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宋政和年间,辽朝分崩离析,宋徽宗君臣看到这一契机,积极与金海上结盟,希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因北宋政治腐败及外交的失误,宋金结盟反而给徽宗君臣带来了亡国辱身的无尽悔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人物画是最早成熟的画科,它发展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状态。但是人物画的发展并没能持久,北宋后期,随着文人画对画坛的占领,人物画开始渐趋衰落,元以后的人物画便跌入低谷。造成人物画衰落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宋元文人画兴起后文人画家的出世态度和创作主张。文人画家消极逐世、脱离生活和轻视造型、“游戏三昧”的创作态度,直接影响了人物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卫萍 《美育学刊》2013,(1):97-107
"墨竹"创作的传统由来已久,直到北宋时经过文同之手,"墨竹"才作为一种经典绘画样式确立下来,成为后世画家模仿的典范。文同在对画竹技法进行探索的同时,将"君子"人格注入到墨竹的创作之中,"画"出了士大夫眼中理想的竹子。"墨竹"由此成为士大夫绘画创作的经典题材。文同墨竹创作逐渐成熟并扩大影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墨竹"绘画样式在北宋画坛经典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政和、宣和年间,辽朝的衰落,激起了宋徽宗君臣收复燕霎失地的渴望。但对本国军力的不自信和侥幸投机心理,使徽宗君臣将收复失地的愿望寄托到新崛起的金朝身上,其国策也从单独出兵转向了联金灭辽。促成联金灭辽这一行动的,正是宋徽宗本人。  相似文献   

5.
诗画同体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一大特点。明中叶,文人文化的泛化与世俗文化的兴盛同步,使得这一时期的诗画同体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唐寅诗、书、画兼善,绘画作品多有题诗,具备“诗画一律”的自觉。分析“女几山图”的诗画关系,可以发现唐寅绘画创作过程中借助诗画互补以完成画面构建,同时通过诗意物象和诗意人物的选取与运用丰富画面形象。在传播学视域下,作为传播者的唐寅虽具文人画家素养却以鬻文卖画为生,故其绘画实践又带有职业性,诗画同体有助于其画作的传播与接受,诗画关系在接受过程中因观者全身心的参与而达至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自古就有宫廷画院的院体画、民间的画工画和文人士大夫画之分.几千年阴阳五行学说,儒、释、道的哲学思想和源远流长的文学积淀.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社会的交替.历代许多古今美术的相互渗透.为中国画的审美与表现奠定了极高的学术欣赏、审美内涵及存在形态.并确立了在世界绘画中无法比拟、无可取代的崇高艺术地位,自古以来一直处在世界优秀艺术之颠.成为永不凋谢的奇葩.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黄河的频繁泛溢、多次改道,客观上造就了黄河退滩地的显著增加,这也是该时期黄河水患严重加剧所导致的一种直接结果和反映.伴随着民众对黄河退滩地开垦力度的增强,宋廷也逐步加强了对黄河退滩地的租税征收和管控,并将其运用到种植芟草、充实边地军储、安抚灾民、招集流民复业等诸多领域.北宋时期黄河退滩地的发展,在经历了神宗朝的高涨后至哲宗朝已渐趋衰落,到徽宗朝则更是规模锐减,完全沦为统治集团盘剥民众的手段.黄河退滩地的这种演变与北宋王朝的由盛转衰基本同步,不失为管窥北宋社会变迁的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8.
亭台楼记至北宋而达到全盛,不但数量巨大,而且涌现出了众多名家名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北宋文人关心政治,热爱生活,他们能从高远宏阔的角度来观察自然,体察人生,给北宋亭台楼记注入了高远旷达之气。而且他们在文章的构思、语言的提炼和意境的营造方面也颇具匠心,将北宋亭台楼记的创作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相似文献   

9.
关中学者自张载开始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团体,团体内部成员之间除学术间的往来外,还有政治、姻亲等方面的复杂关系.范育与李复同属关中学者,由两人的姻亲关系阐明范育在李复求学和从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说明北宋后期关学的传承并非张载一人,并揭示北宋后期关中地区文人群体内部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关学思想的传播脉络.  相似文献   

