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讨论式教学”,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作文教学中正是力求实现这些目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收获,我称之为“轻松作文‘三步曲’”。第一步曲:说我想说“说”即“口头语言”。口头语言的训练程度关系到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否收集到真实丰富的写作材料,是否对书面语言的组织做了充分的准备,关系到一节作文指导课的成功与否。因为“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要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必须搭好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这座桥梁,即想让学生“下笔成文”,首先得“出口成章”。通过口头语言训练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些感受使写作材料更丰富,使他们的内心体验更真  相似文献   

2.
刘平 《考试周刊》2010,(22):63-6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还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  相似文献   

3.
2002年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评分标准将去年的“生动形象”修改为“丰富”,具体要求有三点: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如何使我们的作文“丰富”起来,获得发展等级的高分呢?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几点措施,供大家参考。首先说说“材料丰富”。就议论文来看,材料丰富  相似文献   

4.
新的考试说明将原来发展等级中的“生动形象”改为“丰富”,具体要求是:“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1.材料丰富高考作文一般只有800字左右,所以,“材料丰富”,并不意味着堆砌材料,在议论性文体中,主要表现为论据的典型和论证方法的多样,在记叙性文体中主要表现为材料内涵的深厚和表达方式的灵活。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材料丰富”是《高考考试大纲》对高考语文作文发展等级的一项明确要求,就议论文来说,“材料丰富”的具体要求就是论据充分,理论论证、事实论证、数字资料等确切有力。“材料丰富”更是丰富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在高考作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考试说明》对材料的要求在基础等级里规定为“内容充实”,在发展等级里规定为“丰富”,且细化为“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写记叙文,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描写突出:写议论文,论据丰富而典型。“论据充实”是指写作议论文,  相似文献   

7.
考测点导航“丰富”是“发展等级”的第二项要求。《考试说明》对“丰富”的解释是:“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丰富,是文章感染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文体对丰富有着不同的标准与要求,“材料丰富”,指议论类文章要求论据充足,旁征博引;说明类文章要求资料丰富;  相似文献   

8.
乔新 《江苏教育》2022,(65):37-40
检验文本特质是否被学生内化的重要标尺,就是看学生是否形成语言经验。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语用过程中进行多种心智活动:在类推、创生中丰富思想性经验;在体悟、提炼中丰富规则性经验;在判断、推导中丰富逻辑性经验;在模仿、迁移中丰富技巧性经验;在移情、共情中丰富情感性经验;在行文、润饰中丰富审美性经验。学生只有将“言“”思“”意“”象”结合起来,才能在“言语经历”中不断地形成、积淀“语言经验”。  相似文献   

9.
【考点阐释】 关于高考作文“材料丰富”,《考试大纲》有四点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中“材料丰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6,(Z2)
“丰富”即“內容丰富”,这是高考作文在基础等级“內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要求,它的重点是表达,具体包括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三个方面。材料丰富主要侧重议论性、说明性文章而言;形象丰满侧重对记述性文章而说;而意境深远主要针对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一、材料  相似文献   

11.
甲练前导引一、考测点解读“丰富”是“发展等级”的第二项要求。《考试说明》对“丰富”的解释是:“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丰富,是文章感染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文体对丰富有着不同的标准与要求,“材料丰富”,指议论类文章要求论据充足,旁征博引;说明类文章要求资料丰富;记叙、抒情类文章则要求联想丰富,内容具体详实等等。“形象丰满”,指文章中的景、物、人、事等艺术形象生动饱满,富有个性特征和感人的魅力。“意境深远”主要指文学创作中的景  相似文献   

12.
黄巧明 《现代语文》2007,(8):118-119
作为高考作文评分重要标准之一的“内容充实”,主要是指材料丰富、充足,典型精当。如果将文章的中心谓之“灵魂”,那么以丰富的材料构成的文章内容则是“血肉”。  相似文献   

13.
李仰臣 《辅导员》2009,(22):27-28
【考点解读】在《考试大纲》中,“丰富”被细化为四点: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是指作文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血肉丰满。“论据充实”是指在确立了富有新意的正确观点后,还要选用真实、典型、新鲜的论据来证明。这些在行文中的理论引证、类比事例、数字资料等要充分有力。  相似文献   

14.
黄竞瑜 《考试周刊》2012,(90):191-191
在幼儿因数学教育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材料探索与操作的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在数学活动中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创造条件。在层次性上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功能、层次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刘任书 《中学文科》2008,(6):163-164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作文来说,这“米”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无法写文章。报告文学作家鲁光说过:“写文章不能没有材料。即使对于天才来说。闭门造车.冥思苦想,也是无济于事的。”可见,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有丰富的材料积累呢?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生活特征,积累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相似文献   

16.
高艳芳 《新疆教育》2012,(23):120-120
有的人作文,提起笔,便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就是材料储备十分充足,曾在积累上下过一番工夫。与此相反,有的人作文,提起笔来,便无话可说,即便搜肠刮肚仍无济于事,原因很简单,就是缺乏材料储备。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在作文中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作不成文,而材料的获得就要靠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谈的就是积累。蚕吐丝要吃大量的桑叶,学生要写好文章必须积累丰富的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是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出上乘佳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作文来说,这“米”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无法写文章。报告文学作家鲁光说过:“写文章不能没有材料。即使对于天才来说。闭门造车.冥思苦想,也是无济于事的。”可见,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有丰富的材料积累呢?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生活特征,积累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相似文献   

18.
冬晴 《中国德育》2010,(10):29-29
在美国新政府修改“不让一个孩子落下”(简称NCLB)立法之前,政策制定者有必要弄清楚带有“NCLB”标签的公式是否足以区分高质量的学校和低质量的学校。这项研究以美国威斯康星州东南部的密尔沃基市的学区(MPS)为研究对象,运用了丰富的描述性的材料,对上述问题加以验证。该研究运用了衡量学校质量的各种指标、  相似文献   

19.
[考纲解读]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单纯的记叙只能勾勒大树的枝干;在记叙的基础上加入生动的描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棵大树才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从2006年高考作文情况看,“丰富”依然是大部分考生难以跨越的一道“门槛”。《考试大纲》“发展等级”在“丰富”这一评分标准下,有三个评分点: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是指在作文中大量运用能够有力表现和说明中心的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训练中,“积累”的指导尤为重要。“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何来?“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如何扩大和丰富? 第一,生活积累。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如果每一次作文前,都需要组织活动,从活动中获取作文内容,这于小学生作文训练并无多大益处。作文材料的来源,既要注意“丰富生活”,更要注意指导让学生发现并通过记忆记载自己平常“丰富的生活”,才能真正解决文源问题,同时培养“积累”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