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产业化是近年来中国电视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我国政府在80年代中期把电视业划入第三产业,从而使电视有了双重身份,既是事业单位,又属于产业。提出电视产业经营的意义在于:认同了电视媒体也是一种生产与经营的实体,强调电视媒体应该面向市场,重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靠自身经营,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王友双  张昆 《新闻前哨》2007,(11):78-81
中国电视业提出和实施品牌战略已有多年,但是如何把品牌战略作为发展战略之一,真正成为媒体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在仍是电视业正在探索的重大课题。凤凰卫视在塑造媒体形象方面实施品牌战略的成功,无疑为内地诸多电视媒介的品牌经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而事实上,内地很多媒体在品牌策略上也争先效仿凤凰卫视,特别是凤凰卫视的"明星制"。曾被戏言  相似文献   

3.
周毅 《声屏世界》2002,(2):10-12
中国已加入WTO,对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市(地)级电视媒体来说,是“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这篇文章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作者提出的一个鲜明观点是,丢掉幻想,轻装前进。要从整个中国电视业发展前景出发,用全球化的开阔视野来看待中国电视业的整合,使“强者更强,适者生存”,这是中国市(地)级电视媒体入世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何晓川 《新闻前哨》2004,(10):46-47
就我们目前电视事业的整体现状而言,电视业正处于体制优化、资产重组、人才重组、市场重组的十字路口。特别是正面对着海外电视媒体直接或潜在的综合竞争,中国电视人迫切地需要  相似文献   

5.
张霆 《声屏世界》2014,(4):22-24
在我国现阶段,电视媒体既是意识形态宣传平台,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还是产业经营主体。这就要求其节目办播必须兼顾意识形态、公共责任和媒体经济利益等多重诉求之间的平衡,讲求"积极向上"与"喜闻乐见"的统一,以此来保证自身的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并做到这一点,才能使节目创新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推动我国电视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6.
城市电视台作为所在城市的重要媒体之一,承担着城市新闻宣传与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然而,近年来随着电视传媒业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电视业进入到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的时代。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IPIIV、手机电视、卫星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不断崛起.与传统电视一道呈现出丰富的融合特征,  相似文献   

7.
建立多元化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是电视媒体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使电视媒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和贴近生活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电视媒体在建立节目评价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随着电视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国内外电视业竞争日益加剧,需要对现有的电视节目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节目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肖泉  钱永兴 《视听界》2005,(5):46-4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视业一度陷入困境。2000年普京执政,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传媒和文化业进行了改革。经过几年的整顿,俄罗斯电视业开始进入复苏期。笔者作为中国电视文化代表团成员,全程考察访问了俄罗斯电视机构,与俄罗斯电视同行进行了交流,比较系统和深入地了解了新政主导下的俄罗斯电视业的改革情况。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总结当前俄罗斯电视业的特点,以期为我们的电视业发展提供些许参考。一、强化中央政府对媒介的控制1992年至1998年,俄罗斯政策松绑,促进了媒介市场的自由化与私有化,俄罗斯媒体曾尝试与西方迅速接轨,电视文…  相似文献   

9.
电视娱乐业是电视业与娱乐业的结合体,是以创意、生产、经营、播放电视娱乐节目(信息)或提供电视娱乐节目服务为主的企事业组织及其在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当前,随着信息时代价值网络融合和电视传媒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进程加快,电视娱乐业成为我国电视业中创新最为活跃、影响范围最广、商业运作最深的业务,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传统电视业的改革和电视娱乐业及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本文将就电视  相似文献   