10.
《铁围山丛谈》是宋代蔡(?)撰写的一部笔记杂录集.蔡(?),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别号无为子,兴化仙游人,官至徽猷阁侍制,是宋代大奸臣蔡京最小的儿子.对于蔡(?)其人,无论正统史书还是稗官野吏都非多誉少.他助父为奸,恶迹昭彰,最终被流放到白州(今广西博白),并死在那里.尽管蔡(?)其人不足称道,但他身居显要,出入宫禁,洞悉宫廷及统治机构内幕,因此,他在流放白州期间撰写的《铁围山丛谈》,却是一部颇有史料价值的笔记集.《丛谈》内容丰富,涉猎范围很广,记载了自宋太祖建隆年间到南宋高宗绍兴年间约二百年的朝野轶闻琐事,尤其是朝廷掌故,对研究北宋历史及封建文化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铁围山丛谈》的史料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丛谈》对于解决历史上某些疑难问题和了解某些事物的来龙去脉,有解疑发微的作用.这一点,早就为史家学者们所注重.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41的子部小说家类里说:“陈师道《后山诗话》称苏轼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诸家引为故实,而不知雷为何人.观此书,乃知为雷中庆,宣和中以善舞隶教坊.《三经新义》,宋人皆称王安石,观此书,乃知谁《周礼》为安石亲笔,《诗》《书》二经实出王雱.又徽宗绘事,世称绝艺,观此书,乃知皆画院供奉代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延熙在上板速度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在蹬伸技术上存在不足,造成第二跳距离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希望能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异常迅速的发展,使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任何大学靠增加知识量的办法已很难使学生能够跟踪未来科学的发展,所以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任何一个人学习的进步,事业有成及超人的天资,最终取决于内因自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双兵器从最初的双手持握不同兵器到同种兵器、从战阵所用到武术器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为了理清双兵器形制演变对技法特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双兵武艺的技法特征是随着兵器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尚力到尚技,一步一步朝着轻快便捷的方向演进的。  相似文献   

14.
Let K be a finitely generated field extension of an algebraically closed field k and C : f(x) = ayn be a curve over K, where char(k) - n, f(x) 2 k[x]. When n > 4, a 62 Kn and f has at least three simple zeros, the curve C is not defined over k.  相似文献   

15.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症状检核表(SCL-90)对321名被试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和敌意因子得分较高,20%-30%的被试得分在中等痛苦水平以上,不同年级的被试所表现的症状不同,总体情况优于其它专业大学生。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枞阳县东部地区方言零声母包括普通话里的部分零声母、r声母和个别l声母;方言声母是普通话的部分零声母;声母 n、l在方言里有混淆不分的现象,但有些音节则区分得很清楚.本文主要就方言声母、、n和l与普通话相对应的声母进行比较,阐明方音辨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武术拳种的理论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拳种的产生使中国武术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从本质上摆脱了原始的攻防格斗技能和军事武艺,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技术的文化形态。武术拳种的产生与成熟的攻防格斗技术、独特的攻防格斗理论和优秀的创拳关键人物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它是指以独特的拳理为依据,以拳械的技击方法为内容,以功、套、用的多元集合为表现形式,具有清晰传承关系的武术门类。它强调了武术格斗技术体用兼备的技术特征,是武术的本体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只有科学、合理地调整和完善高职教师的学历、知识、能力结构,构建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努力提升高职师资整体素质和激发高职师资内在潜能,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根据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体育院(系)开设体育营销专业,培养适应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体育营销专业人才,既能满足体育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体育院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以《尚书》与《诗经》文体分类的生成过程为例考察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一种生成方式 ,即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原初形态无疑是以不同的“言说”方式作为分类标准的 ;当一种“言说”方式被人们约定俗成地确认为某一“类名”以后 ,与这种“言说”方式相对应的文辞方式就形成具有特定文体形态特征的文本方式 ;于是人们将文本方式相类似的篇章类聚到共同的“类名”之中 ,“以类相从”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文体 ,从而形成一定的文体序列。经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 ,文体分类的社会性特征深深地蕴藏于文体的文本方式之中 ,并由文体独特的行为方式及其社会功能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