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13日,人民日报《各地传真》版头条发表了《书记农家四问》一文。下面是改稿情况: 少些“穿靴戴帽” 修改一: 原文标题 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察民意访民情吃农家饭睡土坑(肩题) 毛如柏研究了一串数字和问号(主题) 见报标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 书记农家四问(主题) 牛羊圈为啥空着 2.6%的负担为何还叫苦 为什么多收14.8元水费贫困乡有必要为评比而买微机吗(副题) 修改说明: 我们觉得出版后的标题比原来的好。原来作者为拔高主题而硬套上的“靴帽”已给“脱掉”了,把调研期间的“四问”明确在副题中,让人一目了然,有…  相似文献   

2.
我在写稿过程中,养成了遇事多问为什么的习惯,几年来,写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稿子。去年8月的一天,我去某连队采访,一位连队干部对我说:过去,连队战士都抢着跟干部出差,可现在叫谁去谁不愿意去。战士为什么不愿跟连队干部出差?我带着这个问号,通过调查得知,战士不愿跟干部出差的原因是,个别连队干部带战士出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对于一篇文章的作用不仅仅是画龙点睛之笔,而更应该是灵魂,是思想的核心.无论记者还是编辑,对标题的追求除了吸引人、更要传神地传播通篇文章的主旨,能够做到即吸引人又传神,堪称"标题好手".  相似文献   

4.
标题,通常是指文章的题目。鲁迅说过:记人,最好是记他的眼睛。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情达意的"窗口",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而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姑娘如果长着一双水汪汪大眼睛,就能吸引众多的目光,就会有很高的回头率。同样的道理,一篇新闻如果有一个好的标题,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有进一步读下去的欲望,标题有神、传神,才能显出文章的"精气神"。有人说,作标题,就是画龙点睛。这话有道理。画龙难,点睛更不易。点睛点得好,能给文章增添特殊的趣味和风采。  相似文献   

5.
报纸为了吸引读者,千方百计追求标题出彩、新颖,在标题中使用问号的现象日趋增多,9月11日某报新闻标题《管狗还是管人?(主题)重庆举行养犬管理立法听证会(副题)》,消息内容是在《重  相似文献   

6.
正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报纸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而副刊,是报纸中具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且富有文化、文学色彩的版面,因此可算是整张报纸的"名姝"了,而好的标题则是"名姝"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善睐传神的明眸,就能在一瞬间抓住读者,让人"一见钟情"。本文以近年全国部分报纸的副刊作品优秀标题为例,浅析报纸副刊标题的几种制作技巧。  相似文献   

7.
好的电视新闻,如果标题不够吸引人,往往会与观众失之交臂。正如有很多人都愿意把标题比作一篇文章的眼睛,而这双眼睛正是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的直接途径,所以拟定电视新闻标题一定要如画龙点睛一样,引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各式各样的平面媒体上,带有问号的新闻标题屡见不鲜,大至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小及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可是即便读者认真读完通篇新闻,标题中的问号也仍旧在他们心中高高悬挂,挥之不去。问号依然存在,新闻却还要继续。诚然,这类“问号新闻”的大量存在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观上,媒体运用敏感夸张的词语来制作标题,并配以富含悬念的问号,可以很好地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客观上,由于各种原因,编辑记者无法对新闻事件的经过和结果进行有效的核实,或者事情的答案本身就不为人知,这个大大的问号也就理所当然成了媒介解释事件的最…  相似文献   

9.
收到第3期《新闻知识》,我觉得它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较大进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制题多、题图新。如“您在思考些什么”巧妙的将制题和题图结合在一起,用一个大问号和人的面孔构成一个人在思考的题图,并把标题中的“您”字用大号字提开排在问号的上面。醒目、新颖、吸引人。又如“得奖新闻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标题的艺术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19年由徐宝璜撰写的、我国第一本国人自著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徐宝璜就论及过新闻标题的作用。他认为,冠题目于新闻之前,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便利阅者";其二,是"引人注意"。在传播过程中,新闻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起着画龙点睛,提示和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的作用。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往往首先要求一个好的标题,而好的标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那就做到了标题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三、问号同结构的关系问号表示疑问.凡有疑而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不必举例. 疑问句有两种,正面提问或反问.后者如: ①你?(笑)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曹禺《雷雨》) 不是疑问句自当不用问号,即使句中有表示疑问的词如“什么”“哪里和“吗”之类,也不用问号.例如:  相似文献   

