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手机媒介文化的内涵侧重于手机媒介在当代社会所引发的信息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是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大众媒介文化,也是一种视觉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文化的缺失现象越来越明显,对此,我们应当坚持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原则,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倡导媒介自律,提高大众媒介素养,以构建健康和谐的手机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文化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必然会对它所依托的物质社会产生影响。封建社会脱胎的孝文化,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在它的不断发展中,曾起过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在当代社会,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可以在当代社会发挥它应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是复杂和多元的,是内源性因素与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运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理论加以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世俗化、开放与自信的文化心态、后现代文化思潮、消费社会形成的消费文化、城市化与休闲生活方式,构成了其主要分析框架与研究视角.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之间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建立在文化自觉意识上的一种协商、融合、扬弃与再生.这既是事实,也是应有的文化态度.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实践生态文化融合所形成的网络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是人类社会远程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收获,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其的教学实践生态文化融合,出现了令人遗憾的媒体层次错位现象与超前发展现象。本文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远程教育与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教学实践生态文化融合的角色分化、哲学变革引发的,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的远程教育应当回归远程教育与信息传播技术教学融合的理性轨道,鼓励学习者采用"按需选择,优势共享;分层选择,互补使用;个性选择,错位发展"远程开放学习媒体选择策略,以便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教学媒体选择可能和学习方式选择可能。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的转型与动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乾明 《教育研究》2006,27(12):66-71
作文教学转型的动因是文化的变迁。当代作文教学的转型可以从价值取向、内容与命题三个维度来认识。作文素养是作文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只有在对话教学中才得以生成。只有当作文与作文讲评的真情实感是“有效”的,才有教学论意义。高考作文题型由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的变革,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话题作文自身的不足决定了它不是作文题型的终结。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具有自身的逻辑,它是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说,现代化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因,“分合”交替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形式,文化重建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而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目标.正确把握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逻辑,不断推动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对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媒体传播具有传承优秀文化、引导社会舆论、发展文化产业等重要功能。这些功能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媒体传播对吸引社会注意力和引导社会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所传播的信息和内容体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是促进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媒体传播引导民众、凝聚人心、传播文化,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以及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20,(3):16-23
基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属性,由妈祖文化仪式传播所建构的伦理教育场景出发,运用田野调查及通过社交媒体展开的田野观察等方式,结合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发现妈祖文化的仪式传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整合力量,让人们感受到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价值,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本土民俗事项的内部经验。地方高校应更好地认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妈祖文化一直在发挥的传播民智、稳定社会、联络人脉等认同作用,探究妈祖文化的当代转型,构建伦理教育"中国话语"的理论自觉,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推进地方高校伦理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学校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疏离、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负面影响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必要性.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一本质特性、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国际传播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到实现互联网传播。电视产品作为重要文化产品在传播国家声音、树立国家形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1年中宣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并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战略,福建各级广播电视媒体逐年加快“走出去”步伐,省级卫视、城市电视台、社会影视公司、高校都行动起来,对外传播形成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的立体格局,电视内容产品在境外尤其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备受人们关注。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福建各级媒体发挥侨乡优势,在国际舞台上主动出击,积极寻找提升中国话语权的主渠道,做有侨乡文化特色和品牌的广播电视内容产品。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每一次传播方式的更迭都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变革。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文化,引进另一种文化。尤其是电子传媒兴盛的今天,离开了传媒人们也许会难以想象生活该如何继续。传播媒介的技术革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风貌。我们通过人类传播的嬗变从美学的意义上对当今传播方式做一个理想化的选择,以把握当代审美传播的文化发展方向,达到人类审美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建构有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传统文化象征反映了性别文化作用于社会生活以及性别制度作用于时代文化的一些典型特征,它们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快餐文化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衍生品,在当代审美文化中是最具活力的文化形式之一.快餐文化借助现代媒体和商业手段逐渐取代精英文化的地位,致使审美文化的传统格局发生变化.快餐文化对单一的传统雅文化的创新新带来突破,它在催生新的文化制度的同时,也给人们和社会生活带来许多的负能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代消费社会的出现,大众消费及其引发的社会文化转型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研究最为重要与复杂的问题之一。当代大众传播与大众消费之间关系紧密,正是由于这一紧密关系促使大众消费成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进而促进了商品拜物教、幸福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等级等四个方面的当代文化观念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应置之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下,抓住其古典性文化特征,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梳理并发现中国古典文学与当时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宗教情绪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便全面真实地揭示中国古典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生存状态和发展规律。另外,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者、传播等方面,也具有与当代文学不同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6.
走向媒介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大众传媒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媒介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或新现实。在正面当下问题意识和借鉴西来学术的基础上 ,要把“媒介研究”提升为“文化研究” ,走向“媒介文化研究”。由此初步解析当下流行的“媒介文化”概念 ,探讨媒介文化作为新型生活方式的特点 ,追寻当代中国媒介文化研究和批判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17.
妈祖文化与传播活动密不可分,传播以文化为灵魂,文化因传播而存在。妈祖文化需要借助一定的传播手段才能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文化正能量。现代传播是妈祖文化走向大众的物质与技术载体,使妈祖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推动了妈祖文化思想的普及与提升。传播媒介的不断革新促进了妈祖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变迁,并且直接塑造了妈祖文化的生产方式。当然,传播对妈祖文化的代际传承也产生了影响。在现代传播环境下,传播形态的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在探索如何拓宽妈祖文化受众,特别是吸引年轻受众群体对于妈祖文化的关注,不妨多尝试。  相似文献   

18.
大众媒介的世俗化是在整个社会文化的世俗化过程中开始的,二者体现出相互交融的关系。因此,媒介与社会文化之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这种同一致性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大众媒介与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都由政治中心主义转向人文中心主义;二是大众媒介与社会文化在转型过程中不是平行发展的关系,而是融合互渗、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uctural constraints of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media literacy in the face of increased partisanship, tribalism, and distrust. In the midst of a renewed call for media literacy initiatives that respond to the increasing levels of distrust in both legacy and grassroots media, this paper argues that media literacy interventions must be re-imagined as intentionally civic. A new set of emerging norms of digital culture further put into question the relevance of long-standing approaches to media literacy pedagogy and practice. This essay puts forward a new set of constructs that position media literacy initiatives to ‘produce and reproduce the sense of being in the world with others toward common good’ (Gordon, E., and P. Mihailidis. 2016. “Introduction.” In Civic Media: Technology, Design, Practice, edited by E. Gordon and P. Mihailidis. Cambridge: MIT Press, 2). These constructs – agency, caring, critical consciousness, persistence, and emancipation – reframe media literacy as relevant to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technological realities of contemporary life.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全球化是发生在当今世界一个实实在在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它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社会各领域的全球化现象密切关联。经济全球化改变着国家教育体系的功能,也推动着市场经济原则在教育领域的泛滥;政治全球化将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语境扩展到了全球,并赋予了教育以更多普世的社会功能;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改变了个人生长发展的环境,也改变着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非制度化的生活教育的关系。很难对复杂多维的教育全球化现象作出或好或坏的简单评价,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积极应对挑战,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特色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保留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