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出版是重要的出版类型,它满足了社会对创新知识的极大需求,发挥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中国学术出版具有规模巨大、学术出版工程迭出、学术译著出版长盛不衰、中外学术互动、出版合作日趋密切等发展优势。同时,也受到了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比例、数量与质量的发展严重不平衡、专业化水平低、学术出版规范严重缺失、学术评价体系紊乱等因素的制约。当前,繁荣中国学术出版必须抓住机遇,坚持学术出版的专业化,着力提高学术出版门槛;重新构建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分类标准和知识分类体系;培养专业的学者型、复合型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2.
当下,在国家高度重视学术出版并不断加大对学术出版支持力度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我国学术出版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但另一方面,我国很多学术出版物在内容上粗糙、缺乏创新性,其整体品质令人担忧。一些学术出版物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呈现出短平快的出版特点,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学术出版物的数量上去了,但又有多少有学术价值的出版物产生呢?作为代表着一个国家思想文化高度、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学术出版,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回归学术出版的本质,多出精品力作,传播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是当下出版人应有的承担和责任。  相似文献   

3.
就学术出版的本质而言,其是思想创新的载体和传播源头,一旦在学术出版领域丧失了这个操守,那么间接地会导致整个国民心智走向闭塞。兹事体大,唯有消除学术评价的异化,方能回归学术出版的本质,而学术出版本质的回归同样有助于维护学术评价机制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4.
学术出版是专业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编辑创新的角度考察学术出版,尝试从学术出版的特质和价值、中国学术出版呈现的状态、中国学术出版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升我国学术出版质量和水平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选人用人机制的需要,将学术评价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从定性评价发展到定量评价,进而演变为数量迷信,导致学术评价的再度异化与学术出版质量的不断下滑。要消除学术评价的异化,提高学术出版的质量,就必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行小同行基础上的大众化评价;建立学术评价的元评价机制,以及学术评价信息公开制度,为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学术出版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提升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话语权是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应有之义。鉴于现有研究主要从国际论文发表的情况对国际学术话语权进行评估,本文将国际学术话语权界定为学术话语主体在国际学术场域所拥有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学术领导力和学术传播力的统一体,并通过国际论文发表、书籍出版、期刊建设、学术任职、会议交流等综合指标,对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现状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生产力获得了大幅提升,但是学术影响力、领导力和传播力仍然弱小。未来,需要加强话语传播顶层设计,推动中国原创理论创新,重塑国际学术出版体系,使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相似文献   

7.
刘宇阳 《出版参考》2015,(13):33-34
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中国学术数字出版联盟成立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阅读对纸本文献的冲击,学术出版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议题,在这个历史前提下,中国学术数字出版联盟的成立无疑为学术出版的正规化发展和学术精品的建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联盟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众书网、人大数媒联合发起,旨在促进中国学术出版规范体系建设,实现我国优秀学术成果数字化、集约化、国际化传播,推进中国学术精品"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的学术不端问题已引起多方关注。为有效防范日益严重的学术不端现象,中国正积极加强学术出版伦理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论文从学术出版伦理宣传教育、学术出版伦理规范建设、学术出版伦理技术手段建设三方面阐述了中国近年来的学术出版伦理建设状况。  相似文献   

