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张建民 《出版广角》2016,(15):35-37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正从传统的纸质文献逐渐转向电子书。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馆配市场需求主体(高校图书馆)对中文电子书的需求情况和馆配市场中间渠道(馆配商)中文电子书平台的发展状况,提出作为馆配市场供给主体的大学出版社应该尽快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工作,并且充分利用中文电子书平台加强探索合作。  相似文献   

2.
馆配行业多年来稳中有升,已从原来的附属地位一跃进入业内重点领域,成为出版发行业的重要销售渠道.馆配行业自身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以现采为主导的采购模式使得产业链成本居高不下,过多的馆配会让馆社商三方疲于奔命,低价竞标使一些馆配商难以为继,数字出版投入大于产出等.对此,需要完善书目数据,搭建行业馆配会公用平台和电子出版物馆配交易平台,发挥全国馆配商联盟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很多行业的传统生产技术得到了冲击,尤其是对于传统出版社以及出版社编辑行业来说,媒体渠道的多样化无疑给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虽然传统出版行业面对的挑战是艰巨的,不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了一些机遇和启发,因此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时代对传统出版社和编辑的启发与挑战,并且提出了传统出版社改革和传统编辑的转型措施,以确保出版行业能够在数字化时代的带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图书出版行业造成极大地冲击,但不同于其他书籍,高校教材在图书市场上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所以其在融媒体时代下也出现了独特的变化。文章从融媒体时代的概述出发,比较传统时代下高校教材选题等方面与融媒体时代的区别,分析当前高校教材在选题策划与思路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馆配市场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数字出版市场缺乏行业规范、缺乏权威性数字资源馆配销售平台、电子图书新书好书少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出版社、馆配商应加强纵向沟通,建立行业横向联盟,提升数字资源的内容价值;高校图书馆应做好多种载体资源的协调采访,建立馆配商服务评价体系,以及完善采访馆员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的职业素养等.  相似文献   

6.
传统出版行业需要从出版商向知识服务提供商转型已是出版行业的共识,场景时代的到来,又为这一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从知识服务模式如何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提供知识服务、如何依据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服务,以及如何围绕多场景知识服务打造平台支撑等方面进行实践经验分享,为传统出版企业转型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7.
兰梦 《出版广角》2021,(10):40-42
图书馆配市场是我国出版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依托线下场馆进行的图书馆配会顺势而为,纷纷开启云馆配的创新实践,以弥补图书馆藏资源的短缺.相较于传统馆配工作,云馆配经济成本低廉、馆配质量优渥、参与主体广泛、采购效率升级,不仅在客观上使得因疫情停摆的馆配活动重现生机,还为后续馆配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文章通过引入云馆配概念和价值,探讨浙江省首届云馆配图书展示会的运营策略,并合理审视云馆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滢 《今传媒》2013,(10):75-76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出版的形态,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编辑在面临内容组织、生产流程、产品形态、传播渠道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变化时,如何准确清晰自身的角色定位,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编辑要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数字化技术能力,成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从业者。  相似文献   

9.
赵滢 《报刊之友》2013,(10):75-76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出版的形态,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编辑在面临内容组织、生产流程、产品形态、传播渠道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变化时,如何准确清晰自身的角色定位,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编辑要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数字化技术能力,成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从业者。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提出并逐渐拓展了一个新型概念——数字出版。数字出版凸显了与传统出版相比遥遥领先的优势,引领着出版圈的转型方向。数字出版的发展核心便是出版编辑工作,在新时代的引领下,编辑从业者需要满足新产业和新环境的发展需求,即在职能技术和工作理念等多个方面实施自身转型,同时要做好传统出版下的嬗变和坚守的价值之间的平衡,对数字出版的编辑工作的转型点进行精确定位,确保编辑能快速应对行业的发展需求,实现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常洪卫 《青年记者》2017,(8):99-101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信息技术促使众多新行业崛起,以内容为核心的媒体产业链价值不断叠加放大,导致众多产业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出版态势也随之发生急转,不断受到其他行业的冲击.数字技术在对传统出版形成冲击的同时,也为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促使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重新聚合或整合,促使全媒体复合出版形式的产生.①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这种转变表现为信息通过不同媒介终端的传播,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让出版变得更加人性化与自主化.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出版面临数字出版的严峻挑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出版行业走向数字化的背景,在商业模式、服务方式、技术、市场、版权等方面所面临的变革和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为全面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所需要做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书业一站式平台是在全国图书出版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提出的。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互动分为三个层次,即"信息传递层面""业务互动层面""深层合作层面"。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互动模块的构建也可按照这三个层面进行布局,分为八个功能模块。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互动模块的技术实现主要采用asp.net、JavaScript和Android平台应用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14.
馆配会起源于全国书市,由专业馆配会逐渐发展成馆配博览会,是馆配商、图书馆和出版社三方交流的平台,在文献资源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馆配会存在着数量多、同质化、举办时间集中等问题,导致了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亟待转型.云馆配(线上馆配会)因疫情而出现,却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结果.文章分析了云馆配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发展对策,希望云馆配能常态化存在,更好地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文化传播技术的变革,图书出版产业受到了巨大影响,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机械复制时代,出版商掌握具有行业壁垒性质的书号资源,拥有相对雄厚的资本,与作者和渠道商相比,在行业中有强势话语权.数字传播时代到来后,以盛大为代表的新型竞争对手出现,使传统图书出版商的核心竞争力发生了转移,体现为优秀的编辑团队、成熟的传统销售渠道以及有待实现的与作者的良好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大物博,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图书出版作为传统地域文化传承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图书出版造成冲击,图书出版必须从优秀地域文化中挖掘更多的可用资源,不断推动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许多传统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当下社会,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文字编辑行业受众面较广的出版形式,应对此种现状,传统编辑应该积极地进行编辑业务转型,提升其信息数字化处理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大数据开始走进各行各业,对于数字出版的影响也同样巨大.大数据时代的出版行业相比于传统出版行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因而对于数字出版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大数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数量巨大、类型多样、实时快速和价值高但密度低这四个方面.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对数字出版的发展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我国的许多传统产业,包括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开始寻求工作模式的创新,力求采用更加先进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通过新媒体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对图书出版工作进行创新,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也给我们的传统图书出版工作带来了更大、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传统出版人对新媒体...  相似文献   

20.
梁燕  王鹏 《出版广角》2021,(1):62-64
图书营销是出版行业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功能与地位不断攀升.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将原本依托书店、馆配、地推等的传统图书营销活动带入线上,低成本、多样化、强互动、精准性的营销选择推动了图书出版发行领域的全面升级.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国内极具历史底蕴的文学出版机构,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转变文学传播理念,积极探索新媒体蓝海,为其他出版机构的新媒体营销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