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作品传入中国已有九十余载。通过对刘氏译介作品的收集分析,梳理其在中国的译介历程,运用操纵理论探讨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与译介历程的相互关系及其作品译介的特点与价值。研究表明其作品的译介受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及赞助人的影响,其作品的译介呈再版多、重译多及单一性的特点。对刘氏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不仅为后续研究提供更为完整开阔的景象还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菲菲 《文教资料》2009,(14):45-47
本文概述了多元系统理论的内容.探讨了多元系统理论对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作品译介因素的制约。同时指出多元系统理论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局限性,如对翻译策略解释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从“意识形态”(ideology)和“诗学特征”(poetics)两个方面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进行了探讨。在意识形态方面,通过对中外学者编撰的文学史比对,发现中国学者对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偏爱有加,因为他们符合中国人民的抗敌精神需求。从诗学特征来考量,华兹华斯和济慈自然恬淡的风格更接近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借鉴Lefevere的操纵理论,将辜氏译本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分析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三因素对他的操纵,解读他为实现翻译目的对原文进行大胆改写的行为,以期证明身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译者在译介过程中受三要素操纵的同时,也改写、操纵原文,使其与他所处的社会和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相符。由于符合英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及诗学,辜氏译本有效地宣扬了中华文明,为中国在当时丧权辱国的情况下,赢得了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吴国清 《海外英语》2012,(5):213-214
运用勒菲弗尔"改写"理论对夏洛蒂.勃朗特作品在我国九十余年之旅的分析表明,作为文学系统外部因素的意识形态和赞助机构和作为内部因素的批评家、评论家、翻译家共同作用,影响了夏洛蒂作品在我国的译介与研究,然而内因毕竟是在外因所制定的参数内起作用。所以在对夏洛蒂作品的译介与研究中,意识形态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慧敏 《文教资料》2007,(31):19-22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轰动世界的著名小说《飘》在中国60余年的译介和接受是一个历经坎坷的过程。从1940年傅东华先生首次把《飘》译介到中国以来,《飘》在中国经历了从一部通俗反动小说到世界经典文学名著,从傅东华的译本主宰50年到如今十几种译本竞争市场的过程。这一切变化并不是偶然发生,本文旨在以美国翻译家勒菲弗尔的重写理论,反思《飘》在中国的重写史,透视相关的文化历史语境,考察不同时期各种形式如何通过"共谋"(collusion)完成重写,揭示其中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的制约作用,从而更好地阐释现象,深化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佐哈尔于 2 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 ,它把翻译与译作与其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社会政治条件等诸多因素结合了起来 ,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笔者拟从译介学的角度 ,探讨多元系统理论对制约作品译介因素的解释力 ,主要论及了影响作品译介的因素 :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译文的质量以及翻译家个人对读者的吸引力。同时 ,笔者认为 ,多元系统理论在解释制约作品译介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它忽略了译者主体在作品译介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雁洁 《现代英语》2023,(19):100-102
为了讲好中国故事,有必要研究曾经成功译介过中国文化的译者的经验。林语堂的译著《英译重编传奇小说》选择了二十篇中国短篇小说进行改写,文章将从改写理论角度出发,探索意识形态与诗学对该书文本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勒菲弗尔“改写论”提出“翻译是一种改写”,重视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指出翻译作为一种改写形式,会受到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影响。文章从意识形态、文化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葛浩文译《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的改写现象,总结了他所采用的改写策略和方法,旨在为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新月诗派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译介,推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体现了新月诗派相似的译介取向。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译介,一方面是新月诗派自觉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新月诗派在诗歌的情感特质、个性特质和自然特质方面深受译介对象所影响的痕迹,从而突显了新月诗派的浪漫主义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互文性把任一文本都视为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历史、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都可视为文本。从互文性视角看冰心的原作和译作,可以发现作家兼翻译家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作品之间在文化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生活环境等各要素方面相互映射,存在很多共性。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学术著作的翻译中,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赞助人对译者与译本进行不同形式的严密操纵;同时,译者也通过对翻译对象与翻译方法的精心选择,引进新的理论观点与材料,某种程度上颠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朱光潜翻译黑格尔《美学》的坎坷历程与巨大成功,体现了处于边缘的美学著作的翻译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中心制约与边缘渗透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勒弗菲尔的翻译理论,分析意识形态对庞德的翻译的操控。通过分析发现:庞德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汉语诗歌文本进行操控和改写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受他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所影响,译文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所以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对外籍翻译学者英译中国作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解码过程、翻译目的的确定和翻译策略的运用等几个方面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译者应该相对地看待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避免绝对化,把该影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勒菲弗尔认为权力产生知识和话语.权力通过赞助、诗学及译者意识形态等在林纾翻译活动的不同层面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林纾所处的特定时代的社会历史因素的探讨,以期对林译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作更深入的阐释,揭示权力对于译者翻译观的操纵作用.权力、意识形态、赞助和诗学成为影响翻译文本最后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俄译历史研究表明,一部翻译文学作品能否在译语国获得其原语国的经典身份,需要原文文本、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译者以及特定时期的读者等几个重要因素合力完成。这些要素对于翻译文学作品经典的构建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与诗性原则--论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的翻译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翻译了众多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在西方世界受到广泛关注,并获得许多国际大奖,对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分析葛浩文的翻译诗学,可以看出他的诗学观除了受到个人诗学影响外,还受到主流诗学地位、诗学态度、经典诗学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其选材、翻译方法与翻译作品的宣传等方面,而这一切都体现了他是一个成功的中国文学的翻译者。  相似文献   

18.
冰心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作家和翻译家。她不仅全身心投入到翻译实践中去,还积极地对翻译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她翻译了许多优秀的外国诗歌,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翻译观。文章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视角,冰心翻译的《吉檀迦利》为例,探究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期间,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对冰心翻译活动的影响和操控。  相似文献   

19.
高巍  黄瑾 《海外英语》2012,(15):1-3
屹立于翻译金字塔的顶层,诗歌翻译在翻译领域向来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论。翻译名家许渊冲在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中沉淀和凝炼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一套独特的思想和技法。其很多诗歌翻译作品成为翻译中再创造诗美的经典范例。该文通过不同层面对许渊冲诗歌翻译进行解析,探求其翻译中美的再造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超文本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研究者应用于翻译研究之中,关注点从文学作品拓宽到非文学作品,超文本所涵盖的成分也拓展到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范围。文章将简要回顾简奈特的超文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根据其建立的研究超文本因素的模式,探析口译中蕴含的超文本成分及其对口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