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美玉 《科教文汇》2008,(1):167-167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非言语是语言交际的补充,人们在交际中,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往往忽略非言语交际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维持甚至挽救交际顺利进行的作用则更不容忽视。基于我国对非语言行为研究的不完善现状,本文阐述了非语言行为的功能,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非语言行为研究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应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对文化意识的渗透,进而建立起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并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共同构成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策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化现象中的非语言交际的行为和手段,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随着社会语言学以及语用学的建立、兴起和发展 ,我国语言学界对语言的功能、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与文化的研究日益重视。学者们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语用规则、翻译、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等不同角度对交际与文化的关系作了探讨 ,展开多方位的研究。并从语言交际的实际出发 ,指出语言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以及文化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学者们发现 ,只懂些语言 ,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 ,而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行为。所以 ,跨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前语言学界普遍…  相似文献   

4.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副语言作为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人类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副语言的文化移入问题。  相似文献   

5.
程圆  林丹 《科教文汇》2009,(5):129-129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人际间的交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一是通过语言交际手段,二是通过非语言交际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多关注的是语言行为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却忽略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性,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时有同、出现,  相似文献   

6.
张丽梅  张晶 《内江科技》2007,28(12):74-75
正确理解对方的有声语言并不一定意味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身势语、体触语、面部表情等等。而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如身势语、体触语,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涵义。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几种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比较频繁的非言语行为,比较不同国家的异同,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汪文军 《科教文汇》2008,(22):254-254
问候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社会交际中重要的言语行为,它在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问候语语用功能和顾日国的礼貌准则为理论基础,探讨中英问候语中语言和文化差异,并提出符合对方文化准则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以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玉兰 《科教文汇》2008,(28):238-239
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多元文化并存、互动及融合的局面,跨文化交际时代到来已毋庸置疑,具备一定的中英民族跨文化交际知识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很重要。颜色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只有了解英汉文化知识,掌握两种语言的深层涵义的异同,才能进行有效得体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由于汉英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许多日常行为在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及语境中被正确使用,才能体现出它的交际价值。因此,英语教学应加强跨文化意识和交际模式的培养,相应的引入文化教学,使语言知识与语用规则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词语、句子、篇章三个层级论述了文化是如何制约跨文化语言交际的:某一文化通过对某一词语、句子、语篇赋予一个整个语言群体约定俗成的非自然联想意义,把它变成一种非理性的“形象概念”,带上了明显的该民族文化色彩,使它成为这一文化这一语言的这一个词语、句子、语篇,它们的这种非自然联想意义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不为另一文化所理解,制约交际。因此,文章最后提出,在语言教学中要加强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与语言交际互为补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人们并没有给予非言语交际以足够的重视,使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发生因非言语交际误解导致交际无法顺畅进行,因而影响交际质量的情况。本文从手势,面部表情,目视行为等几个方面分析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以期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是整个交际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也包括非语言交际的能力,我们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还应该把非语言交际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本文对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吴娟 《内江科技》2011,32(8):44-44
社会交际可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的方式和意义是不同的。通过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有助于人们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贲培娣 《科教文汇》2010,(22):148-149
高职教育特点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应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列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词汇的文化内涵、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非语言交际以及文化的偶合和融合现象这四个角度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周红华 《科教文汇》2014,(35):86-87
身体语言是人类生活中最丰富最富有奥妙的非言语行为,它能够传达出很多的文字信息和个人情感。随着全球文化的多样性,身体语言也传递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相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中传承着不同的意义.对身体语言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区别不同文化的人群.补充跨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晏淑梅 《今日科苑》2009,(22):202-202
英语教学比较强调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应该运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手段来组织教学,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让他们通过课堂实践习得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而思维的差异又造成了语言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文化造成的语言差异,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叶会云 《科教文汇》2011,(22):121-122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我们总是遇到很多沟通上的障碍,而这些障碍多数情况下是文化意识的欠缺所造成的,因为我们会不自觉地借助于母语的交际规则、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来表达思想。为了减少沟通上的障碍,为了使英语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把跨文化交际的背景知识与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吴菡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89-89,88
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将学习跨文化的交际,学习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语言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语言交际模式和各种习语是社会文化观念和交际习惯的体现。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文化导入应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李婷 《科教文汇》2008,(22):117-118
跨文化交际是时代发展的必须,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本文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原因及其必要性,最后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原则的论述.尝试性的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适应民族院校民族多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需要。而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不同课堂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目的语文化知识为目标,和以目的语为母语的群体范围交际行为为标准的单向文化教学的局限。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引导学生使用语言进行旨在培养语言使用能力的交际能力训练,建立相应的语境,在语境中传授文化知识、分析文化差异,让学生正确地把握语言的真正涵义,在交际时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为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