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人类发展现实来看,意识形态并没有走向终结,它依然行走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解可能更多的是纠结于科学与虚假之分,事实上,现实的发展迫使我们用更为开阔的视野来考量.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拓展,把每个国家(不同制度)都纳入到这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之中.经济发展促使观念的不断调整和更新,制度差异下政策措施的趋同并不意味着作为表征经济基础的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趋同,更不意味着意识形态斗争的消解.从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转移,将意识形态扩展至包括阶级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过程,揭示出上层建筑和社会个体之间的统治、对立乃至争夺的动态关系.谁掌握了大众,谁就掌握了话语权,意识形态的现实走向也符合这种理论作用的实质.当然,日常化、微观化的转变并不是意识形态与过去决裂,只是意识形态作用的延伸和深化.  相似文献   

2.
论意识形态的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认为 ,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生活 :它既是物质关系的观念表现 ,又直接构成思想关系和精神生活本身。意识形态所具有的这种实践性特征 ,使其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具体表现为 :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社会维护意识”的意识形态以及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文学经典意识"是人们关于文学经典及如何创作出文学经典的认识。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文学经典意识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它与文学观念的自觉、艺术精神的独立与否是相伴相行的。文学经典意识的最早形态应是文化经典意识,接着是汉以来的经学式的文学经典意识,再发展到以纯粹文学观念为基础的文学经典意识。文学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所具有的"文学经典意识"的内涵也有不同,这又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文化,作为客观现实的存在,使人类获得了有价值的依存环境,而文化哲学正是人类寻求存在价值过程中的理论诉求,文化形态构筑了意识形态的人文精神底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更被提高到认知意识的领域,隐喻在人类与文化世界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文章探究文化哲学视角下对世界的认知是如何以隐喻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在于:1.关于意识形态的存在问题: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且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而存在;而阿尔都塞则认为意识形态尽管没有历史(指的是意识形态一般,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但却永恒存在,而且意识形态是作为一种社会结构而存在;2.关于意识形态的意义或功能问题: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扮演的是“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在全部人类历史中,则承担着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的角色;阿尔都塞则认为,意识形态以其“物质性”特征发挥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而在全部人类社会历史中,意识形态则承担着主体建构者的角色,即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将“个体召唤为主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文论的终结和现代文论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革命的发难章为标志,正式宣告了中国古典学理论的终结和现代学理论的兴起。古典的和现代的称谓,不仅是一个时间的划分,更重要的是二在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和理论形态上的区别。这是中国现代学理论在质上的变化和飞跃,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雷蒙·威廉斯在现代“悲剧死亡论”的众声喧哗中,重新冷静地思考了悲剧的现代性问题。他从情感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把革命与悲剧联系起来,通过对“自由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流派所表征的悲剧观念、革命观念以及给人们带来的现实反应和情感结构变化的分析,揭示了现实革命行动的必然性、革命目标的绝对性、革命信仰的不可磨灭性和革命行动过程的悲剧性;在文学批评层面,他通过布莱希特探寻现代悲剧意识与未来的革命形式,认为革命的艺术家需要通过艺术形式的构造张力来突显当代意识形态的虚幻性和欺骗性本质,激起人们的悲剧意识和革命观念。威廉斯的悲剧理论与文学批评相互呼应,最终形成了对现代社会悲剧观念转型之际的重要理论构想,为转型时期的现代悲剧观念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延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转向。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性的知识语境来看,古典诗歌品评包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义项.作为一种总体性的感性品评形态,古典诗歌品评的意识形态诉求主要表征为三个方面.对于现实生活的认识论反映、对于社会人生的价值论评判与对于生活秩序的实践论建构构成了古典诗歌品评主要的意识形态功能维度.这三者的谱系共在关系构成了古典诗歌的意识形态品评框架  相似文献   

9.
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经典文本,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首张脸谱进入历史。在这个文本中,马克思主要勾勒了意识形态的三种使用,即虚假的观念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以及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而作为虚假的观念体系的意识形态又是讨论后两种意识形态概念使用的理论基调和逻辑起点。因此,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便构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主要靶心,这种"虚假意识"既指对物质现实的"无知",又是歪曲历史事实的"魔术手"。把意识形态作为脱离现实世界的"虚假意识",从而在现实维度中抄起武器并以哲学为火力点来力图揭露和改变德意志的现实世界。文本中的这些"发现"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小说的时空营造与中外文化之关系,是一个值得人们瞻视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独特的时空意识、故事时空的内部机制、叙事时空的文本形态及新的审美图式等层面,探讨张爱玲如何批判地汲取中外文化诸多领域的理论、观念与技艺,营造了融汇中西、传统与现代的小说时空的崭新图式.  相似文献   

