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多年的记者生涯,对记者这个行当,似乎悟出了一些道道。简言之:记者应“无冕而不王”。有人称记者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记者本事大,什么地方都能闯,什么官都能见。比有冕的官吏还厉害。“无冕之王”一说,似是褒,褒中有贬。无冕的记者,同有冕的官吏完全是两回事。有的记者自诩为“无冕之王”,自以为凭自己的一支笔,挥东扫西,无冕自称“王”,那是他自己的事。其实这种人,已不是真正的新闻记者了。记者不是官,新闻原来与“官”无缘。就是当了总编辑,下去采访,写稿子,署名头衔,仍然是平平常常的“本报记者”、“本刊…  相似文献   

2.
什么叫记者?现代汉语解释为是通讯社、报刊、电台、电视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当今也有人称记者是无冕之王。两种说法都无法把记者和官等同起来。 无冕,无头衔、无官帽,简而言之不是官,可现在有的记者却官起来了。开起会来,人家礼节性的请他上台就座,他也就俨然一副首长模样,人家客气的请他讲两句,他也就打起了官腔。人们对记者,尤其是对上边来的记者毕恭毕敬,不知是出于对“喉舌”的厚爱,还是怕挑刺曝光,或者是礼节之故,记者成了座上客。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记者的社会地位,但有的记者正是掌握了人们的这种心态,就自觉不自觉的为自己头上加冕。一个新闻单位要是多有几个这样的“加冕”记者,她的受众就将越来越少,地位也将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3.
记者感言     
索取与付出据报载:有一位青年女残疾人英子,在哈尔滨市赫赫有名。她身患罕见的全身性神经肌肉萎缩症,导致高位截瘫,她在与残酷的病魔斗争的同时.以惊人的毅力自学完大学本科的全部课程,并创办了哈尔滨第一家“女子庇护所”和主持多个“青春热线”。身残志坚,自学成才—一“张海迪式青年”,赞誉和鲜花曾一度簇拥着她,在香坊区,乃至整个哈尔滨,她都因“杰出青年”的感人事迹而被多家媒体报道。1998年6月.英子搞下了“女子庇护所”的牌子,离家在外租下了一处小平房,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开办起“英子有的”声讯热线。但人们想不…  相似文献   

4.
"一位哲学家说,人类是擅长制造城市的动物,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从城市所产生的;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记者是演员,编辑是剪辑的话,值班总编辑应该算是导演。虽然从新闻理论的角度说,值班总编辑也是编辑,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编辑更倾向于指方向、出点子、  相似文献   

6.
作为记者,理所当然要有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全心全意为党的事业而奔波,为人民的利益而忙碌。可是,在我们为党和人民当记者的同时,是否也应该给自己当当“记者”,用日记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记下自己前进的足迹,描绘行动的轨迹,从自  相似文献   

7.
常听到地市县报的记者感叹:自己所处的地域狭小,“精品”资源短缺,问鼎中国新闻奖难于上青天,能拿几个全省的新闻奖,就不错了。从这些记者的“牢骚”中,我深深感知他们崇高的敬业心和夺大奖的成就欲。诚然,地市县级报纸的记者与省级、中央级新闻单位的记者相比,出“精品”的资源相对少一些,夺大奖的困难(也可以说是制约因素)相对多一些。但我从实践中体会到,记者不写批评报道,给自己戴“紧箍咒”,给自己“缠足”,只栽花不栽刺,是“精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采写的消息《“告别三峡游”害了“三峡游”》,有幸获得199…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有这样一类人,他(她)们的降临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某一项事业的创造和推进。题记如果说人总是因为一种感应和沟通而偏爱和关注某一个事物,那么《北京青年报》作为十几年被读者经久不紊地偏爱和关注的一张地方报纸,在它从众多报纸中脱颖而出的初期和中期,一种叫做“社会大特写”的报道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体裁的一个重要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就是北京青年报记者杨菊芳。有人曾经讲过这样的话:“有的人是通过《北京青年报》认识了杨菊芳,有的人是通过杨菊芳认识了《北京青年报人”从被称为“北京青年报社会大特写的里程碑”、评为全…  相似文献   

9.
张成 《记者摇篮》2010,(7):24-25
记者应当是“杂家”还是做“专家”,这种争论~直没有停息。而笔者认为,记者既要当“杂家”,更应努力做“专家”。怎样做一个专家型记者呢?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电视节目采制工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每当公共或正式场合,我和我的同行们掏出“记者”名片交换的时候,我郑重或自得的神色背后都藏着虚弱或羞赧。我常常反问,我,还有我的这帮同事,是真正的,完全的记者吗?我们的工作方式是真正意义的记者吗? 冷静思忖,我觉得,我们的“记者”,充其量不过是1/3。抛开“自由职业”的概念不说。我们遇到的第一大问题,是不得写我认为很有意义,对社会也有意义的东西。我曾捧着“请参加工作”的会议通知来到神圣的会场,但会议规定记者只许开会而不得发出新闻(新闻是由一家单位以通稿发出的)。当一个记者参加会议,有所思、有所得而不能写的时候,无疑是痛苦的。还有,我曾被客气地邀请参加某机关新任主要负责人同记者的见面会。这场合对于记者了解该负责人  相似文献   

