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十、如何解答浓度问题 凡是药水、酒等都涉及到浓度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了 解三个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量分别是溶质(溶解在溶剂 中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和溶液(两种或两种 以上不同物质所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宋文华 《理科考试研究》2010,(2):64-64,F0003
物质推断题是近几年的中考热点,解答这类题要根据所给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经分析、推理,来确定是什么物质或不可能是什么物质.解此类题的策略不同,效果会不同.现举几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物质推断题是近几年的中考热点,解答这类题要根据所给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经分析推理,来确定是什么物质或不可能是什么物质.解此类题的策略不同,效果会不同.现举几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题型分析 要答好推断题,首先要熟练掌握与试题内容有关的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化学反应规律;其次要有科学严密的逻辑推理;再次要善于准确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也称“题眼”,即物质的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等)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准解答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一、题型分析 要答好推断题,首先要熟练掌握与试题内容有关的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化学反应规律;其次要有科学严密的逻辑推理;再次要善于准确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也称“题眼”,即物质的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等)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准解答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分离和提纯物质就是要去除杂质,在解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措施应注意:(1)不能引入新杂质,(2)提纯后的物质成分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1."有无"型推断题 这类问题一般是根据所给实验现象让我们判断一定有什么物质,一定没有什么物质,可能有什么物质,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理解透"无色澄清溶液"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实验设计题具有综合性强、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的特点 ,学生解答这类习题时常感到无从下手。本文结合几个具体的实例 ,浅析这类试题的解答技巧 ,以供参考。一、物质检验类实验设计题初中化学实验中物质检验主要有鉴别、鉴定和推断三种类型题。总的来说 ,无论哪种类型题 ,都要熟悉物质的特性 ,善于抓住物质间的本质差异 ,利用特效反应来解决问题。例1 今有两种气体 ,分别是氧气和氢气 ,可用什么方法来区别?分析 :此题为气体物质的鉴别题 ,这类鉴别题以气体的主要性质为基础 ,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或反应类型进行鉴别。利用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  相似文献   

9.
只允许用一种试剂签别物质的题目,由于限制了试剂的种类,因而也就增加了题目的难度。要熟练解答这类习题,不但要熟练地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和它们与某物质相互反应的实验现象,而且还必须有科学的思路。试剂的选用,可按以下思路:  相似文献   

10.
姚磊 《初中生必读》2008,(Z1):53-54
要想迅速准确地解答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问题,必须掌握两点:一是要准确判断溶质;二是要弄清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我们常见的物质溶于水,一般分为三种情况.如NaCl、KNO_3等盐类,溶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探究类化学实验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可见这类试题的考查功能和地位。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解答这类试题,下面就针对两种常见的实验探究类试题进行举例分析,以供同学们参考。一、对已知物质性质的探究类试题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点是要熟  相似文献   

12.
实验习题课是实验课的一部分,要解答实验习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掌握鉴别物质的一般原理、方法和实验技能外,还要较熟练地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因此实验习题课的教学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推断题是中考常见题型,命题方式以图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主要问题有物质的化学式、名称、用途、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中的现象。解答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准题跟,同时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顺藤摸瓜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云 《初中生辅导》2008,(12):39-41
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题型,要解答好这类题,就要求我们掌握和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征和实验方法,才能巧除混合物中的杂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们对材料技术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反映新材料、新技术的知识也逐渐成为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个亮点.以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设置的问题一般为信息型给予题,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善于从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化学反应的实质等根本性的知识入手,灵活选用相应的方法去解答.下面对一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试题解析如下,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化学里。经常会遇到给信息判断物质组成、构成的一类问题。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问题时,由于对物质的组成、构成以及所给信息理解不够清晰。所以分析起来较为困难,导致解答出错。为解决这一类问题。我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了一种方法,和同学们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7.
正物质穿过生物膜层数的计算一直是学生经常考查的题型,也是学生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解答这类题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首先要明确物质转运时的起点和终点(特别注意物质是由外界进入细胞还是从细胞出来或者穿越细胞)例1.叶绿体产生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相邻细胞中被彻底  相似文献   

18.
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解答物态变化问题要抓住以下要点:一是明确发生物态变化的物质是什么;二是发生变化前物质是什么状态;三是变化之后物质是什么状态;四是发生物态变化时伴随着怎样的吸热或放热过程.分析时还要注意有些物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化学计算的教学明确地指出:“进行化学计算能使学生从量的方面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并获得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适当数量、富有启发性的综合题,并加强解题指导,……”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通过解答综合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化学原理,从而更熟练地解答比较复杂的习题。为此,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捷的列式解法来更好地培养学生解答综合题的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从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质世界的学科.由于化学经常要探究肉眼看不到的物质世界,因而模型法成为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换言之,在研究、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时,往往需要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模型,并用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