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书籍出版装帧中,线性视觉流程具有多层次的价值,比如,情感性、功能性和审美性等.在线性视觉流程的前提下,对整个出版物版面、插画及文字进行合理的安排设计,既能够让装帧书籍传达信息内容,又可以体现很好的视觉美感.这也让书籍的阅读合理有效、趣味十足,更加彰显出版物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书籍装帧的舒适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俊东 《编辑之友》2013,(1):106-108
书籍装帧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有创意表面美观的书并不代其表功能也合理,书籍装帧设计应该结合工学设计,使视觉与触觉合乎阅读功能。书籍装帧设计既美观又舒适,才会给阅读带来心理和视觉舒适的美感,才能让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3.
辛贝妮  廖志芬 《出版参考》2023,(9):60-63+74
融媒时代的视觉设计正从平面走向视频,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向走向互动,从二维走向多维,人们的阅读方式与习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服务于阅读的书籍装帧设计亦不例外。书籍装帧设计唯有突破传统模式,在信息传播方式和设计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形式和内容上满足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审美倾向,才能在融媒体时代重获新生。本文从识别性、艺术性、语义性、时代性角度,简要阐述传统书籍装帧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与冲击,并对书籍装帧设计视觉化的原则和策略,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书籍装帧中文字版式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在读者与书籍之间构建信息传达的视觉桥梁,然而,在当今书籍装帧的某些设计作品中,文字的版式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作品中忽视文字元素的设计,字形本身不具美感,同时文字编排零乱,缺乏正确的视觉顺序,使书籍难以产生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也不利于读者对书籍进行有效的阅读。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简要论述线性艺术基本内涵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与艺术形式中审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线性艺术在当前书籍装帧设计中文字、插画、版式设计等各个方面的表现方式与艺术效果,总结了线性艺术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设计技巧,由此为当前的书籍装帧设计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涛  王晓华  林崇华 《编辑之友》2012,(7):108-109,114
书籍作为传播载体,一方面要完成内容上的阅读传播功能,另一方面要完成形式上的视觉传达审美功能,而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形式上的视觉传达虽服务于书籍中的内容关系,但又不从属于内容关系,于是,书籍装帧设计便具有了新的诠释.今天,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的艺术思潮的引领下,应充分挖掘本土的传统本源哲学观与美学观,借助书籍这一载体,通过艺术装帧的处理形式来把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折射出书籍装帧设计的本源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书籍装帧设计有着重要的广告传播价值,对引导读者阅读购买、塑造出版社品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要增强书籍设计的广告传播效应,应将书籍设计作为与读者对话的桥梁,在设计中传递出引人注意的、易于阅读的、有拓展性的信息,以有效的说服方式触动读者心扉.  相似文献   

8.
形式美作为版式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在书籍装帧设计和排版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形式美的应用将书籍装帧设计过程进行秩序化和整体化的统一,给阅读者和消费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形式美原则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书籍装帧设计中形式美的应用价值进行阐释,分析版式设计中形式美应用的基本原则,探寻形式美与读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赵磊 《中国编辑》2005,(6):55-55
书籍装帧中,文字是设计的重要元素。有些书籍的封面设计没有任何图像只有文字,设计风格完全是在字体形式与结构趣味中作文章。一个字在视觉上是一个点,一行字在视觉上是一条线,一片字在视觉上是一个面。字的排列、组合或字的结构,都在传达着不同的情绪,而且会比某些具象的图形更具有张力。数码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设计师能够巧妙处理字体构成的点线面关系,体现出设计人员的审美意识、艺术修养和对字体应用的把握,设计出风格独特的书籍装帧作品。  相似文献   