11.
每当公共或正式场合,我和我的同行们掏出“记者”名片交换的时候,我郑重或自得的神色背后都藏着虚弱或羞赧。我常常反问,我,还有我的这帮同事,是真正的、完全的记者吗?我们的工作方式是真正意义的记者吗?冷静思忖,我觉得,我们的“记者”,充其量不过是1/3。抛开“自由职业”的概念不说。我们遇到的第一  相似文献   

12.
在基层单位,搞报道除了新闻干事,剩下的基本上就是战士报道员了。这些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兵记者”。他们凭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利用业余时间采写新闻稿件。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大多是一些身边的“活鱼”,朴实得像掉在坑上的灰尘;不用长篇大论,却足以让人感到真实、可亲、可信。他们不能像新闻干事那样,可到处去采访;也不能像摄影记者那样,整天手中不离相机。他们白天要进行正常的训练、操课、检验,只有等到晚上或者节假日,战友们都休息了,他才开始了“爬格子”。因为,他们是“兵记者”。爬格子辛苦不说,就怕遭到不理解。虽…  相似文献   

13.
初见姜敏,正是春天。短短的头发在她时而缓和,时而激烈的言语中飘动,那张“忧思型”的瘦小脸庞也渐渐红泛起来。听人说,身高1.65米的她体重才45公斤多一点,可平均每年采写的科技稿件竟达100多篇。轰动全国的《“星期日工程师”之死引起的风波》;令人叫绝的《三个神奇的“中国人”》;贴近生活的《科学技术与你、我、他》……这一篇篇为“第一生产力”摇旗  相似文献   

14.
新闻从业人员被许多人看作“无晃之王”,自身修养应该是无可挑剔的。但很遗憾,一个时期以来,在社会上竟时不时听到对“无冕王”的“闲  相似文献   

15.
鲍小梅 《视听界》2004,(4):79-79
记者时常有这样的苦恼,稿子写好之后,回过头一看,所写的人物不鲜活、不生动、不感人,就像一道菜缺了点什么,总感到不够味。该如何补救呢?有的记者的招数是,给新闻弄些“作料”,紧要处加一笔浓墨,关键点添抹一重彩。看起来色香味俱全了,但它触犯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自从“妹妹你坐船头”红遍大江南北之后,“哥哥妹妹”的队伍是日见壮大了,连小品演员潘长江也做起了“哥哥”,和一位女歌手合唱着《过河》;哥哥眼前一条弯弯的河/妹妹对俺唱着甜甜的歌/采一朵水莲花妹妹送哥哥/悄悄话儿悄悄说/甜甜蜜蜜洒满坡。果然,除了甜甜的歌,电视上还出现了弯弯的河,青青的坡,最后还有成群的儿童,一边跑着,一边唱着这哥哥妹妹的歌。好好的一首情歌,为什么要拉儿童们一起唱呢?实在有点令人费解,或者说莫名其妙。诚然,只要人类存在,哥哥妹妹的歌大约将永远唱下去的,不是有人说过:爱情是文艺创作的永…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笔者在上海铁路公安局金山卫东站派出所工作。在这个地处偏僻的基层派出所,笔者每年约有200余篇新闻稿件被中央和地方、全国铁路路内外新闻单位采用。 90年代初期,笔者调入上海铁路局党委宣传部从事专职新闻报道工作。近10年来,先后有4000多篇消息、通讯、大特写、系列报道、电视新闻(专题)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民晚报、人民铁道报等数10家新闻单位采用,其中有100多篇作品在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铁道部、新闻出版署等单位的好新闻评比中获奖。笔者也因此连年被评为全国铁路路外报道先进个人,工人日…  相似文献   

18.
“爱岗敬业的好记者”甘远志有句常说的话:“新闻,是跑出来的。”又说:“我是记者,不下去怎么出新闻?”这是他的一个信念,也是他的切身体验。在海南,“物价,以前是报道空白,甘远志跑出了源源不断的新闻:交通,以前少有报道,甘远志跑出一篇篇稿子:药品,以前很少涉足,甘远志将其跑成了‘富矿’;电力,以前少有问津,甘远志把它跑成了热门。”  相似文献   

19.
在西安陆军学院,当你遇到一个身挎摄影包、手拿相机的学员,说不定那人就是我。考入西安陆军学院后,在繁重的学习、训练之余,我拿起手中笔投入到火热的军校生活中去。教导员昌业忠说:“我们本科队就是要一手拿枪杆子,一手拿笔杆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本科队的特色。”为了弥补文字上的不足,也为了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我用节省下来的津贴购买了一架千余元的相机。从此,训练场上、生活中、院里的一些大型活动中都有我忙碌的身影。训练生活中,学友们都乐意让我拍照寄给远方的“她”。学员武海鸥想给女友寄张照片,他到照相馆照了3次均未让“挑剔”的女友满意,最后还是我给他拍了张训练中生龙活虎的照片,女友才心满意足地回了信:这才是现实中的你嘛。部队在渭北高原驻训时,适逢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我拍摄的学员向驻地群众积极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照片被《陕西日报》采用。现在,院领导和学员们都知道一队有个“学员记者”。一队有个“学员记者”@李洪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