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利 《中国记者》2018,(3):88-90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快速发展,在推进政务公开、引导网络舆论、加强政民互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作为政务传播的新尝试、新应用,在传播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当前政务新媒体发展面临的多重传播困境,并从角色定位、内容建设、参与互动、队伍建设四方面提出做好政务传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5G、人工智能、VR、AR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打开了“数字交往”之门,让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社会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样态发生重大变化。智能传播时代,坚守“以人为本”原则,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交往互动良好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P2P技术的应用和网络媒体的发展,我国P2P流媒体技术的网络电视逐步发展起来,走向成熟。与传统电视相比,网络电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互动性、个性化与服务性等几个方面,它的便捷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了受众至上的理念,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技术障碍、内容资源匮乏、版权问题、运营模式尚未成熟等等。本文从分析网络电视在发展中体现的优势及面临的传播壁垒入手,从内容监管、技术创新、数字化记者培养等多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新闻内容生产与分发的业务流程,但同时对新闻真实性、专业权威性、导向正确性、情感贴近性等要素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了作为媒体生存与发展根本的媒介公信力.本文认为,在智能传播时代,媒体在有效利用技术的同时,应正视技术的挑战,通过算法设计的把关、智能求证与核实平台的搭建、对内容品质的强调、...  相似文献   

7.
苏宏元  王月琳 《中国编辑》2022,(12):21-25+31
5G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引领智能传播时代到来,催生了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促使舆论生态发生深刻改变,同时带来了治理的风险和挑战。舆论主体的界限被消解,构成更为多元复杂;舆论本体的碎片化、情绪化趋向加剧,内容愈发真假难辨。舆论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及多重偏差加剧舆论极化,增加了舆论共识形成的难度。由此,应构建新型“道德算法”,加强舆论的有效监管,推进舆论动态化引导,不断提升公众智能媒介素养,实现舆论共识的理性回归和重构。  相似文献   

8.
在智能传播中,算法偏见所产生的影响已逐渐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而其溯源问题在问题导向和技术的逆向检视逻辑之下却难以深入。本文在建构算法新闻主体的基础上,以算法技术、人类和社会力量三个要素为逻辑起点,试图以结构化的视角锚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算法技术的局限、人类主体性对算法的主导和社会力量与算法技术的共谋,探寻算法偏见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李宇 《声屏世界》2017,(3):66-68
为了适应新兴媒介环境,传统电视台需要积极进行变革经营方式,采用新的经营策略.首先要发展独家节目资源,尤其要获取体育和娱乐节目的独家版权,并据此形成压倒性竞争优势.其次要借助新兴媒介技术和平台深度整合线上线下内容资源,构建门户入口,与观众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对于那些拥有大量节目资源的知名电视台应积极探索直销模式,即采取付费收看方式直接面向观众提供服务,而不是通过传统付费电视运营商或网络视频集成商的平台为观众提供付费收视服务.总之,传统电视时代已经过去,但传统电视在新兴媒介环境中依然拥有强大的活力与竞争力,通过融合发展和创新经营,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信息开放、摩尔定律、社交媒体、数据挖掘技术把我们带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具有量度、频度、速度、维度和温度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并致力于为决策服务。大数据也给传媒业和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更为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传媒业必须从信息稀缺时代的大众传播、信息丰裕时代的互联网传播,快速转变为信息过载时代下的智能传播。而要实现智能传播,关键在于打造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智能匹配平台,在不断优化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和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匹配。智能传播具有潜力巨大的混合型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信息服务收费、广告、电子商务、舆情增值服务收入和网络行政服务等。  相似文献   

11.
在智能传播中,以算法为技术支持的个性化推荐实现了信息的精准投送,提升了人们信息处理的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以信息个体化为主要特征的"过滤气泡"现象,对青年用户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需进一步采取积极调适媒介传播平台的价值导向,增强智能算法程序运行的透明度,探索建立信息的组合或反向推送机制,以及提升青年用户的信息获取素养等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既面临新机遇,也要迎接新挑战。本文从强化把关意识、转变工作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等角度,探讨电视新闻编辑如何积极应对媒介环境的变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行业生态和产业布局。在智能技术的影响下,城市轨道交通广告的技术形态、发布方式和交互方式上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利用智能技术打造轨道交通广告的场景优势,发挥轨道交通广告形态融合的特点,必将迎来轨道交通广告产业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中外文版本、世界图书馆馆藏量、期刊学术提及率和海外读者接受度四个维度,考察《青春之歌》自1958年至2015年57年的海外传播历程,从而探索中国文学获得世界影响力的途径、轨迹。  相似文献   

15.
王思晴  周丽 《新闻知识》2021,(11):28-31
防疫健康码是大数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应急应用,它的出现具有偶然性.本文主要探讨智能传播背景下,健康码的应用中新闻生产传播主体性的缺失和新闻伦理判断标准失衡的问题,并从这两个问题出发进行探讨,认为智能传播时代"人机耦合"将成为新闻生产传播新图式,应以多项式模型助力破解新闻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从2020年中英文学术期刊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论文提炼出的五大前沿主题进行综述,包括:算法与信息个人化、作为传播者的智能实体、算法中介化社会、算法的时间性和算法伦理。总体来看,2020年的智能传播研究除了对前几年核心议题持续深化之外,还显示了两个新态势:其一,目前的研究不再聚焦于作为新生事物的算法本身,转而关注算法与既有社会结构的互动及对社会的中介作用;其二,哲学思辨性研究大量涌现,从媒介哲学层面对算法的技术原理和社会意义进行深入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焦宝 《当代传播》2022,(3):40-42+55
当下的智能传播时代是一个人即媒介的时代。人即媒介从根源上说,是智能传播时代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中出现的两种智能,即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在两种智能的加持下,整个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互动合作,催生出参与智能传播的三种存在:真实人、虚拟人和人工人。这三种人共同促成了人即媒介的出现。人即媒介,意味着智能传播时代的伦理规范必须是人的伦理规范,唯有推动智能向善,才能实现人类信息传播的良善秩序,从而促成智能传播环境的良善之治。  相似文献   

18.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催生出机器化生产、程序化投放、自动化匹配的智能广告产业。伴随广告产业不断升级的是高校广告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目标方面的滞后与脱节。从产业创新与产业需求的结果导向出发,高校广告教育应以智能技术为核心,重组知识体系、串联学习能力、精细培养目标。作为应用型学科的典型代表,广告教育必须始终与广告实践相结合,才能持续为产业创新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对智能化的考察,提出我国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在智能时代要突出"四个加强",即加强新媒体技术教育、加强社科人文素养教育、加强新闻实务与技能训练、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算法歧视可以分为设计者偏见型、数据瑕疵型、技术缺陷型以及经济利益驱动型四类。由于成因不同,治理路径也相应存在差异,主要有三条治理路径:一是伦理治理,强调遵循"算法透明原则"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二是技术治理,积极开发各种在不降低预测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减少人工智能偏见的工具;三是法律治理,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