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杨世聪的学术专著《新闻发现方法论》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提出了新闻发现学的框架 :发现新闻是报道新闻的前提。批判地继承传播价值 ,使之发展、上升为新的新闻发现理论———新闻发现的四条规律。根据新闻发现规律提出14种发现新闻的基本方法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这些方法 ,可操作性强 ,为发现新闻提供了捷径。(欲购者请直接与作者联系 ,电话0851———5981144)《新闻发现方法论》出版  相似文献   

2.
周泽新 《青年记者》2009,(19):90-90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闻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  相似文献   

4.
1.《实用评论学》作者:姚之华。本书针对当前评论工作和评论写作中存在的新问题,着重回答了两点;一、新闻评论写作有哪些经验、传统和规律,二、为什么要重视新闻评论工作和评论写作如何改革等。2.《信息的传播与应用》作者:冯健伟。本书是一本阐述信息的基本定义与作用,研讨信息传播与应用的普遍性知识及其规律的基础理论书。(?)石华同志长期从事摄影实践和摄影理论研究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世象微言》(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是晏乐安同志出版的第三本书。他的第一本书是《一个记者的理论与实践》.出版于1994年。第H本书《给“上帝”送去温暖》(通讯选),出版于1996年。作为一个四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就出版了60余万字的新闻作品,足见其专业知识、专业水平、专业能力的丰厚。如果说《一个记者的理论与实践)},是晏乐安步入新闻专业理论阶梯的话,那么,《世象微言)}(以下简称《微言》)则标志着他攀上了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又一个制高点。他写的这本书是报纸言论集(也称新闻评论),不论是思想深度,理…  相似文献   

6.
专门研究新闻写作理论与方法的著述颇多,然而近读湖北人民出版社去年八月出版的《新闻写作通论》一书,却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新意,吸引我读完全书。 《新闻写作通论》是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副教授程道才继《广播新闻写作》、《录音报道概说》之后的又一部著述。在这本书中,作者跳出单纯研究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框框,从科学学和传播学的高度对新闻写作现象进行审视,系统地论述了新闻写作学的科学性及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展示了当今国内外形形色色的写作样式结构形式及发展趋向,介绍了不同新闻文体的写作规律,并提纲挈领地归纳了中外名记者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经验及成功之道,使之读后耳目一新。 该书的开拓性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次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论述了新闻写作学成为一门科学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保全研究员编著的《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一书,目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作者从全国新闻奖和1-17届"中国新闻奖"众多新闻精品入手,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对比分析、研究后,发现它们在新闻采访写作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新闻采访写作,对于打造新闻精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列主义新闻学理论基础》今年8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作者苏联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教授B.B.乌契诺娃。译者傅显明、赵水福、刘水才、李福安。本书是苏联近几年出版的一本比较重要的新闻理论著作。它对新闻业的形成,新闻活动的规律,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9.
话语分析是一种语用研究方法,赋予了理解新闻的新路径。本文以《南方人物周刊》的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结合话语分析的经典理论范畴,通过详细的文本分析来探讨《南方人物周刊》人物类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探求其话语制作的基本特征以及事实建构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苏进跃 《今传媒》2006,(12X):33-33
湖南省的新闻阅评工作始于1997年。近10年来,共编发《新闻阅评简报》800余期,刊发各类阅评稿件4000余篇,并出版了阅评精品集《点击传媒》、《守望传媒》两本书。新闻阅评在帮助新闻单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遵循新闻规律、提高引导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程道才教授是一位新闻写作研究的勤奋耕耘者。他的新著———《新闻写作基础》,已于2004年10月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他近年来在新闻写作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反映了他对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的新思考。作者在该书的“前言”中写道:“《新闻写作基础》是一部专门探讨新闻写作规律与方法的著作。与一些侧重于介绍新闻写作方法、技巧的新闻写作著作不同的是,本书除了介绍上述内容之外,十分注意从写作理论方面进行探索,力求以理论统帅与指导具体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认真读完全书,笔者认为,这段文字对该书的特点概括得十分准确。注意从理论上探…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的新闻阅评工作始于1997年。近10年来,共编发《新闻阅评简报》800余期,刊发各类阅评稿件4000余篇,并出版了阅评精品集《点击传媒》、《守望传媒》两本书。新闻阅评在帮助新闻单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遵循新闻规律、提高引导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多年的实践中,湖南的新  相似文献   

13.
王凡华 《新闻界》2012,(21):16-18
对话理论是揭示语言艺术规律与审美的一种方法论。新闻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但传统的新闻写作过于强调信息的传递,而忽略了新闻作为对话应有的艺术生动和哲学美感。本文以对话理论为框架,结合传播学、新闻学和叙事学理论,着重探讨新闻写作对话性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通过文本分析,探讨提升新闻写作"对话性"的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专门研究新闻写作理论与方法的著述颇多,然而近读湖北人民出版社去年八月出版的《新闻写作通论》一书,却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新意,它吸引我读完全书.《新闻写作通论》是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副教授程道才著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跳出单纯研究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框框,从科学学和传播学的高度对新闻写作现象进行审视,系统地论述了新闻写作学的科学性及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展示了当今国内外形形色色的写作样式结构形式及发展趋向,介绍了不同新闻文体的写作规律,并提纲挈领地归纳中外名记者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经验及成功之道,读后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5.
长期致力于新闻理论问题研究的南京大 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丁柏铨教授,近日推出他的又一部力作《新闻理论新探》(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主体部分为上下两卷;分别为“新闻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和“新闻现实理论问题研究”。在绪论部分,作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党三代领导人在新闻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建树,对新闻理论研究现状作了总体性描述。作者认为,社会生活的新的变动为新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为新闻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因此,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既是来自实践的问题,同时本身又是学术问题。对…  相似文献   

16.
央视《新闻1+1》是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面旗帜,本文以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为切入点,剖析该节目是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进而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革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央视《新闻1+1》是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面旗帜,本文以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为切入点,剖析该节目是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进而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革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赵振宇新著--《新闻传播策划导论》新近出版。 本书作为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学术丛书之一,对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新闻策划"的争论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新闻传播策划的科学定义和理论框架,收集和介绍了大量中外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闻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批评式研究、传播学派的研究。本文所比较的两本书《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以下简称《美国新闻史》)和《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以下简称《探索新闻》)分别运用了解释性研究和传播学派的研究。本文选择两本书关于公共关系兴起阶段的研  相似文献   

20.
梁衡,是位亦文亦理、且研且习的大家.他在没有新闻的角落里发现新闻,在如山的新闻评奖作品中寻根推理,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新闻三部曲》.任人民日报副总编后,又写出了《看稿手记》系列.丰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新闻实践,使他的新闻思想闪烁着鲜活而生动的别样色彩,深刻而不失活泼,理性更兼实用,深入浅出、不弄玄虚,娓娓道来、独辟蹊径,人们听后常有茅塞顿开之感、醍醐灌顶之悟.本刊特此开辟《跟梁衡学新闻》专栏,介绍梁衡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方法论,旨在为读者同仁解疑释惑、指点迷津,以期在新闻之路上少走弯路、多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