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晓 《中国编辑》2024,(5):75-80
古籍既是传统文化实体,又记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随着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影像的兴起,影视与古籍两种原本少有交集的文化类型呈现合抱形态。古籍影像编辑既是对“物”的影像描摹,又是对“文”的多重演绎,更是对“人”的时代叙事。新媒体短片《穿越时空的古籍》以挖掘、演绎与传播等编辑方式,观照了当代国人的文化自信心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影像的创新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美著 《出版广角》2018,(10):17-19
岳麓书社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所出版的古籍图书和古典名著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在古籍图书出版过程中,岳麓书社重视地方文献的整理,积极开发古典名著普及读物,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以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吴焕姣  林建 《出版广角》2023,(15):21-26
近年来,古籍出版社在贯彻落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主业,抓住机遇开拓文博考古板块,抓住优质文博资源,做好顶层策划思路和框架,创新出版的内容、形式,探索多层次、多角度考古文博图书出版,塑造了考古文博品牌,开拓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构建了新时代传统文化出版的新格局。对古籍出版的新驱动和出版新实践进行探讨,展望古籍出版社文博考古图书的出版发展方向,有助于古籍出版推陈出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籍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宝贵遗产。针对影响古籍保存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建设古籍文献数据库,方便读者科学、便利地利用古籍文献,并以汕头市图书馆的实践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古籍数字化能够有效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建设“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首次写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这是解决古籍数字化现存问题的良好契机.应利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各类古籍收藏机构已有的古籍数字化成果,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为依托,统筹规划,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建设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6.
古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通过对古籍开发利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目前图书馆古籍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健全制度,落实资金保障;多措并举,开展古籍修复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人才梯队;开展深度整理,促进古籍挖掘利用;提升古籍宣传水平,扩大传播和影响力等对策,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图书馆》2015,(3):F0002-F0002
江苏,素称人文荟萃之地,古籍藏量丰富,藏书文化源远流长。翻开整个中国藏书史。江苏及其周边一带的藏书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藏书的半壁江山。在全国公共图书馆收藏的3000万册古籍中,江苏便占有350万册,入选前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211种,占全国总量的10.66%,名列全国前茅。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让珍贵典籍走进大众,并充分体现江苏珍贵古籍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古籍文献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现代公共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传统纸质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古籍保护工作质量。文章简要阐述了古籍保护体系的构建意义,结合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提出从制度层面、标准层面、平台层面和联盟建设层面搭建古籍保护体系策略,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赵建黎 《出版广角》2022,(12):11-15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就繁荣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提出了指导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古籍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古籍出版领域应紧紧扭住...  相似文献   

10.
李建廷 《出版广角》2022,(12):26-30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出版业建立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机制,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成果丰硕。在新时代背景下,出版业应在原有古籍工作体制的基础上,在项目立项、编辑出版等方面继续完善,不断提高古籍整理出版的质量,使古籍整理出版真正地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1.
1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华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和积累了独具魅力和神韵的优秀文化,古籍就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它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少数民族古籍就是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经济、文字、艺术、医学、法律、哲学、农技、宗教、历法、军事、政治。流传形式主要有:碑铭、拓片、文书、档案、方志、谱牒、民俗、乡规民约和口耳相传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12.
彝文古籍文献是彝族人民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是一种人类艺术的记忆符号和文化记忆象征。彝文古籍文献具有彝族人民特有的文化艺术特征和民族传统文化意蕴,蕴含着鲜明的神圣与世俗双重属性之民俗文化特征。古籍文献是一种传承与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记忆符号,其书面古籍文献具有书面文献文化记忆功能,口碑古籍文献具有活态传承与传播彝族文化的记忆功能。研究彝文古籍文献的文化记忆,对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以彝文古籍文献文本内容为案例,探讨彝文古籍文献的婚姻文化、丧葬文化、毕摩文化、祖灵崇拜文化等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3.
论古籍善本数据库在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图书馆解决保管和利用古籍善本的矛盾,为中外学者研究利用古籍善本提供有效的服务,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重点资源库和样板工程,及在全球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论证了古籍善本数据库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马美著 《出版广角》2022,(10):11-14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融合发展成为图书出版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党和国家对古籍整理和普及非常重视,强调做好古籍整理的重要性。古籍普及需要借助融合发展,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充分发挥古籍文献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丰富的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开展古籍普查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古籍文献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创造性转化”要求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创新性发展”要求塑造传统文化新形态。文章介绍了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内涵及基本要求,指出要实现馆藏古籍文献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必须遵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同时按计划、分步骤落实各项工作,提出图书馆应通过文创产品开发、专题文献展览、跨界力量协同等路径提升“两创”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7.
2008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标志着在新世纪由我国政府组织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正式拉开。云南省图书馆有40种珍贵的古籍文献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将对提升云南省图书馆在全国图书馆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娄育 《出版广角》2015,(16):16-17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我国古籍出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古籍出版题材相对狭窄、读者人数减少、古籍图书功能单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古籍图书的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新技术的发展,为古籍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古籍出版者首先要坚定古籍出版大发展的信念,带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积极进行古籍出版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古籍出版形态和阅读形式的多元化,努力提高古籍图书市场的竞争力,为繁荣我国传统文化市场,培养有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公民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阳 《出版广角》2022,(10):25-29
古籍是中华民族之魂、文化之根,既是先贤哲人的智慧凝结,也是传统思想的精华典藏,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介质载体。古籍汇聚了华夏儿女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共鸣,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奏响了古籍工作的时代最强音,贯彻落实,重在行动,提升古籍的文化生命力、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基本完成,“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项目将转入协会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工作。本文回顾“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项目流程,剖析活动典型案例,探讨引入社会力量助力古籍保护工作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