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这一直是邓小平关注与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邓小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思想。现代化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2.
民生思想是以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生计为理想追求的一种政治主张,或者说是以此为基础的一种大众情怀。东西方贤哲对此有不同的阐释,在西方先哲那里表现为“人本主义”思想,而在东方的圣贤那里则表现为民本主义思想。文章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角度,探讨民生思想是如何采取“中国式的现代化”方式,由理想走向现实,从而切实融人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并为普通民众所知、所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懈追求。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直接领导者,为新中国规划设计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四个现代化。这个战略目标的形成,经历了1/5世纪还多的时间,曾有过从工业化到建设现代化工业国、从完整的工业体系到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从四化概念的提出到完整表述等几个阶段和几种提法,并逐步趋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周恩来对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科学内涵,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在主体、目标、动力、内外关系上的创造性思维等三个方面探讨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论证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是对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科学解答,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并推动着人格现代化,人格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又有着重要的保障和制约作用,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人格理想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理论难题,创造性地将“四有”新人人格模式建立在市场经济与人格现代化互动统一的基础之上。同时,“四有”新人思想的产生是邓小平对中华民族人格传统,尤其是“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时期人格理想继承和转换的结果。“四有”新人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结构,它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格的新模式,找到了通向社会主义人格现代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社会艰难的现代化进程培养和铸就了邓小平的现代化变革意识以及对现代化的坚定信念和追求;建国后至1978年的近30年中,邓小平作为党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经历了探索的曲折与坎坷,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考与认识以及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思想更趋成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毅然决然地把握历史机遇,领导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大变革,成功地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发挥了继往开来的划时代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阐发了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设定了中国制度现代化目标,指出了中国制度现代化的道路。这一思想强调“破”与“立”的结合,注重批判与融合的统一,把人的因素置于突出地位,从而使自身具有独特的理论品位和特性。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自由人联合体”中人的存在状态的生动描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价值旨归。“现实的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人的全面发展应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共同体中实现。但受资本裹挟的西方现代化的模式下,人的主体特征消弭,精神提升缓慢,生存空间恶化,整体发展破灭。中国式现代化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奠定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中激活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酵素,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创设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场域,在走和平发展道路中构建人的全面发展的交往关系,在现实性和理想性的交汇中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和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他们两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探索,不仅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和社会主义现代理论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毛泽东与邓小平两位伟人对现代化建设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邓小平推进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些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九大以来,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既是客观要求,也是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四个正确认识",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着力点和着眼点。切实加强大学生对"四个正确认识"的理解和践行,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对毛泽东现代化理论的继承与超越,也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吸收与借鉴。在批判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缺陷、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合理性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必然指导着我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为切入点,从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物质基础以及实现机制进行理论阐释。同时结合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案例,分析打造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价值意蕴及探索路径,从而深刻理解和把握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极大丰富了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完整理论体系以及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广大党员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发挥了模范作用。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胜利发展,促进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成熟。事实说明,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的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18.
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离开人的现代化,要实现所有的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了。而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现代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增强现代人的主体性意识和促使人的本质得到确证,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的人权观,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提高现代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加速人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感性意识“作为邓小平现代化思维中的一个最为根本的特征和本质体现,具有其特定的理论内涵,它深深植根于具体的、实际的感性实践活动,是对活生生感性实践活动或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种主观映象和心理感知,它不仅本身就内蕴着理性的精神,而且它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理性选择“,同时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趋势所作的“理性回应“,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一种内蕴着“理性选择“的“感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以张謇于民国初年,面对山河破碎的重重困境,不怕内外反动势力的阻挠,在上海进行吴淞开埠,创建“商港合一”的东方大都市的尝试,以达到他“扼吴淞口之咽喉,出入商业操吾华人之手,成为东方绝大市场,挽回主权”目的之探索,对今日落实国家决策,创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开放开发,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之启发、借鉴与奠基式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