10.
书籍装帧设计是包括文字、图画、色彩三大要素的整体设计.图画,指用于装饰书籍的插图.书籍装帧中的图画语言作为书籍之“象”,是书籍之“意”的视觉呈现,体现书籍个性,吸引读者注意力,以达到传播和交流的目的,书籍装帧设计中图画语言的运用应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整体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书籍装帧设计观以书籍整体的审美感受显现于人的主观视觉经验之中,设计师需要在头脑中树立起“动态”的设计观,使封面、环衬、扉页等各书籍元素相互映衬,连接有序,形成有效互动,在互动中显现书籍的整体美,使读者阅读流畅而舒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书籍装帧中的版式设计入手,论述自由版式设计给书籍装帧设计带来的新面貌和新活力.同时提出自由版式设计要与书籍类别相吻合,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主张在版式设计中要注入情感,升华书籍内容,增加文化内涵,力求使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性与功能性达到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创意设计是书籍装帧中艺术创作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书籍装帧创意设计中文学体裁式视觉表现方式的分类和意义等方面的论述,阐明了在书籍装帧的创意设计中意与形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达到意与形和谐统一的书籍装帧创意形式。同时,提出了在书籍装帧的创意设计这一过程中文学体裁式视觉表现这一美学范畴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4.
书籍装帧的实用美术性质书籍的实用功能——满足人类阅读的需要,是书籍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的缘由。所以书可供阅读的功能,不能不是第一位的。正是它规定了书的可能的基本样式,书的整体形态以及现代书籍的护封、书脊、封面、封底、环衬、扉页、内文、插图等各部分的次序和它们各自应有的面貌。所以,现代装帧设计家不认为书籍装帧只起到美的装点的作用,而是基于对书籍装帧这种本质特征的认识,自觉地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寻找恰当的形式。使社会的、经济的、心理的、视觉的各种科学因素,渗透到装帧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5.
周骥  忻志伟 《新闻实践》2009,(2):F0002-F0002
在新闻版面设计中,视觉流程的秩序首先来源于新闻信息的秩序:其次通过调动标题、线条、色块等元素,来完成视觉流程的安排,从而编排出遵照阅读逻辑思维、符合受众阅读心理的秩序美.  相似文献   

16.
以用户体验为基础进行的报纸版面视觉设计,就是要充分考虑读者的背景、阅渎习惯以及在阅读中的感受,从而设计出符合读者需求的视觉形式,使读者在阅渎时愉悦、舒适、高效。这种用户体验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信息构架与视觉设计。  相似文献   

17.
书籍装帧设计作为公共图像的重要概括,是公共空间的视觉轨迹、社会结构的真实反映。在以"私"为主的时代转换之中,书籍装帧设计发生了多种变化与转向。针对时代之私的变换,书籍装帧设计出现了可把握与探索的规律脉络,探求这种变化,由表及里,旨在探讨在新的意义背景之下,书籍装帧中具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璐 《编辑之友》2015,(4):90-93
网格形式是对于平面的系统化分割,给予设计元素特定的构成,并在高度逻辑性的前提下追求简单、理性美的一种版面构成形式,它经历了数百年的摸索发展,成为平面设计中的基础性手段.网格设计能够将复杂的排版变得方便简洁,有效解决了版式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使设计师能够快速地计划和组织版面中的各种元素.随着书籍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市场的更加开放,网格系统在书籍装帧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网格设计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其早期发展、研究背景、形式探索、在我国的实践,以及基本特征和应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论述,旨在推动网格形式逐渐成为一种设计模式,更加符合现代设计的大容量诉求.  相似文献   

19.
正书籍是信息栖息的建筑,是诗意阅读的时空剧场。书籍装帧设计的概念是通过物化的手段,将创意通过工艺物化的配合,使设计的价值得以提升,将书籍形态的外在观赏美和内在阅读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材美工巧,成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品。"书籍装帧设计嵌入式教学模式创新"是在高校图书馆面向教学科研开展的嵌入式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和调动本校图书馆的出版物装帧特色馆藏及设在学校的上海印刷博物馆丰富多彩的历代印刷品展示资源,将其嵌入艺术设计专业的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实  相似文献   

20.
郭天民图书封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乐 《东南传播》2011,(3):106-107
封面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封面的色彩又是各种视觉元素中的重要内容.色彩使图书具有强烈的视觉识别特征,它往往超越了图案和文字,是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反应,影响人们对图书的第一印象.郭天民的封面设计作品频获嘉奖,在业界享有盛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郭天民封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发掘规律,为封面设计者和图书编辑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