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咱们”与“我们”是两个不同的词汇。乍一看好像意义接近,使用是不成问题的,其实不然。“咱们”是包括己方(我或我们)和对方(你或你们)。如“咱们”不分彼此;这事咱们好商量。“我们”的含义是显而易见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而不包括对方。当前这两个词混用、错用是屡见  相似文献   

2.
人的许多行为可能都处在能量法则的控制中。这个人与自然的“行为”所共有的能量法则,更明白不过地告诉我们,人类不过是这个世界生物中的一种。人类不享有什么超自然的待遇,这也是我们和整个世界的本体相似。我们总企求能实现“杜绝一切大小灾难”的理想状态,以“无祸患”为最大成就,而不知道追求绝对无灾祸状态就是导致毁灭性灾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再过几个月,按我们和世界沟通了的时间表,“入世”指日可待。应该说加入WTO对我国出版的运作影响不会太小,冲击是多方面的,有大有小,有好有坏,有利有弊。 在WTO的“游戏规则”中,印刷出版被分在F类中(属服务部分中的商业服务),这和我们对出版意义与作用的理解显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有本质的不同。毫无疑义,当然是我们对出版的理解是  相似文献   

4.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的本质的追问,形成“人的本质”思想的萌芽,到近代“人的本质”思想的全面形成,西方“人的本质”理论的历史轨迹记录下了人类自我认识的发展历程,对人的本质是什么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而只有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也最终实现了“人的衣质”思想的革命性变革,超越了一切旧哲学的人的本质观,真正达到了对“人的本质”有了科学认识和理解,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5.
姜嫄被当作周族的始祖母而写进了《诗·大雅·生民》里,当我们读彻《生民》,就知道姜嫄生了后稷《就是那个司农大神),同时知道后稷没有父亲。那么后稷的母亲姜嫄是怎么生的他呢?按《生民》的说法是“履帝武敏歆”,按《史记·周本纪》及后来一些典籍的说法是“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这就是姜嫄履迹致孕”的史录。《生民》及一些史册在“履迹致孕”的记载之后,同时记载了姜嫄生子而弃之,而且是“三弃三收”,所  相似文献   

6.
<正>在对日常语言分析尤其是对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通常理解中,一直存在的滥觞即对“实指定义”的批判,这一批判针对一种“贴标签”式的语言教学法。虽然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将这一问题以诸多平实并且在操作上实际可感的方式加以描述,但由于对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反哲学”定位,“实指定义”批判迅速地在一些研究中“上升”为一种“理论立场”,也就是将“实指定义”抽象为某种传统哲学的共性特征。这种“上升”带来了两个方向上的后果。首先,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智者马克思与巴斯德讲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了更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党报的理论宣传,我们应在认真总结过去成功的理论宣传的基础上,再根据改革开发,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更上一层楼”、“敢踏最上关”的新谋略、新举措。为此,笔者进一言。这就是“三点一线”,规律共振。这八个字。  相似文献   

8.
说不清的“博客”及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道“博客”这个名词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但是如果追问什么是博客,不少人又说不清楚。“博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地说,它是一种网上传播样式,从本质上来说,它应算是一种网上信息筛选和分享服务。  相似文献   

9.
李玮 《大观周刊》2011,(26):168-168
语言哲学的中心论题是语言与世界的关系。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代表了他的前期哲学体系,探索了语言与现实的关系,或说在语言层面上呈现的现实。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逻辑哲学论》中的著名理论——图像论则是关于维特根斯坦前期语言及现实关系之哲学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童钟鸣 《新闻界》2003,(3):25-25,39
加快新闻改革,需要创新舆论监督形式,不断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在舆论监督实践中如能运用好“读者讨论”这一形式,可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舆论监督的质效。一、“读者讨论”新闻实践的理性思考“读者讨论”有其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更有其理论根据和基础。其一、“读者讨论”是唯物史观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读者,亦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劳动者),他们是社会的主人,创造世界和历史的动力。“读者讨论”就是让广大读者(群众)参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活动及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充分地体现了“群众是创造…  相似文献   

11.
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在文本阅读活动中,“视野融合”就是理解者的当前视野与文本的历史视野的交融:阅读理解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我们从文本中“重新获得一个历史过去的慨念,以致它同时包括我们自己的概念在内”。对这种“观野融合”的阅读原理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文本意义的理解观——即“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二是文本意义的创造观——即“我们总是以不问的方式在理解”;三是文本意义的批判观——即“提问就是暴露和开放”?  相似文献   

