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报与部市报竞争中的“同”与“异”,是指晚报要与都市报有所同,又有所不同,亦可谓之留“同”、留“异”,求“同”、求“异”。留“同”。对于一些与都市报相比有着共同之处的东西,晚报可以予以保留。那么,晚报与都市根究竟有哪些共同之处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这样两点:其一,读者定位基本相同,都是普通市民,都注意贴近市民,贴近生活,晚报追求的是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都市报则试图让“报纸走进千家万户”。有些同处一地的晚报与都市报在一段时期内,实际上确立了同一个目标读者群。其二,都属于“软”性报纸,内容取材都…  相似文献   

2.
黄雄  唐弦 《青年记者》2006,(6):69-70
为与都市报争夺读和广告客户,不少晚报纷纷改为“早出”,加入都市报竞争的行列。晚报早出,无疑是晚报面对激烈竞争而采取的不得已的做法。事实上,加入都市报竞争的行列,进一步加剧了报业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了晚报与都市报的趋同。晚报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当日新闻和阅读环境,晚报早出实质上等于放弃了其固有的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3.
“都市报”的勃兴与挑战,正成为新闻界的热门话题。这里所说的“都市报”有特定的含义,大抵是指由省级党委机关报主办,在省会城市里出版,以省会城市报纸为主要竞争对手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京、津、沪三直辖市不计,广州有省办《羊城晚报》是特例,以前各省会城市市民主要读市办机关报和晚报。一些省委机关报创办晚报成功,特别是《新华日报》创办《扬  相似文献   

4.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体现“三特”,即报纸的“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是春城晚报20多年来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本,也是今天的晚报面对都市报类报刊激烈竞争的生存之本。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在我们的报纸已进入多版化、彩色化的时代,如何以发展、改革的眼光看待“三特”,如何以创新的形式与手段来体现“三特”。一、报业大战中对晚报“三特”的再认识1.凸现自身特点,实行错位竞争。在昆明的报业零售市场,有这样一种现象:一元钱买3份报纸,尽管这3份报纸可能从所登新闻到版式都大同小异。这种情况始于1998年…  相似文献   

5.
陈成智 《新闻传播》2006,(12):28-29
努力让党报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让党报焕发无穷活力的关键。党报新闻宣传能否做到“三贴近”。事实上不仅关系到看报人的多少,起到应有的宣传报道效果没有,而且关系到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党报如何在与广电媒体、晚报(都市报)类报纸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晚报发展势头仍很迅猛,目前全国范围内有150多家。但在与日报这里专指党委机关报、都市报包括早报、晨报、快报、时报、生活报等、专业行业报以及电视、广播、因特网等大众传媒的竞争中,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和多元化的休闲方式,已使受众进入“分众化”传播时代,传媒的“窄播”趋势日益明显,不少人远离了晚报。如何营造“媒体社区”?这不仅关系到晚报的特色定位,同时关系到晚报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晚报在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晚报营造“媒体社区”就是倡导这么一种理念:“社区”的建设者———报人,与“居住者”—…  相似文献   

7.
陈曦 《记者摇篮》2007,(7):22-22
随着现代都市报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热点新闻报道已经成为报纸的一大“卖点”。因此,探索热点新闻如何报道得更“热”的问题颇具深远意义。结合大连半岛晨报、大连晚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和报业市场化趋向的不断深化,各地省级晚报(都市报)的迅速崛起成为我国报业的一大亮点.它们具有鲜明强烈的时代特征,通过独特的新闻视觉,贴近群众,干预生活,以生动活泼、敏锐泼辣的风格广泛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在省级晚报(都市报)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报道”发挥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各省级晚报(都市报)的“特别报道”由每周“周末版”、“星期刊”进而扩展到每日推出固定的专版,如华西都市报、三湘都市报、大河报的“特别报道”,楚天都市报的“大特写”,燕赵都市报的“社会描述”,齐鲁晚报的“纵深新闻”等等,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与肯定,极大地促使报纸发行率上扬,促进了报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确定的前提下,都市类报纸创造竞争优势主要是两条途径:要么比竞争对手更出色,要么比竞争对手更经济地满足读者。如何更经济地满足读者,其实质涉及的是报业管理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低成本管理问题。下面结合都市报的竞争现状,谈点看法。一、价格推动成本:从更廉价到更经济各地都市报的崛起主要靠更出色,对手是当地晚报。都市报学走了传统晚报的看家本领,像晚报三大支柱: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文娱新闻,像以批评报道影响读者等等。再增加硬新闻,做到“大信息量”;增加服务性报道,做到“强综合性”。在这种“新闻纸加实用纸”的对照下,那些固守“报的补充”、“茶余饭后消遣”的传统晚报,就明显信息量不足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80年代初期晚报复兴,90年代初期扩版潮之后,目前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并进入了以中心城市为地域特征,以都市报纸异军突起并将在相当时期呈上升趋势为特点的报业发展新阶段。脱胎于机关报所办子报,并在与晚报、服务类报等的激烈竞争中逐渐发展成型的都市报,以其“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的市民化、城市化色彩”的市场定位、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在报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并形成强劲的冲击波,被新闻理论界视作一种“都市报现象”而予以特别的关注。都市报已成为我国报业群体的一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网络传媒异军突起,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晚报面临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下午出版的晚报,面对早上出的日报、都市报和商报前堵后追,到底还有没有优势?如何与之竞争?如今在温州,四张报纸同属一个报业集团,已是“一家人”,但彼此的竞争依然存在。温州晚报如果不找准位置,就会逐渐失去地位与影响力。历史的经验以及兄弟城市报业竞争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作为目前温州唯一一张下午出版的报纸,《温州晚报》求生存、求发展,仍要紧紧抓住时效做文章,而且还要把这篇文章做得比以往更好。抓住“时间差”晚报下午出版,与早报相比,零售时间短,读者…  相似文献   

