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年级"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融入和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本文通过对七年级"部编本"综合性学习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析,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拓展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加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作为典型语文课程资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进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目标,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结,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优质课程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选编了传统节日、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历史和民俗等方面的内容,是促进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应以大单元为教学视角,通过确定学习内容、明晰素养目标、设计真实情境任务及注重学习评价等途径来实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部编版语文教材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大概念,挖掘部编版语文教材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并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基于学科整合观开展中学地理模块化教学,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彭新春 《甘肃教育》2024,(2):101-1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文化自信放在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位置。基于此,文章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联系,通过探究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收集资料、搭建平台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了解、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从而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6.
统编语文教材对小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数量大幅增加,且开始时间提前。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编排有文言文。文言文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乐学、易学,在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在三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推门、方法铺路,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并通过适当拓展,让学生轻松、有趣地踏上文言文学习之旅。  相似文献   

7.
在育人方式变革背景下,语文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整合的学习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能够为其提供文化给养,具有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效果,在彰显人文价值、建构文化情境与丰富语言实践方面均起到功能性作用。研究认为,应“类书式”整合学科资源的人文价值,扩大文学作品的跨学科注疏解读,寻找指向语言实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实践的意义,从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阐述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开展汉字运用、诗词品鉴、课文解读、自主实践等教学活动,增强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感悟,提高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吴琼 《广西教育》2023,(4):98-101
本文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背景,建议教师从教材的编排特点、文化渗透原则出发,以传授语言文化为根基,通过链接经验、发现奥秘、记诵积累、实践体验等,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0.
语文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文化修养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语文的学习不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而是在愉悦学习中获取语文的基本知识,锻炼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从而获得精神的释放和享受.对语文的学习可以从"知境"、"会境"、"愉境"三个层面进行,在学习中体验到精神的愉悦.  相似文献   

11.
麦婵 《广西教育》2023,(17):32-35+39
本文基于中职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状的分析,提出立足课堂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活动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线上线下结合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提升中职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并就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提出具体的教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曾丽韩 《教师》2021,(17):31-32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文章以《蜜蜂》一课为例,剖析了阅读教学现状中的浅阅读现象,思考了促进深度学习的方法,从而提出了三个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搭建思维支架,展开学习过程""设计精当问题,拓展思辨深度""紧扣言...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育学生的道德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当前语文学习的种种不良现状,提出以主问题激活学生思维、主活动展开语文实践、主题阅读丰富语文内容的"三主"阅读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润泽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做了探索和实践:以中职语文课程为载体,开发课本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依托,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合理使用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为抓手,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数学课程,对于帮助学生启迪思维、拓展知识、增强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文章尝试以婺州窑中的数学美为教学素材的挖掘点,通过项目学习设计,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审美力量,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文伟 《英语学习》2023,(8):37-41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具有深远意义。在英语课程中引导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项目式学习是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阅读、开展文化回应性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项目式主题阅读大幅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学习语言、理解文化,还在实践探究中构建意义、认同文化,在行为外化中表达文化、传承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由知到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8.
教学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进行创意学习的尝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开展创意阅读,细品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打造创意课堂,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演绎;进行创意拓展,定位传统文化的当代坐标。  相似文献   

19.
施怡 《文教资料》2009,(18):251-253
本文分析了定势思维在学习中的三种表现形式,即思维定势、权威定势和从众定势,以及这三种定势思维在语文学习中的弊端,提出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条件,来弱化语文学习中的定势思维,解放学生的思维束缚,激发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确立以"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从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及学习结果三个方面来关注基于学情的语文课堂重构。分别论述了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经验的起点分析,教学技巧和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和作业设计紧扣目标和差异作业满足学生学习内在需求等内容。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语文课堂,达到精准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