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雯昕 《新闻世界》2013,(7):303-304
【摘要】“文人论政”是近代中国报刊史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启蒙。本文试从分析“文人论政”的定义及缘何消逝、“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及现状入手,针对现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旨在从“文人论政”的精华中发现对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开展舆论监督,是各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各级党报纷纷开设专栏,增加了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分量。与之伴随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因记者稍不“留神”便被报道对象“指控”其“失实”或“侵权”,从而引发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3.
新闻官司:舆论监督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并且强调在实施这一方略中,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作为舆论监督主要形式的批评报道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报道题材之一,近年来,各新闻媒体虽然加大了批评报道的分量,但读者仍嫌力度不够。与此同时,由批评报道引起的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却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统计,最近几年,我国共发生1000多起新闻官司,其中绝大多数由批评报道引起,新闻界败诉率达30%。  相似文献   

4.
当记者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常常受到被称之为“告记者热”现象的困扰。自1985年1月上海出现中国解放后第一起“新闻官司”《20年疯女之谜》案至今,因新闻报道涉及公民、法人名誉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与日俱增。据统计,目前全国的“新闻官司”已有700余起(不含那些投诉法院尚未立案审理的以及投诉纪检部门在内部解决的新闻纠纷在内)。记者们由此大声疾呼:新闻舆论监督难啊!为了便于总结新闻工作的经验教训,推进新闻改革,现将“新闻官司”中涉及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原告与被告从已发生的“新闻官司”来看,原告既有国家机关的干部、企事业的经理(厂长)、影视界的明星歌星,也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我认为在实践中必须解决“三难”问题。 一、要解决舆论监督“动机不端正”的问题 讲起新闻舆论监督都说重要和必要,但在实践中比较难搞。为什么难,其中与动机不端正有关。所谓动机不端正,一方面表现为,有些新闻单位的领导对舆论监督有顾虑,总是担心有的采编人员素质低,掺个人私心,通过舆论监督会把  相似文献   

6.
张勇 《新闻前哨》2000,(8):38-39
近几年来,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红火为标志,舆论监督已成为新闻界乃至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好像舆论监督已成气候,很值得乐观一下了。情况果真如此吗?只要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它的现状,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舆论监督未可乐观,似可乐观。 (一) 在我国新闻领域,“舆论监督”一词是由新闻批评发展而来的。建国后,新闻批评解决了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问题,事实上发挥着舆论监督的作用。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舆论监督这一概念,人们便逐渐用舆论监督取代新闻批评一词了。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不是一个简单…  相似文献   

7.
王新 《新闻前哨》2008,(6):32-36
世上的万物有阴阳.相反相成:媒体的传播内容有褒贬,不离不弃。舆论和监督自古有之.媒体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天经地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座右铭和敬业精神的写照.开展舆论监督是媒体及其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所在。目前在国内,虽然舆论监督已成媒体常态,但是一些人甚至新闻从业人员,时常在舆论监督的常识性问题上出错,这是需要厘清的。  相似文献   

8.
栾志红 《现代传播》2007,(6):155-157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将意见、建议和批评公诸外部的活动,存在着与他人的自由、权利或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为此在现实中,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场所、方法以及状态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法律规制.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早已就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而在我国这一问题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保障和限制是相伴而生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在保障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下规制新闻舆论监督权的合法、正当行使应是我国新闻法制建设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新闻侵权纠纷成为—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新闻体制改革工作过程中新闻自由、舆论监督与公民个人权利的冲突与矛盾。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实则关系到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新闻法制的完善。由河北经贸大学田韶华副教授等撰写的《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研究》(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作为系统研究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的学术性著作,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进展,是新闻侵权领域的一部有较高质量的新作。通览全书,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美国自称是“世界是新闻最自由”的国家,其“舆论监督”也已叫了两百年,现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舆论监督系统和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1.
1998年5月29日,由海南省委书记杜青林提议设立的海南省新闻舆论监督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首家新闻舆论监督专门机构开始进入运作阶段。一年多来,中心本部和各分部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认真接受人民群众的投诉,选择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国许多省市来电称赞海南的做法是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一个创举,10多个省市还来电要求介绍“中心”的做法和经验。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新闻单位早已为之,为什么还要成立一个全省性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的“真”与“实”对舆论监督稿件而言尤其重要。记者在采写舆论监督稿件时,要全面、公正、客观。这在新闻界已被再三强调。那么,舆论监督稿件的编辑环节在避免侵权上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司法独立与新闻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 前 ,司法改革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问题 ,已成为法学界和新闻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正确审视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无论对司法改革和新闻舆论监督自身 ,还是对法治社会、民主社会的形成均大有裨益。作为新闻单位从事法律工作的一员 ,我愿就此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司法独立”一词据《法学大辞典》解释 ,是指司法权由司法机关独立行使 ,不受其他任何机关或者个人干涉的原则。它源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专制 ,防止行政干涉司法 ,在取得政权后实行“以权制权”的司法独立原则。通常指下列三…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新闻侵权纠纷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新闻体制改革工作过程中新闻自由、舆论监督与公民个人权利的冲突与矛盾.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实则关系到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新闻法制的完善.由河北经贸大学田韶华副教授等撰写的<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研究>(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作为系统研究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的学术性著作,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进展,是新闻侵权领域的一部有较高质量的新作.通览全书,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媒体上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越来越多,舆论监督已在国民经济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沉冤多年的案件,久拖不决的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就能引起有关部门及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这些年来各家新闻单位都加大了新闻监督的力度,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新闻纠纷的增多,有的状告你侵权,有的拿上级领导压你,有的甚至打击报复、人身攻击,等等。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舆论监督也就比较困难。为了使舆论监督既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又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搞好舆论监督的策划及批评稿的把关,就显得十分必要。策划要“天衣无缝”,把关要“滴水不漏”批评的事件或对象要集中。如果批评面太宽,在一篇报道里批评多家,就会削弱批评的力度和效果,也难免会推诿扯皮,不利…  相似文献   

17.
尽管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但当前新闻舆论监督无论是在广度、深度,还是在力度上,都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五多五少。即:监督一般性问题多,监督重大性问题少:监督基层工作多,监督领导机关少;监督群众存在的问题多,监督领导中出现的问题少;监督与本单位没有利害关系的部门多,监督与本单位有关的上级、关系部门少;监督事后发生的问题多,监督事前、事中发生的问题少。为什么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会有如此“多多少少”的问题呢?分析起来,原因很多,包括新闻舆论…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批评报道与"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据介绍,新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发生新闻官司近2000起.开展舆论监督,搞批评报道,记者如何加强自律,防范、减少法律纠纷,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舆论监督记者除知法、懂法、依法行事外,还要做到"三点",尽可能地避免因舆论监督而引发纠纷.  相似文献   

19.
对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加快,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化问题,也日益引起新闻界及关心新闻立法的人们关注。一、对新闻舆论监督的认识在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中,我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向来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念,为堵塞社会舆论监督“之口”,采取“愚民”政策,如焚书坑儒等。1896年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梁启超先生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提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是监督政府,二是向导国民。这是我国近代新闻舆论监督思想的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20.
韦俊虹 《新闻界》2006,(3):102-103
近年来,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不断发展的同时,新闻媒体侵犯名誉权的案件频频发生,新闻舆论监督与名誉权的冲突得到极大关注。对于新闻舆论监督而言,尚缺乏国家法律的有力支持和规制。而名誉权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立法、司法实践上,都已很成熟。法律对新闻舆论监督与名誉权保护的不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