12.
《沈阳今报》从原来的对开20版瘦长型大报改为4开32版小报,包括娱乐、消费,有关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服务信息,主打大众消费经济,以避免与同城都市报同质化竞争。定位是“做沈阳的第二份报纸”。“第二份报纸”就是侧重某个领域,做专、做深,做出个性。是读者看了其他报纸后还要看的报纸。《沈阳今报》改版的目的只有一个:探求都市报发展的出路,以差异化竞争赢得市场。目前沈城5张都市报每天同题大战,同质竞争,大家以近乎相同的操作手法,主打社会新闻,通过突发事件来夺眼球,抢市场。同时,在沈报集团内部,今报也面临着与沈阳晚报、沈阳日报同…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城市晚报、都市报生存环境恶化,不少媒体人茫然失措的当下,2013年2月1日经国家出版广电总局批复正式创刊的《廊坊都市报》,秉承“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以“都市色彩、关注民生、主流舆论、权威阅读”为办报定位,实施“精品+深度+服务”战略,在为读者服务中找到了立身之本、发展之源。短短两年时间,报纸品牌深入人心,发行量突破3万份,广告收入600多万元,并获得了“全国十佳成长性报纸”荣誉称号。“廊都”逆势崛起的轨迹,为晚报、都市报等民生类报纸强身健体发展壮大增添了亮色,探索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党报新闻改革一直是业内人士不断探讨的话题。尤其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党报受到了都市报、晚报等生活类报纸和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双重“夹击”,为了保持主流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吸引读者和广告,各地党报的新闻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一些党报仍然在传统的运行机制下固守着传统的办报模式,“眼睛向上”,  相似文献   

15.
在与早报、都市报的竞争中,有关晚报新闻时效性的话题再度“浮出水面”:少数晚报为了改变时效上的劣势,甚至把出报时间改在了早晨。由此,如何正确认识晚报新闻时效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晚报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体现新闻的强势,同时也事关晚报在今后办报实践中能否遵循其固有的内在客观规律。本文试从报道时段这一层面上对此作一粗浅的论述,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二十多家异军突起、引人注目的都市报,以“中国报林中一匹黑马”的态势,刮起一股强劲的报业改革旋风,带来了中国报坛的“全面性的竞争”,使传统晚报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冲击、挑战和竞争。可以预期,这个竞争还会继续扩大与深化。 说到底,都市报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晚报,是日报、机关报报系中的“城镇市民生活版”。用都市报的同志自己下的定义,就是“市民新闻报”,即“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都市报的崛起,一如80年代以来晚报勃兴的大背景,首先是党和政府政策好,社会舆论环境好,读者需求市场好,为新型…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报业迎来了都市报的时代。都市报的崛起使原本就激烈的报业竞争更加趋于白热化,在1999年前后,新疆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就出现了《乌鲁木齐晚报》(党报性质的都市类报纸)、《新疆都市报》和《都市消费晨报》三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由四川宜宾日报社与本刊联合举办的“‘宜宾杯’晚报、都市报论坛”征文活动本期正式开始(时间为2007年1期至2007年12期)。我们举办此征文活动,旨在探讨晚报和都市报的办报,经营及管理的方略。尤其是探讨面临多媒体和新媒体的激烈竞争,如何做大做强晚报,都市报的好做法与好经验,运用成功范例促进晚报,都市报的快速发展。欢迎广大读者为此征文踊跃赐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陆应铸 《新闻通讯》2011,(10):58-59
副刊是一份综合性报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报界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是:报纸靠新闻“打天下”,靠副刊“守天下”。报纸新闻做得好,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可以抢得更多的份额.吸引更多的读者,而副刊做得好则可以留住更多的读者,巩固既有市场。实践证明,副刊不“副”,在新的办报条件下,副刊的内容、题材不断地丰富、延展,副刊的构架、形式也在不断地重组、刷新,许多得到市场认可的晚报、都市报,副刊版面富有创意.稿源充裕,名家荟萃,夺人眼球。种种迹象表明,报纸副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试以包括《盐城晚报》在内的晚报、都市报为例,谈谈副刊文学性延展与旨趣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汪利宁 《传媒观察》2002,(11):38-39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报业竞争的日益剧烈,作为沪宁线上一张区域性的晚报,愈来愈感到办报的艰难。且不说“天上”有几十套电视节目的打压,东西两面有来自上海和南京五六家晚报和生活类报纸的冲击,就是在本地也有电视台、电台、日报和省城一些晚报和都市报地方版的挤兑。因此,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各新闻媒体虽然各显其能,但由于面临共同的信息资源,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