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林     
周恩来和鲁迅同宗同族周恩来出生在江苏淮安,但是他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浙江绍兴人。他在南开学校毕业文凭和赴法留学的证件上,填写的籍贯都是浙江会稽或绍兴。抗战胜利后,他还向美国记者李勒曼解释为什么自己的籍贯是绍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绍兴,按中国的传统习惯,籍贯从祖代算起,因此,我是浙江绍兴人。”周恩来还凭直觉感到自己与鲁迅可能是同宗同族。1939年春,周恩来到浙江视察抗战,在绍兴时,十分注意地了解他与鲁迅的关系,多次查询“百草园”的鲁迅与自己“百岁堂”的周家是否同族关系,并为此查阅周族家谱。3月3…  相似文献   

2.
“有限”与“无限”的启示遇衍滨有一次,儿子问我:“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我说:“当然是无限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识。”他说:“那有本书上怎么说宇宙是有限的呢?这跟学校学的哲学书上说的也不一样。”我让他把那本书找来。原来那是一本讲天文学特别是现代...  相似文献   

3.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从伯父召趋辽东”来到铁岭,入银冈书院读书六个月。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在视察铁岭时几次提起“我12岁时在铁岭银冈书院读过书”。当时陪同视察的邓颖超同志对铁岭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新田说:“周总理来铁岭前回想起少年时期在铁岭的情景,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觉。他登的第一座山就是龙首山,他进的第一所学校是银冈书院。他早想来铁岭,这是他的第二故乡。”周恩来,字翔宇,乳名大鸾,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城驸马巷。周家原为当地望族,祖辈相习为“绍兴师爷”,但到大鸾出生之时已家道中落。大…  相似文献   

4.
写杂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写好杂文? 夏衍同志给《杂文报》写了一篇小文章《杂文三忌》(《人民日报》也转载了),他认为写杂文忌三点:一忌教条八股,二忌“怕”字,三忌冗长。他从“忌”的角度讲了杂文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今天从“贵”的角度讲。杂文“贵”在哪里? 我先念唐弢同志的一封信。二十年前,我在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学习,当时唐弢同志也住在中央党校编教材。我就把自己写的几十篇杂文剪报交给他,请他看看,提提意见。唐弢同志挺认真,看后写了封信给我。那时我三十出头,勉强可以算个青年。唐弢同志是老前辈了,他专门写了这封信,体现了他对青年作者的关怀和帮助。这封信中这样写道: ……今晚灯下,把全部剪报读了一过,其中有好些篇,报上发表时我就读过的,而且至今还留有  相似文献   

5.
滥用新名词,杜撰怪名词,会令人啼笑皆非的。有一次,某记者托我带一信给朋友,在信封末尾写有“本托”两字。朋友收信后对我说,来信人非我本家,他把“本托”的意义错成本人所托,这就用错了。这使我想起某些报章杂志的文章里时时出现的一些古名词,用错的俯拾皆是。如:“内子”,这是向别人讲自己妻子的谦称,而有人把它当作是“家内的儿子”了。“乔迁”,是局限于对别人搬入新居的客套话。可是一位朋友被提拔当领导了,有人写他是“乔迁之喜”。  相似文献   

6.
一个半朋友     
我爷爷给我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就会懂得。”  相似文献   

7.
来到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后,我怀着“揽胜探宝”的心情,访问了《绍兴日报》总编辑陈瑞苗。夜幕垂落,繁星点点。我们面对面地坐在总编辑办公室里,开始了旁切的交谈。陈瑞苗开门见山地说,别看我们现在还像那么一回事,1984年2月刚创刊时,穷得像个要饭花子。这年的1月份,市委一纸调令让我来筹办绍兴报,开始只有3个人,面临的情况是“一无所有”:办公,在市委宣传部二间拥挤不堪的资料室;吃住,在市委招待所;办公用具除了一叠稿纸、几支笔,几乎等于“零”。但是,我们3  相似文献   

8.
赵雷 《军事记者》2006,(11):66-66
我入伍后不久,被吸收进了通讯员队伍。然而,新闻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我甚至不知从哪儿下手。两个月过去了,我连一篇“本报讯”都没发出来。我有些心浮气躁,向一位老通讯员请教。他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写新闻,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年冬季新兵分到了连队。有一天,班长让每个人交一篇初入军营的感想。有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战士对班长说:“不会写。”班长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行。”于是这名战士的第一篇体会只有一句话:“今天我走入了军营。”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班长对这名战士说:“能不能再添上一句话?”那位战士爽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9.
我刚刚说出“名人与新闻”这几个字,贾植芳先生就乐了:“小王,你找错人了,我不是名人,我是普通老百姓。”贾先生笑得快乐而爽朗,这使他看上去一点都不像83岁的老者。贾先生十分健谈,出语幽默,记忆力惊人地强,像一匹脱缰的马儿,时时跑回逝去的岁月里。他像讲笑...  相似文献   

10.
何以脸红     
前不久,我从报端看到一篇题目为《在坏人坏事面前》的文章,讲的是作者和他的好友小孟去看电影,路遇一歹徒殴打一农民.小孟看到此状,上前把歹徒扭送派出所.作者埋怨小孟管用事,小孟向他讲了一番道理,行笔至此,作者写到:“听了小孟的话,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这篇文章文笔还流畅,无可厚非.只是“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一语,真不知道,作者是怎样知道自己脸红了的.  相似文献   

