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荐读一读《我所走过的道路》冯英子,江苏昆山人,今年76岁。少时家贫,12岁当学徒,因此投有显赫的学历,而是自学出身。1932年在昆山开始投身新闻界,便矢志以此为终身职业。抗战军兴,他辗转到了大后方,担任好多家报纸的编辑、记者、负责人,曾深入到战地采访,写过不少激励抗日斗志的报道。全国解放前,他在香港,主持过一段时期香港文汇报的编辑大政,又办过《周末报》。后来到上  相似文献   

2.
从1980年9月15日开始,《国际先驱论坛报》在地球两侧的巴黎和香港同天发行了。这在世界报界中是第一家。国际先驱论坛报是一家国际性报纸,在巴黎编辑。它刊登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和社论摘要,还有合众国际社、美联社、路透社、《洛杉矶时报》以及它自己记者和  相似文献   

3.
报纸进入视觉传播时代,图片总监是当前新闻传媒界谈论的热门话题,圈里人都称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年轻有为,是全国报纸中为数不多的女图片总监,她做过三家报纸的图片编辑,工作期间,策划、编辑了大型系列摄影报道《澳门故事》、《第九届  相似文献   

4.
我是学师范的(1960年夏,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本来应去教书,但是组织上安排我做编辑工作,一做就是35年,其间做广播编辑10年,做《湖北广播》业务刊物编辑10年,做《湖北广播电视报》编辑15年。通讯员朋友都亲切地叫我“朱编辑”,所以我给自己取笔名叫“诸边”。后来我当了《湖北广播电视报》的头,同行称我“朱总编”。我想,我的确总在编啊,从来没有离开过具体的编辑工作。在做《湖北广播电视报》编辑工作中,除了出差外,几乎每期稿件都要过目,付出劳动。 我在广播电视战线长期做编辑报纸刊物的工作,也算一个特点。即把广播电视上宣传的事,或是与广播电视有关的事,通过加工,变成文字,刊登在报纸刊物上,继续宣传,形成了声、屏、报、刊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特纳·卡特利奇是一个成功的美国记者,出色的编辑。他曾为《纽约时报》这家著名报纸工作四十年,从普通记者干到副社长,曾经有过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他的记者生涯中,也有过种种失误。下面是他犯过的几次错误:  相似文献   

6.
上海有家《小主人报》,创办于1983年7月,是中国第一张少年儿童自己办的报纸。它的编辑记者,最大14岁,最小只有8岁。它以其特殊地位和内容,在海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王阳端的《“小主人”外交轶事》一文,从《小主人报》的小记者、小编辑与外国客人的交往这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6月26日下午,青岛晚报编辑匡志刚正在写着即将重新启动的“晚报记者在社区”活动的主题报告,这时,一位读者打来电话说:“现在非典过去了,各行各业的活动都重新开展起来了,你们的记者进社区活动是不是也该再搞起来了……”听到这里,作为一个做了10多年读者接待工作的老记者、老编辑,深深为之感动,“晚报记者在社区”活动确实实现了报纸与实际、与生活、与读者的贴近,广大读者已经对它产生了浓厚情谊。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青岛晚报》作为青岛市民十分喜爱的一张生活类报纸,从总编辑到部主任、到编辑记者都在思索着一个问题———编辑部该怎…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报纸从版面到发行量,这两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带来这场变化的,是一份新创刊的《独立报》。《独立报》创刊于1986年10月,它的160名记者分别来自《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迅报》、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社长兼总编辑为原《每日电讯报》的经济记者史密斯。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在香港生活过、工作过的人,对于香港的回归,更有不同的感受。 解放前夕,我在香港办过三家报纸——《星期报》、《周末报》和《文汇报》。《星期报》出了一期就停办了。《周末报》和《文汇报》办的时间要长些。 《周末报》是夏衍同志提议办的,我在香港做着《文汇报》和《周末报》两个报的总编辑。好在那时年纪轻,精力足,可以应付。当时我经常用“吴士”将军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军事评论,在香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09,(2):M0002-M0002
牧惠,生于广西。曾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抗日战争中投笔从戎。编过报纸,做过教师,然后当编辑,1988年从《红旗》杂志社退休。他曾写过小说、文学评论及进行学术研究,后来主要写杂文与随笔,出版有《歪批水浒》、《金瓶风月话》、《红楼醒梦》等。  相似文献   

11.
从1986年11月起,普利策奖获得者马克斯·弗兰克尔成为有影响的《纽约时报》总编辑。弗兰克尔在《纽约时报》度过了大半生。他最初与这份报纸发生联系是在五十年代初,当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纽约时报》的特约记者。后来他成为“时报”的全日制记者、驻外记者、首席华盛顿记者、星期日版编辑及社论版编辑。他的最新任命被宣布以后,受到“时报”750名记者编辑中绝大多数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功夫在编外     
初涉新闻圈,做的是记者。采访中常有好心人对我说,女同志做编辑比较合适。说的也是,做了几年记者,不时有被编辑“枪毙”掉的“大作”。次数多了,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我若做了编辑,不就也有了“生杀大权”。 几年过去,我真的成了编辑,但很快就发现,编辑并不轻松。尤其是我作为《公共关系报》一版的责任编辑,不要说对记者的大作“生杀予夺”,就连编辑最起码的“修修改改”都缺乏“对象”——稿子。 部门人手不够,无法配专职记者去全国各地采访。这类专业性较强的报纸,指望自发来稿几乎不可能。于是,身为编辑,我得用2/3的时间去组稿,去做通联工作。值得庆幸的是,这编外的功夫没有白  相似文献   

