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从1983年起的十余年间,“储瑞耕”的名字曾十多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主要是具体文章(杂文或言论)的署名。1997年6月这一个月间,“储瑞耕”的名字却接连两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而且不是具体文章的署名:一次在6月13日《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名单》之中,为3位评论员之一;一次在6月18日中国记协举办的《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献计献策征文大赛揭晓》,为3位一等奖获得者之一。现在是《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头版言论专栏“杨柳青”的主笔的储瑞耕,从1993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上写明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读了本刊第四期“说长道短”中的《“挖人参”与“拔萝卜”》以后,感到这篇杂谈的写作格式和内容与原昆明军区政治部办的《国防战士通讯》1982年10月30日刊登的《挖人参与拔萝卜》几乎相同。一个南方作者和一个北方作者,写的杂文不仅题目相同,内容相同,而且写作格式也几乎相同,这就让人觉得是“套”出来的.不信,请将原  相似文献   

3.
1999年12月17日 ,是新华社四川分社主办的《蜀报》创刊7周年纪念日。在这家《蜀报》之前 ,以“蜀报”二字命名的报刊 ,还有6家。为了纪念7家同名《蜀报》共同走过的百年历程 ,今日《蜀报》人策划了一次“百年《蜀报》回眸活动”。这次活动从12月2日刊出《百年〈蜀报〉回眸史料有奖大征集》起拉开序幕。活动分两段进行 :一是从12月3日起至12月11日止 ,该报连续9天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文图兼有的“百年《蜀报》回眸系列报道” ,使这一活动逐日升温 ;二是在12月17日这一天 ,该报共出7大张28个版 ,从头版起“隆重推…  相似文献   

4.
发表在1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上的《大庆重现“大气包”》一文,是一篇好新闻。首先题目就好,好在“重现”后面有政治。众所周知,汽车顶上背气包是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陈迹。当时帝国主义封锁我们,出现了油荒,为了节省用油,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大街上不少汽车顶上顶着个气包,局外人还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然而时隔那么多年,贫油  相似文献   

5.
曾鸣 《青年记者》2010,(19):50-52
主持人的话:9月8日,北京女画家“赵庭景美”用微博直播老公与另一女子私情的微博“捉奸门”事件引起关注。关注的焦点不仅在于女画家利用微博传播她丈夫和第三者之间的隐私是否违法,而且也在于一些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9月9日,《扬子晚报》、《新快报》、《楚天都市报》、《东莞时报》等开始介入,大篇幅报道此事,而有的报纸更是在头版实名奉上三位主人公的大头照。  相似文献   

6.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消息也有它的眼,这就是新闻眼。新闻眼就是新闻要素和这新闻要素所组成的主题思想。再细一点划分,诸新闻要素组成眼眶、眼眉、眼珠,主题思想是眼神。 在夜班看稿,常发现已上了大样的稿子还没有眼睛,或者虽有眼睛却眼大无神、少神。没有办法,只好半夜三更打电话去找眼睛、找眼神。人民日报9月17日头版《冷冷热热中英街》,是说20年来沙头角的变化。标题是“冷冷热热”,但原文只写了“冷”,没有“热”,构不成完整的主题。只好打电话到深圳,补充了“中英街已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素材。 人民日报9月…  相似文献   

7.
在吉林省白山市,崛起了一家民营企业———白山市老乡亲食品厂。这个厂生产的“老乡亲”牌粘玉米走俏省会长春市,并且还很快打入了深圳市场,受到用户青睐。因此,我先采写了消息《“老乡亲”粘玉米走俏省城》,发表于2002年12月30日《长白山日报》头版头条;接着我又采写了人物通讯《“再就业状元”吴春艳》,发表在2003年1月9日《长白山日报》头版;后来,我又抓住机会拍了一张新闻照片,发表于2003年1月17日《长白山日报》头版;不长时间,我又精心撰写了一篇评论《从“老乡亲”所想到的》,发表于2003年2月6日《长白山日报》头版。上述四种体裁的新…  相似文献   

8.
马少华 《新闻界》2002,(4):9-10
当主流媒体依然保持着年节、重大会议才偶一露面的社论规格的时候,一些走向市场化的报纸和新报纸上,则不声不响地出现了每天一篇、每期一篇的时评风格的“社评”栏目。比如:以挂“本报评论员”并真实署名的《北京青年报》每天二期的“今日社评”、《工人日报》每周五期评论版的以本报评论员真实署名的社评;发表在报纸头版、不署名的《21世纪经济报道》社评、《经济观察报》社评。与主流媒体的社论不同,这些“社评”,无一不是时评。比如《北京青年报》2002年1月9日二版的“今日社评”是《且看足协如何钓“大鱼”》,评的是当日一、二版…  相似文献   

9.
●第一个名字被用作街道名称的中国记者许宝健《经济日报》记者。1992年5月,他采写的《从孟楼到孟楼》的长篇通讯在《经济日报》头版发表后,引起了豫鄂两省的强烈反响,两省省委书记分别到实地考察并作批示。1992年5月28日,河南孟楼规划的15条街道全面贯通,为感谢记者,便把新建的连接两个孟楼的街道命名为“宝健路”。●第一个建议“设立特区”的记者连云山《人民日报》军事记者、军事评论员、国际评论员。1962年秋冬之交,连云山深入到深圳边境和香港九龙等地采访考察后,写下包括建议在深圳边境一带建立“特别政策…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7,(12)
“安全的较量”析文/云水《人民日报》1997年4月14日第11版有一篇报道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大力查处重大责任事故案件的述评文章,题目是《安全的较量》。乍一看,似无不妥,细分析,则不然矣!“较量”一词,《四角号码词典》的解释是“比较高低强弱”;《现代汉...  相似文献   

