”、“理真”、“情真”、“事真”、“述真”。 一曰:靶真”。 评论皆有“靶”。“靶”是新闻评论所针对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公共新闻":一种公共领域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新闻知识》2006,(1):22-24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是发轫于美国,激发了美国新闻传媒为此做出一系列探索性新闻实践,在澳大利亚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的一种新理论形态。本文对公共新闻学与传统新闻学的新闻理念作一比较,文章认为美国新闻界对“公共新闻”的关注、争议和实践探索,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传播状况对传媒角色——“公共领域”阐释和思考的结果。并试梳  相似文献   

19.
新闻线索与信访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谓新闻线索?笔者认为,它是新近发生的,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脉络的一种客观事实;或者说是能够引发新闻敏感、价值取向的途径。信访,指的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得到处理的活动。”在明确了“信访”与“新闻线索”各自的涵义后,人们就不难理解它们之间千丝万缕般的关系了。信访工作与新闻工作关系密切。首先,“信访”是一项以政府部门为主,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面对这一“工程”,新闻传媒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战线…  相似文献   

20.
南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其新闻传媒的发展也处于前沿,其报纸早已以“新派”之誉唱响海内,在国内的影响甚大。国内有许多报纸甚至视其为“领头羊”,加以仿效。那么,处于改革前沿地带以“新派”称的报纸,其新闻评论有什么变化与特征?这些变化与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于我国2l世纪新闻评论写作的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