11.
无思的审美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思想有高峰与低谷之分,现代思想为其低谷期.低谷并非无价值,而是人类生存、人类思想的一种存在状态,这一状态我们表述为无思.无思是人类身体适宜性的最佳状态之一,所形成的是人类身体的适应性和自动.能够表现无思的只能是身体审美,因而也是人类最高的审美境界之一.无思的审美以其潜在愉悦性和抽象形式性消解着现代意识异化和现实重压.  相似文献   

12.
在欧洲历史上,古代奴隶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本文通过对韦伯、芬利、马克思、顾准4人有关思想的辨析,来说明两种社会不仅在文物制度等精神文化上,而且在经济模式、经济关系等物质文化上,都存在着相当多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足以让古代希腊列入"古代商业社会"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2014 Umbrella Movement w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social and political events in recent Hong Kong history. This paper offers some initial reflections on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movement and broader issues related to civic educati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ories of education. Firs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ovement closely resembles a form of civic education known as ‘action civics,’ offering an alternative pedagogy that might encourage more authentic civic participation. Second, the movement raises questions about how the teaching of critical thinking can be made more practically relevant to modern citizenship. Third, the deep political polar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movement indicates that civic educ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training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cognitive biases that affect political ideology. Finally, the Umbrella Movement reflects the failure of democratization in Hong Kong and coincides with increasing political pressures on the local education system. We discuss how political reality connects to issues about democratic education, critical pedagogy, and the idea of political neutrality i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悲剧观采用历史的、动态的视角来审视悲剧的发展与流变。文章在承认现代悲剧存在的基础上,探讨现代悲剧在当下社会的存在形态及其与现实、未来之间的承续性关系。在宏观的历史维度下,现代悲剧立足于现实经验,是对社会黑暗面做出的行动性反应,它既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表征,又是联结现实与未来之间的桥梁。总之,无论现代悲剧的外在形式如何变化,其中所渗透的深沉的历史感与悲剧意识以及普遍的人性,早已内化为悲剧的核心内涵,具有崇高的意义与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称为“文艺学第一原理”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不符合文学实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纯审美论”及文学“非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在事实上并无二致。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概念,不是与“物质形态”相对应的,也不是表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一个分支或种类。它表示的是在特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意识的整体样态,其意义在于表明意识形式的社会与阶级性质。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可以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但不等于意识形态本身。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维度,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域,是意识形成的基本寓所。意识形态产生于日常生活是其日常生活化的逻辑起点。日常生活无论多么琐碎,终将通过意识形态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向性,从思想观念层面对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凝聚和固化作用。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重话意识形态的价值旨归,通过意识形态话语的日常生活化、意识形态主体的构建和直面个体的日常生活的困境,在日常生活中重画意识形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段,作为社会结构之重要组成的家族组织也有相应的演变。从商到春秋前期,个人淹没在家族中,个体意识无从提起。春秋中后期,家族内血缘亲族整体性开始出现裂隙,人们的家族意识逐渐淡化。战国时期,宗法制大家族进一步瓦解,家臣与家主之间由以前的忠贞关系演变成了契约关系,私人印章和个人墓地的出现反映人们对家族的漠视。社会中下层四处流动,力图摆脱家族的束缚,寻求自由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家族意识的渐趋淡漠,个体意识的逐渐觉醒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深层变迁,这种变迁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三十年文艺意识形态问题一直是中国研究者争论的热点。通过对意识形态内涵就文学本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方面进行重点梳理.归纳出四种类型:一是文学的本性是意识形态或特殊的意识形态;二是文学的本性不是意识形态,而是社会意识形式;三是文学的本性不是意识形态,但与意识形态相关;四是跳出文学本性与意识形态的直接关系,提倡对意识形态内涵作泛化的理解。文艺的意识形态应从学理入手,以哲学为支撑点,以马克思文艺理论为根基,以具体文本为阵地,在与社会意识相契合下来理解。文艺的意识形态使得文艺思想观念与物质条件的关系转变成一种自然的普遍状态。不仅仅是文学思想观念中对现实社会的反映.更被赋予了一种积极的文艺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9.
自我意识经历了由古代哲学的指向自然物质的自然反思发展到近代哲学指向内心观念的对象性反思,到了现代哲学阶段自我意识一方面开始从理论的转换为实践的,另一方面则开始从个体的转换为群体的、社会的乃至整个人类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20.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是关于意识的内在构造学说。意向性理论研究的是意识的指向性和构造性,即意识活动的主体如何带着特定的材料和意义通过意识活动指向意向活动的客体,并赋予意向客体以意义。意向性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意向性是意识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是意向性的外在表现。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是从微观层面对群体意识形态的建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借助于群体化的方式,个体融入一定的群体之中,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我意识;借助于交互主体性的途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融合,从而使群体成员享有共同的心理认知和价值取向等意识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