12.
汪波 《传媒观察》2006,(2):33-34
“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这两个互为相对的孪生词语对中国的新闻媒体管理、采编从业人员和理论研究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术语了。如果追问一下人们挂在嘴边的“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到底是指什么时,其大部分概述可能就是:“正面报道”就是“报道正面”,就是指报道“好人好事”;“负面报道”就是“报道负面”,就是指报道“坏人坏事”。正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新闻管理部门在监督新闻媒体工作时可以简单地统计出,每月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正面报道”为百分之多少,“负面报道”又为百分之多少。一些西方人士也据此引发出中国的新闻界只准报道“正面——好的”消息,不准报道“负面——坏的”消息的议论。  相似文献   

13.
传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播是人类确立自我意识,人类社会活动得以建立共同的行动范式,具有共享的文化意义的前提,是人类历史文化赖以建立、生成和延续的基础。传播通过意义的构建活动,建构人类社会文化。传播观念的变化、技术的革命、制度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人类文化的结构和形态。因此,对传播问题的考察,如果仅限于对信息传递的物理运动进行观察和描述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回到传统形而上学的老路上去,考察传播的本质问题。所以,我们仍然不得不追问“什么是传播”这类基本概念的内涵,解答什么是“传播的意义”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反思传播的本质,以建立传播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讲求“以人为本”的动因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东 《视听纵横》2006,(3):33-3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本质,放眼古今中外,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非常多,最早的如中国春秋时期,管仲就说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固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183;霸业》。现代西方学者,如美国的安&;#183;邦纳的论述为:“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鲍&;#183;季&;#183;格里戈里扬:《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  相似文献   

15.
再论波普尔的“世界3”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学刊》1984年第一期发表了刘洪波同志的《波普尔“世界3”理论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我们在《图书馆学刊》1983年第二期发表的《试论图书馆学新的理论基础》一文(以下简称“试论”),提出了“不敢苟同”的意见。我们的“试论”本来只是一篇评介性的文章,目的就是要为图书馆学的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16.
在对已有关于信息本质及定义的理论学说进行批判性剖析的基础上 ,从“存在”这一哲学本体论范畴角度 ,对信息本质及定义作了新的思考与界定:文章突破了哲学界关于“存在形态”的传统理论 ,提出了将“存在”分为“实在”、“虚在”、“虚实在及实虚在”的新观点 ;并将信息界定在只存在于以生命体为主体方的关系中的“虚实在及实虚在”范畴中 ,认为信息是只对生命体有意义的“虚实在及实虚在”。形象而简单地说 ,信息是游荡于实在与虚在之间的“精灵”。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并没有有意地去虚构新闻,而写出来的东西却出现了失实的现象.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这些无意的过失说明,在我们的新闻写作中,有一种很容易发生的现象常常被我们忽略:这就是新闻写作中的“异化”。 一、关于“异化”的界定 “异化”一词从哲学意义上讲,指的是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这里,主要指的是自然信息的摄取、素材与体裁的选择、新闻写作的具体操作过程等将自然信息转化为新闻信息时,由于作者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新闻的失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信息走样。  相似文献   

18.
某些在传媒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新型报纸(如都市报),内容形式及运作方式都有了巨大变革。但若将流行的“速餐化操作”固定为一种模式,则会导致新型的“千报一面”,实不可取。如:都市报几乎全部采用“水平式”鳊排,完全舍弃了“竖排”方式。“水平式”版面编排方式有个优点,就是条理清晰、面目清爽。但如果都是这样,岂不有点“单调”?这种版面处理方式与西方报纸的同类版面很有些相似。不知都市报人是不是意欲与“国际接轨”?但我们知道,西方国家的文字是拼音文字,“竖排”起来很困难,几乎无法阅读;可汉语是方块字,“竖排”给阅读造成的困难绝无拼音文字那么严重,而且,我国的书写方式在相当  相似文献   

19.
哲学图书馆学在本体论意义上来说是属于人的,因为图书馆的本质是人类存在和活动的方式之一,是人在存有学上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之一。因此,所谓人文图书馆学就是哲学图书馆学。必须摆脱传统哲学主客观二分法的机械思维模式,克服自然主义谬误,真正进入哲学图书馆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20.
××同志:关于把“格林威治”改为“格林尼治”已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为了让你知道编辑并没有替你改错,我把我在1996年写的《习惯定势不可小视》文章中有关此事的一段摘抄给你,作一公开的答复,也好让更多的读者都知道:我们以前一直把世界标准时间叫做“格林威治”时间,而从1987年9月24日起,我国统一了1956条天文学名词的标准译名,其中就有把“格林威治”改为“格林尼治”这一条。这是1987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评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统一科学技术名词术语,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必备的基础条件之一。它对于科技知识的传播,新学科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