13.
随手翻翻几本新闻杂志,有关“总编辑要当首席记者”方面的文章不少,其意思大多为总编辑要多采写新闻,写好新闻,当好报纸的第一支笔,也就是首席记者。对此,我们做一般编辑的心里总是酸溜溜的:为什么连总编辑都不愿当报纸的首席编辑呢? 总编辑不当“新闻官”,深入下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采写稿件,并从中体会记者写稿的艰辛,本意是不错的,也值得提倡。时下的问题是,一些新闻单位本来对编辑工作就重视不够,总编辑又都忙着采写,哪还有精力顾及编辑工作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容易给人连总编都不愿从事编辑工作的感觉,编辑工作更难以引起重视了。其中有些人这样认为,编辑不就是剪刀加浆糊、涂涂抹抹嘛,不需多大的学问,坐得住就行。事实证明,办好一张报纸,应把编辑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考虑,编辑是一种特殊复杂的劳动,一个优秀的编辑就是一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英国报业大王诺思克利夫勋爵说过,“记者为报纸写文章,但创造报纸的却是编辑。”我国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强调:“报纸工作应该以编辑部为中心。”在选拔编辑时应考虑到从优秀的记者中挑选,一般来说,编辑应该是记者中的佼佼者,只不过编辑不易比  相似文献   

14.
解放以后的四十年之间,我参加过两张报纸的创办,一张是《光明日报》,另一张是《中国日报》。在这40年的报人生涯中,我尝到了意想不到的滋味。 1949年4月,我刚从上海经香港来到北京。党中央已经决定,要由中国民主同盟来创办一张报纸,起名为《光明日报》。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对这张报纸都寄以热望。毛泽东主席为它写了“团结起来,光明  相似文献   

15.
孙冠捷 主任编辑,中国经济信息报刊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1936年出生陕西长安,1955年走出学校门,进入机关,被分配到县委搞宣传通讯报道工作,曾做过公社党委书记、被送到西北政法学院进修两年,后做西北局《社教报》记者,继而办《支部报》,1969年初被调入《西安日报》做记者编辑,负责政文部、总编室、党政办公室工作。1982年调陕西省标准局主持办公室工作。1985年调任陕西省经济  相似文献   

16.
《解放日报》虽然是上海市的报纸,但它的内容却不限于上海地区的范围,它的记者,不仅在上海活动,有时还跑到江西、福建去采访。《解放日报》刊登的稿件,除了“本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写的以外,还有《新疆日报》和《四川日报》等兄弟报纸的记者为他们写的专稿。凡是适合在《解放日报》的园地里生长的果苗,编辑同志都把它移植过来了。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办报的方式大同小异。但是有那么一类报纸比较奇特,它不依附于任何财团,它不听命于任何报系。公司股票的绝大部分由记者和工作人员所拥有,总主编由记者、编辑、工作人员选举产生,记者们所写的报道,如各版负责编辑对报道内容的解释和倾向有不同看法的时候,记者们有时还要提出声辩。法国有名的报纸《世界报》就是这样一个报纸。这两年来,《世界报》为了改选社长问题,在报社内部掀起了一场选举风波。《世界报》的社长兼有总编辑和发行人双重职权,选举谁当社长,大家都很关心,拖了两年的功夫,几经周折,最后,选出了政治部副主编安德烈·劳伦,风波才宣告平息。《世界报》创刊于1944年,是在盟国联军占领巴黎之后,在戴高乐将军帮助之下,由现  相似文献   

18.
要使报纸不出差错,从记者到责任编辑、再到总编辑都要做警戒线上的哨兵,都要当好前沿阵地上的排雷手,成为火眼金睛的"孙悟空"。1.多学习,防止常识性错误。如,一篇新闻稿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满已过,立夏就要到来。"但实际上,二十四节气中,小满在立夏后面。稍有一点常识的编辑都会想起《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有个编辑在编校稿件时,竟把"除  相似文献   

19.
约翰·坦普尔(JohnTemple)先生在美国西北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得新闻硕士学位,曾在《多伦多星报》等数家报纸担任记者、编辑、管理编辑工作。1992年加盟《洛基山新闻》(《RockyMountainNews》),历任城市版编辑、助理管理编辑、...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感觉,仿佛现在搞新闻的都越来越不在意事实了。比如关于华东师大著名教授王晓明被上海大学招聘的消息不少报纸都做过报道,香港一家报纸,说,《王晓明被百万收购/批评家摇篮华师大发生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