11.
从1988年2月起,《河北日报》要闻版开设了一个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编辑部领导决定由我担任主笔。从那时以来,已经16年了,发出文稿近700篇。1998年2月,作为这个专栏10年汇集的《“杨柳青”》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徐光春同志在“序言”中说:“一张报纸的头版,特别是一张省委机关报的头版,办一个言论专栏,由一个人主笔,坚持了10年(他们有决心继续坚持下去),这在我国报纸史上,似还没有先例。”1998年3月,中国记协以“杨柳青”为研究对象举行了全国性的“新闻言论改革研讨会”,中国记协负责同志,兄弟省、市、区党报负责人,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12.
3月29日凌晨.河南焦作市天堂 录像厅发生特大火灾,74人死亡。次日,该消息随着新华社的电波传遍大江南北。各地新闻记者闻讯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向焦作。最早赶到现场的是四川《商务早报》的记者吕剑,他恰好在当地采访而撞上这条“大鱼”;另一家作出快速反应的报纸是《羊城晚报》,该报记者李育航乘飞机、包出租车于次日凌晨赶抵焦作;《南方周末》记者李玉宵、《重庆晚报》记者赵群辉等也随后赶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1日,包括中央级媒体在内的各地近30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云集焦作。 而我几乎是最晚一个抵达现场的记者,大…  相似文献   

13.
北京晚报9月13日在一版刊登消息说:“本报举办的‘迎奥运改造北京人小节系列谈’在读者中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映,自9月3日本报18版刊发《新北京需要什么样的新市民》的文章后,编辑部一周接到100多个热线,许多读者纷纷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以及信函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倡导改掉不良小节,树立首都新市民的文明形象。”该报这一主题的系列谈是9月3日推出的,总题目是:《新北京需要什么样的新市民》(9月3日);之后分专题讨论,至9月13日已进行了4次,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分别是:《北京人为何总是这么急》…  相似文献   

14.
“仿佛是做了一次美丽而空洞 的梦,‘彭公大墓’昨天最终被确定为彭公水利遗址。” “这件像长篇小说一样的事终于杀青了。它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情节曲折生动,最后的结局也出人意料──‘彭公大墓’不是墓,而是古代水利设施。” “考古专家宣布,野外考古工作全部结束。因遗迹的保护价值不高,现场将回填,继续进行道路施工。” 以上是 10月 28 日同一大出现在《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杭州日报·下午版》这三家在浙江颇有影响力的报纸的头版消息。 读完这则新闻,一直被各类媒体牵着鼻子“走”了两个多月的许多读者,种种感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前深圳并非“小渔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8月31日深圳特区报《深港东部“明日之城”腾飞在即》一文说:“……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远小渔村发展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史……”在这里,同以往不时看到的报道那样,说深圳在改革开放前只是个“小渔村”。这一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某报业集团的母报在头版刊发一条消息,标题是《“五一”节期间少林景区喜迎十四万游客》。而其子报在同一天头版头条刊发通讯,题目是《河南旅游摘了颗“大桃子”》,导语的第一句说,“五一期间的7天假期,嵩山少林寺景点接待游客15万人次……”。这两则新闻对“五一”节期间去少林寺旅游的人数的报道相差一万人,“母报”与“子报”之间打了架。 无论怎样说,“五一”节期间去少林景区的人数  相似文献   

17.
在前不久出版的上海一家报纸上,赫然登出《<深圳青年报>可看可吃》的奇闻。时隔不久,我们又从上海和北京的另外两家报纸上看到了同样的消息。看到报纸接二连三地刊登这一新闻,我们好奇心强的几个年轻人便兴致勃勃地议论开了,都说要写信给《深圳青年报》,去买张“可看可吃”的“周末报”来“尝尝味道”。谁知,信还未来得及发出,就见《羊城晚报》头版登出了辟谣的消息,说那条“新闻”,是“某印刷  相似文献   

18.
报纸上不应滥用“洋文”北京青年报5月11日刊登一文认为,现在有些报纸上悄然涌起不少过去罕见的“洋文”,例如,南方某大报某日版面上几篇文章的标题分别是:《FBI打击“硅谷游击队”》《KISS都不留痕》《OMPAG和NTEL破镜重圆》。其实,这些外文名词...  相似文献   

19.
龙忻成 《新闻窗》2006,(2):46-46
今年.全省一年一度的人大和政协“两会”刚开完,1月23日,《贵州日报》头版头条即刊发了署名“余心声”的新闻评论《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写在“两会”闭幕之际》(以下简称《论抢抓》)。同日。贵州各地党报党刊及综合类报纸亦刊发了此文。这是继去年“余心声”《论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和《论细节决定成败》两文之后的第三篇重头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20.
又是麦黄蝉鸣时,还带着往日所读诸多关于“麦客”的小说及报道的印象,想着问问那些从陇东等地到关中帮人收麦挣钱的“麦客”们今年如何了。恰巧,读到几篇报道,说到“麦客”。可疑问也来了。陕西日报1992年6月4日头版王春生《关中“机流”》一文说:“几年前,此时此刻的关中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