9.
市场条件下我国公益性学术出版面临困境。出版企业出于经济压力,往往忽视乃至排斥缺乏市场销量的公益性学术出版。但学术出版是推动学术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机制,国家和我国出版企业均应重视支持公益性学术出版。当前应明确公益性学术出版的衡量标准,创新国家对公益性学术出版的扶持方式,完善出版企业评价与奖惩机制,提高编辑人员从事公益性学术出版的工作能力,以大力发展公益性学术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10.
学术规范与学术出版规范是相伴相生、互为补充的重要规范。学术规范是有关学者学术研究成果的规范,而学术出版规范是将学术研究成果公开出版的规范。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学术出版机构的编辑而成为学术出版物。学术出版规范的规范对象是学术出版物,它依托学术规范,从另一方面说,学术规范的实现也有赖于学术出版规范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申志国 《大观周刊》2011,(50):224-224
学术泡沫、学术虚假当今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普遍共识,更是成为社会舆论抨击的中心。比如某大学原法学院院长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版过十几本专著,而某经济学院一位副院长则曾制造过一年申报“1300万字”科研成果的惊人记录。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报道不时见诸于报端,当事人不仅有普通学校的教授更有甚者是著名学府的名师专家。中国学术创新在惊人增长的学术论文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国际惯例,出版分为专业出版、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服务于社会精英阶层的学术出版是人类出版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属于专业出版的范畴.中国的学术出版创造过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及至近代,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出版迎来了新的美好时代:全社会的知识需求旺盛,学术产品供应与学术产品消费双向增长;学术产品的消费占比将持续增加;当代中国研究引发热潮;中国学术出版能力快速提升.学术出版机构只有恪守用心、专业、创新、共享的理念,才能真正拥抱学术出版的明天,真正拥抱学术出版的美好时代.  相似文献   

13.
刘明清 《出版广角》2014,(17):30-32
正人类历史的经验表明,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经济的崛起,最终离不开文化的崛起。而文化崛起中,人文学术崛起、人文学术出版崛起必是应有之义。作为出版业界中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报以乐观的期待。尽管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甚至包括一些出版专业人士,对出版业未来持悲观态度;但我个人却没有那么悲观,特别是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人文学术出版事业,相反还抱更多的美好期待。出版机构,从其终极使命而言,就是应该为学术而存在的,当然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加深,教育出版、科技出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谱系来看,其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是一体两面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学术出版的形式重塑世界思想格局,在世界思想的普遍性话语中,凸显中国思想话语的普遍性维度。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就是中国思想"走出去",通过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参与世界思想格局重塑,是建立在充分吸收中国优秀古典学术成果和"引进来"的优秀学术成果之上的。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重塑世界思想格局,首先要求重塑我们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出版。  相似文献   

15.
现行评价机制对网络学术出版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学术评价机制不适应网络学术出版的发展要求,既影响优秀学术成果的传播,又影响学术传播的信息化与电子化进程,还阻碍数字出版的发展.学术出版评价机制要进行革新,适应出版传媒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学术出版机构评价的视角,对出版机构的评价实践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认为这些评估实践和文献研究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针对学术出版机构的评价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严峰 《出版广角》2023,(8):45-50
全国出版学术共同体的建立使学术共同体再次受到关注,对大学出版社来说,出版优秀的学术著作离不开学术共同体的参与和支持。结合复旦大学出版社具体出版实践,从政治导向、内容筛选、学术质量、人文学科评价、海外输出、提升编辑队伍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阐述学术共同体在出版中的重要作用,以期推动大学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婧 《中国编辑》2023,(11):56-59
学术书评是学术著作出版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术著作具有传播、宣传以及评价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好的学术书评的标准进行阐释,对当前我国学术著作出版中学术书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梳理,对学术著作出版中学术书评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充分发挥学术书评在学术著作出版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业界传统的纸质出版来说,可分为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学术出版三大类。学术出版是人类出版的基本组成部分,她承载着思想的传播、传承的功能,是一种精英文化的出版。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出版,代表着国家科研水平和工程技术研发水平的最高端。学术出版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地区)出版业的水平,也充分显示了这个国家(地区)的科研发展水平。本文所述的学术出版。  相似文献   

20.
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它承载着思想传播、文明传承、资政育人的功能,在当今世界话语体系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充分认识中国学术的对外话语权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将构建中国学术国际传播平台置于首要和先行的位置;应鼓励、支持专业学术出版机构主动作为;要构建可与世界进行学术规范融通、对接的中华学术规范体系,着力提升本土学术出版物规范标准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应推动建立学术研究、学术出版"旋转门"机制,吸引优秀的学术人才在"学术研究""学术出版"两个领域转化身份,从而实现学术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