11.
“我采访过的人,许多都成了挚友。他们和我有话说。作家要有与高智能人物相似的观察人生的理论,才能互相撞击”。这是以“怪味”著称文坛、连续四年获全国报告文学奖的作家祖慰,介绍他采写报告文学的经验。祖慰曾在散文《观上观》中,通俗地讲述了自己的这一“撞击”理论。我觉得,了解并释述这一观点,有利于培养记者、通讯员的思辨能力,提高新闻稿件的命中率。《观上观》讲的是他自己在不同年龄,  相似文献   

12.
记者的眼光———读南振中同志《新闻记者的透视力》有感刘向东不久前,读了南振中同志的《新闻记者的发现力》,这是他对新华社国内记者的讲话。新近又读了他的《新闻记者的透视力》,是对新华社驻外记者讲的。这一内一外,一“发现”一“透视”,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我...  相似文献   

13.
商恺谈成才     
一头乌发,一副茶色眼镜,一张随时带着微笑的面容。这就是我在承德全国地市报研究会见到的商恺同志。那天,我正要去他的住室拜见,他却先来到我们的住室。“应当我们去看望您,您倒先来了!”“为什么只许你们看望我,就不许我看望你们?”商老爽朗的笑语,平易近人的作风,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向他讲了《安阳日报》的情况,当听到报社百分之六七十的采编人员都是30岁左  相似文献   

14.
滥用新名词,杜撰怪名词,会令人啼笑皆非的。有一次,某记者托我带一信给朋友,在信封末尾写有“本托”两字。朋友收信后对我说,来信人非我本家,他把“本托”的意义错成本人所托,这就用错了。这使我想起某些报章杂志的文章里时时出现的一些古名词,用错的俯拾皆是。如: “内子”,这是向别人讲自己妻子的谦称,而有人把它当作是“家内的儿子”了。“乔迁”,是局限于对别人搬入新居的客套  相似文献   

15.
常听初学写作的年轻朋友说:“我近日构思了一篇小说,好,我现在讲给您听一听,您看怎么样?”接着,这年轻人就给我讲了他那篇小说的梗概.粗听起来,满不错,那构思中甚而有真正的绝妙之处.于是,我就点点头说:“写吧!构思很不错.”待他将写作的成品送给我看时,我也实在挑不出在构思上、结构上.情节安排上有什么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在记者生涯中,有一件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有一年的夏天,我采写了关于一位村支书的报道,讲的是他竞职上任后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我在村里住了一夜,与几位村干部聊天。我以为这就够“深入”了。报道见报几天后,有位当地的知情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电话中说:“你写的报道内容没什么出入,可这只是他这个人的一个层面,也就是好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有个讲“我、你、他”的笑话。一个初次上学的小孩,听老师给他讲“我、你、他”三个代名词:“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指另一个小孩)是你的同学。”小孩回到家里,仿照老师的口吻,向自己的父母复述老师的讲法:“我,是你的老师;你(指其父),是我的学生;她(指其母),是你的同学。笑话,当然是说笑话的人所编造的荒唐可笑的话。然而也确实有人,由于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不自觉地违犯规范化,因而闹出了笑柄。我见过一篇《诗人与改革》的短文,其中有这样的文句:“试问我们的诗人,你是站在改革的前列,作促进派呢?还是站在改革的对立面,甘作‘中流砥柱’,而形成阻力呢?”因为这是出现在报纸的文艺副  相似文献   

18.
记得我刚当报道员那阵子,一连发稿百余篇,都石沉大海、咨无音讯。正在我感叹“自己不是那块料”时,一位老报道员给我提供了一条线索。说六连有个战士被团里树为“学雷锋标兵”。可当我抓住这条线索去采访他时,他却不大愿意讲自己的事。怎么办呢?第一步,我先与他交朋友,从闲谈中索取报道所需的素材。后来随着友情日益加深,我又展开了第二步,通过深入谈心,他终于向我道出了对谁也没讲的心里话。原来,他父亲早逝,哥哥先天性聋哑,家中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之所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工作中,与他母亲的那一封封“教子…  相似文献   

19.
翟金玲 《大观周刊》2012,(44):305-306
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为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进行发现交流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发现交流”的热情比较高,这就更为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实施“发现交流”制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如学习《草地夜行》一文时,一学生说,老红军陷入泥潭时对“我”讲的话:“快离开我!我掉进泥潭里了!”这是前果后因的句子。“我掉进泥潭里了!”是“快离开我!”的原因。因此也可写成:“我掉进泥潭里了,快离开我!”而课文中,老红军先是要“我”快离开,再告诉“我”他掉进泥潭了。这就充分反映了老红军在生死关头,首先想到的是别人。  相似文献   

20.
火车上偶遇一位青年记者,他踏入新闻工作的大门不久,对自己的岗位很满意。他绘声绘色地对我讲述他怎样为有些工厂、商店吹捧受到欢迎,又怎样找那些怠慢他的单位的岔子,在报刊上“捅”人家。似乎他手中的笔是万能的魔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挥舞,他自己也真地成为“无冕之王”了。这位同志眉飞色舞地讲,我的脸上却一阵一阵地发烧。我感到他亵渎了新闻工作者的荣誉,亵渎了记者手中的笔。的确,在任何一个单位,找一些缺点都是不难的,单挑缺点,不讲优点,可以写成“一脸疤”;同样,任何一个单位,找一些优点也是不难的,单挑优点,不讲缺点,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