10.
罗立新 《新闻前哨》2010,(12):35-36
品牌竞争时代的到来,促使了中国电视业品牌意识的觉醒。以品牌创造电视媒体的差异化特征.不仅有利于受众对电视媒体辨识度和认知度的提高,也有利于电视媒体自身战略发展体系的建设。云南电视台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绿色传媒品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体经济市场化的发展,无论纸质媒体或是电视媒体都面临着自身转型,特别是电视媒体,在电子科技迅速发展与节目制作面向外来对手竞争的背景下,迅速确立了频道专业化、栏目品牌经营等电视媒介经营模式。而制播分离的实施,更使得电视媒体经营内部存在着不断细化的走向,而且不少电视媒体已经分栏目经营。媒体经济的发展对电视栏目营销的要求逐步提升,一个电视栏目只有在有效的管理经营下才能在媒体市场上立足乃至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的电视业发展迅速,电视媒体的经营规模得到很大提升,经济效益取得巨幅增长。于是在许多人看来国内电视媒体的管理水平也随着经营水平一同得到了提升。问题在于,人们常常将“经营”与“管理”混为一谈。其实,“经营”解决的是“效益”问题,而“管理”解决的是“效率”问题;衡量“经营”的标准是“结果”,而衡量“管理”的标准则是“过程”。应该说电视媒体发展至今,经营理念已经有了很大改进,效果也很明显,大多数市场化运作良好的媒体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这与整个电视产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与媒…  相似文献   

13.
衡阳生活频道是衡阳电视媒体中三大主流媒体之一,是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但它既没有利用公司理念来运行,也没有学习沿海完全意义上制播分离。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加入WTO后,电视媒体被推向了市场,进而由单一型的办台转向多元型的经营活动。而经营管理的优劣,如同宣传质量的好坏一样,已经成为电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电视改革越来越受到经营管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视研发水平的高低将成为电视媒体能否制胜的关键。电视研发引领电视传播新技术、电视内容新产品、电视事业管理新决策、电视产业经营新理念。电视研发工作是电视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电视媒体经过以节目宣传为本位的粗放式、机关型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向以市场和宣传为本位的科学化、企业化方向转型,中国电视正在集团化改革的推动下,积极尝试产业经营的新路子,如何做强做大,拥有持续的发展后劲,真正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强势实体,是业界学界许多学者在思索和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弘 《新闻世界》2010,(8):291-292
伴随国内电视产业化步伐的加快,电视频道数目的增加,电视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电视媒体品牌化将成为我国电视业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品牌塑造、品牌经营、品牌维护三个方面对电视媒体的品牌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电视业经历20多年的市场化道路之后,大致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营法则,“即以广告为立身之本,积极从事多元化经营,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对于电视频道这一电视媒体中较为完整的小型节目系统来说,它的经营仍是以广告经营为主。广告经营对于电视频道来说是“事关生死”。广告市场已经成为电视频道的主要收入来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没有广告的投放就没有电视频道的生存,而且这一状况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视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竞争”与“联合”这两个影子的伴随下发展。回顾我国电视业走过的42年历程不难看出,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我国电视业曾联合重于竞争。这种态势大约持续了近30年之久。进入8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到确立,电视业长达30年的联合重于竞争的局面也随之被打破。特别是到了90年代中期,30个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了卫星频道,实现了省级台上星播出,这意味着中国电视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给中国十亿电视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与福音;同时给中国电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  相似文献   

19.
陈薇薇 《新闻窗》2009,(1):15-16
中国电视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电视往往是市场份额很少的弱势媒体。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经济滞后性和市场特殊性,使得在夹缝中生存的西部省级电视媒体处境艰难,必须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在节目创新、整合资源、品牌营销、增强核心竞争力、寻求差异化的生存路径等方面找到突破口。2007年9月,  相似文献   

20.
频道专业化:中国电视的第二次创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骏德 《新闻界》2002,(2):43-44
近年来,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我国电视业进一步改革的热门话题和重大举措。如果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央、省、地、县四级办电视是中国电视业的第一次创业;那么,二十一世纪初的电视频道专业化就是中国电视业的第二次创业,是中国电视业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转轨。近两年来,大部分省市级电视台进行了频道专业化整合与重组,除保留原有的新闻综合频道外,纷纷重新组建经济或财经频道、文化娱乐频道、影视频道、科技频道、体育健康频道、生活时尚频道等等。例如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从2002年元旦起,重组了十一个电视专业频道,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