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无机化学教材中,介绍了盐类的水解反应.其中,加水稀释来判断水解反应移动的方向,有的学生则认为加水稀释是增大了反应物水的浓度,水解平衡应向水解反应的方向移动.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在稀溶液中,水的浓度可以看作是一个常数,25℃时,约为55.5摩尔/升,所以,在稀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水的浓度并未增大,故不能用来解释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的原因,也有的学生认为,加水稀释减小了盐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这就更加错误了.  相似文献   

2.
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化学反应中的一类,其水解平衡移动规律完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本文对外界条件的改变对CH3COONa H2O!CH3COOH NaOH水解平衡体系的移动是如何影响的进行了探讨。一、温度的改变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由于CH3COOH和NaOH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CH3COONa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该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即增大水解程度的方向)移动,溶液的碱性增强;降低温度,该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即减小水解程度的方向)移动,溶液的碱性减弱。二、压强的改变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CH3COONa的水解反应是在溶液里进行的,压强的改变,对该平衡无任何影响。因此,改变平衡体系的压强,CH3COONa的水解平衡不发生移动,其水解程度不变。三、浓度的改变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1、增大CH3COONa的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CH3COONa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碱性减弱。2、在平衡体系中增加水的质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水的质量增加后,溶液中CH3COONa、CH3COOH、...  相似文献   

3.
关于盐溶液的浓度对水解的影响,作者是这样叙述的:对于同一种盐,溶液越稀,盐水解程度越大,所以对于一个水解反应,减小盐的浓度(实际上是加水稀释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4.
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常常出现错误的理解: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浓度引起压强改变时,可以按照改变压强的方法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如何理解稀释促进盐类水解,如对水解平衡:Fe~(3 ) 3H_2O(?)Fe(OH)_3 3H~ 加水稀释时,为什么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首先应弄清楚向水解体系加水,能否显著改变水的浓度呢?我们的看法是,在水解反应中水兼有反应物和溶剂两种职能,以后一职能看“水的浓度”可理解为水的密度。加盐于水,体积并无显著改变,再向盐溶液加水,溶液的密度则更接近纯水的密度,而后者在一定温度下为一常数。因此,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系加水,只能改变水的总量,并不能改变水本身的浓度。那么,以“水的浓度”的改变,作为讨论水解平衡移  相似文献   

6.
东智大赠阅     
梁宏伟 《中学理科》2000,(8):F003-F003
恒温恒容条件下,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增加A的量,即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变化与气体物质的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7.
结合例题指出学生在处理化学平衡问题时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并对学生解答误区的产生进行剖析.提出了恒温恒容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不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体系中有固体或液体存在时,平衡的移动可能会抵消外界条件的改变;增大反应物浓度和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对组分含量的影响不一定相反;不能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化学平衡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同学对化学平衡中典型问题的分析把握不好而出错,下面对化学平衡问题分析中的常见错因归纳如下,供参考.易错类型1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确定例1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 Y(g)2Z(g),减少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错解:误选选项A,减小压强时,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  相似文献   

9.
1.减少反应物浓度原理的应用 对于达到化学平衡后的可逆反应,减少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反应物转化率随之提高.氨的产率也随之提高,这样可以起到节约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如何变化?传统解法都认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的物质的量减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加,则达平衡后A、B的体积分数减小,C的体积分数增大.实际上并非如此,正确的结论是A的体积分数可能增大或减小或不变.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春 《教学考试》2023,(50):56-57
<正>化学反应体系的平衡状态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温度、浓度、气体反应的压强)而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作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就此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对于气体而言,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态物质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态物质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2.
可逆反应达平衡时,某反应物实际消耗量与起始量的比值称为该物质的转化率.转化率恒定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之一,改变温度或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各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增大.恒温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时,反应物转化率变化情况则与各自的反应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大荔县教师进修学校安鋆同志来信:关于盐溶液的浓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笔者从《化学教学》刊物和其它书中发现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其一是:对于同一种盐,溶液越稀水解程度越大,所以,对于一个水解反应,减小盐的浓度(实际上是加水稀释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  相似文献   

15.
孙长春 《化学教学》2006,(11):57-57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针对盐的水解明确指出:“在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酸或碱后,由于增大了盐溶液中H^+或OH^-的浓度,使平衡向左或向右移动,这样,就可以抑制或促进水解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为了求得在一定温度下某一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就必须要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而这个浓度又和各物质在反应开始时的浓度——起始浓度有关。物质在反应开始前和反应停止时所处的状态都是化学平衡状态,而后者则是新的平衡;但物质的浓度在由起始浓度向平衡浓度过渡阶段所处的各状态全是非化学平衡状态,这一状态的变化过程,就是可逆的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也就是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在发生变化(对正反应来说,就是反应物浓度减小或生成物浓度增大的过程),变化的终点就是新的平衡的建立,以相对的观点看是动态平衡,以宏观的现象看则是反应的停止。  相似文献   

17.
哪种解释对?     
一、水解平衡:Fe~(3+)+3H_2O■Fe(OH)_3+3H~+,加水稀释后平衡如何移动?A 答:向平衡体系中加水稀释,即增加了水的浓度,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 答:由于常温下水的浓度为一常数,加水稀释.则平衡体系中的[Fe~(3+)]、[Fe(OH)_3]、[H~+]浓度均降低,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应“减弱”浓度降低的平衡方向移动,即通过正向移动,增加平衡对象的物质的量而“减弱”平衡体系对浓度降低的趋势,水解程度将增大。二、用惰性电极电解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时,溶液的 pH 值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电解质溶液知识是高考的重点,常与其他知识(如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等)联系在一起考查。主要考查内容有: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比较;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水的电离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H的概念及计算;盐类水解的原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可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即"加谁谁大""减谁谁小"。加入参与平衡建立的某种微粒,其浓度一定增大;减少参与平衡建立的某种微粒,其浓度一定减小。加水稀释或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都使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但加水稀释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而增大浓度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相似文献   

19.
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或温度)发生改变时,化学平衡状态将发生改变,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可借助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常数或等效平衡思想(构建模型思想).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是否一致呢?  相似文献   

20.
化学平衡理论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分析化学平衡问题时,学生经常会走入某些误区,如当某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某个条件发生变化,平衡就会向某个方向(或正、或逆)移动,一段时间后,可逆反应会重新达到平衡,当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反应体系中的各物理量(如各物质的浓度、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会发生变化(增大、减少)或保持不变.具体分析时,学生经常会把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各物理量的变化趋势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某些错误的结论:如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一定会减少,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反应物的百分含量一定下降,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大,或者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