12.
在消息写作中,存在着一种比较普遍而又被人忽视的现象——标题同导语的重复。仅据今年2月份《保定市报》第一版的统计,全月共载消息114则,其中标题同导语重复的91则,约占总数的79%。标题同导语重复,有一些可视为正常现象。但大量地出现就容易产生一些弊病,为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重复的原因一、标题、导语来源及作用的相同性。标题是消息主题思想和内容的概括、提示,导语则是新闻事实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两者都来源于新闻本身;标题、导语作用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以揭示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为“己任”。标题、导语来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读书读皮,看报看题”。标题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倘使不能通过美的形式和内容先声夺人,吸引读者的“眼球”,即使文章全文再精彩,恐怕也会因为标题不“抓人”而失去读者。相反,倘使文章标题承载着强烈的思想震撼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鲜明的时代表现力,就有可能吸引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触动,让人获得心灵上的滋润,使人获得认知上的前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新闻能否取胜,标题是关键。靠标题提升新闻作品的审美感染力我们知道,审美表述的形态是多元的、个性的。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独具个性魅力的审美创造活动,为了实现审美价…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题好一半文”,强调的是标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巧妙地作好标题,使这“一半文“具有特色,更能吸引读者?一、增日含蓄感含蓄能够调动读者的好美心,增强吸引力。当今社会人们阅读层次提高,对新闻标题的美感要求也增高,而含蓄本身就是一种美。如标题《毛主席含笑乘“东风”》。毛主席乘的“东风”到底是什么?字面上看不出,这就给人一种含蓄感,读者只有往下看。看过才知道,原来是毛主席坐上了我国自己制造的“东风”牌小轿车。我曾制作过一条标题叫《有“泉”能使苍蝇乖》。泉,是泉眼、泉水之意,哪里的泉能让苍蝇乖呢…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报业飞速发展,伏案展阅各类报纸,或信步走进报亭,风格多样的版面,让人目不暇接。赞叹之余,某些版面编排的“无章”现象,也时常刺眼碍目,叫人皱眉。概略归纳一下,有这样几种:一、标题设置无章法。标题是报纸的眼睛,看报首先看题。标题的设置要适应受众群体的生理、心理规律。通常在版式设计时,就要把重要的稿件放在读者阅览习惯的最佳视区,左上或上半部。在设置标题时,也要采用大字号、分量较重的色彩,以便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是,在报纸版面设计中,不难看出有的版面设计随意摆放标题的位置。在重点区域,对重点稿件的标题不做突出处理,反…  相似文献   

16.
标题未用点号的点评谢泽荣(重庆师范学院图书馆)标题末是否用点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法定标准,全是因人而异。如一篇文章的总标题(后称“文标题”)是疑问句充当的,其未就有用问号的,也有不用问号的;是感叹句充当的,其末就有用叹号的,也有不用叹号的。可是文标题...  相似文献   

17.
“写稿不易、见报更难”。可“难”在何处?一些同志不从自身找原因,却一味责怪埋怨编辑缺乏“慧眼”.似乎“难”是编辑造成的。于是我想:为何有的人的作品频频见诸报端,而有的写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稿件却石沉大海,病根和原因何在?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作对作品的推敲不够、考虑不周,给读留下了太多的问号。如果在发稿前将这些问号留给自己,并努力拉直它,那结果一定会好得多.  相似文献   

18.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的优劣,常常是新闻作品高下的标志.一篇新闻作品如果有一个好的题目,就等于文章戴上了一顶华丽的桂冠,使文章即刻生辉.一位老报人说过一句话:"题好一半文".这句话对记者编辑而言,有一定的道理.好的标题可以吸引人的注意,激起人的阅读欲望;差的标题,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常常被一掠而过.从这个意义上讲,标题是否吸引人,决定了一篇新闻作品是否被读者阅读,题好不止一半文了.  相似文献   

19.
报纸要办得引人入胜,除了内容和版面的美化以外,还要求标题富有吸引力。因此,报纸的编辑总是在标题上下功夫,力求作出巧妙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标题。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标题要吸引人,主要靠新闻的内容。如果新闻内容是吸引人的,标题又能把新闻中最有价值的那部分内容概括出来,那么,即使是用朴素的文字作的标题,也是吸引人的。例如: 江泽民当选国家主席军委主席  相似文献   

20.
徐启超 《青年记者》2007,(18):83-83
新闻标题既来自新闻,又对新闻具有多方面的能动作用,脍炙人口的标题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记忆犹新。而文体新闻的标题要想抓住读者的"眼球",同样需要精心调动一些细节性的"小"技巧,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大"标题来。一个文体版面是否能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标题制作的成败。标题制作得法、得当,就可以在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的兴趣;相反,标题制作得失败,就无法引起读者的注意。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来谈如何从"小"处着手做出文体新闻的"大"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