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庐隐在中国现代文坛上,被视为是一位独树一帜的“感伤派女作家”,庐隐创作的这种感伤气息、悲观色彩固然与其所生存的悲剧的时代息息相关,但同时又与其所受到的基督教文化的以及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史上,庐隐是一位有着非常鲜明个性特征的女作家,她与同时代的冰心是并驾齐驱的。″悲哀″是其小说的突显主题和主要氛围。在这种悲哀中,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一直没有放弃对于爱情的追求,她以自身的成长经历和认识,给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安排和设计一段段爱情,让他们为爱狂,为爱痴,为爱愁,为爱忧。本文从一段段爱情故事入手,分析庐隐女士所认同和追求的爱情观及其内涵,探询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儿童成长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感受、领悟到爱的无私、深沉、博大。在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中,讲述了主人公经历的苦难、悲伤、死亡与成长,让我们感受到爱,给我们慰籍、温暖和力量。本文从爱是母性的怜悯、爱是儿童的纯真、爱是理解和接纳三个方面来阐述小说中带给人的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爱,多种多样。有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爱"的表达方式、表现程度有不尽相同。爱国爱民,这是大爱;爱生爱子,这是小爱。所谓大爱无私,小爱不断。"雪中送炭"让人感激涕零;"滴水之恩"让人涌泉相报"公平公正"让人终生难忘。因此,"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老师的无私,感受到集体的和谐。这,也是一种爱。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第一次高潮——“五四”时期,作为文学研究会的第一个女性会员,庐隐的创作无疑具有拓荒的价值。然而早期部分评论家认为她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是半新半旧的温柔的闺秀”或“小资产阶级的纯粹旧式的女性”,“脱不了旧文学的色彩,而她本人则是一个“悲观到自暴自弃的地步”的“脆弱女性”。瑚悲哀是庐隐一些重要作品的主旋律,但正如茅盾所说“庐隐与‘五四’”运动,有‘血统’关系。  相似文献   

6.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你的教育是真正的关心他、爱护他,那你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在全国轰轰烈烈大搞新课改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在考虑着怎样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心理学:人类行为》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50位成功父母养育子女的经验,很有借鉴的价值,在这里作一简要介绍。一、让孩子感受到爱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有价值的礼物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爱他。  相似文献   

8.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你的教育是真正的关心他、爱护他,那你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在全国轰轰烈烈大搞新课改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在考虑着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一堂课备好,怎么让学生把这堂课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吸收,怎么把这堂课讲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喜欢听,怎么把自己的知识真切地传达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学生不等于会爱学生,对学生的爱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就难以充分发挥爱的教育作用。可见,教育没有爱不行,教育仅有爱不够,教育还须有爱的艺术。就实践层面而言,爱的艺术是爱的具体化的艺术,教育之爱的艺术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的艺术。教育的秘诀就是通过对学生具体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等言行和神情,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  相似文献   

10.
庐隐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文坛上颇有才华的女作家,但由于自身和社会诸多原因,她未能走出其悲观的人生。本文论述了庐隐从新女性的热情到热情的滑落,从女性心灵的渴求到理想的幻灭,由此看出社会裂变过程中女性心理的多层意识的冲撞与拼博,渴望与幻灭,深刻地剖析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心理和悲剧原因。  相似文献   

11.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这是我担任班主任一年多来的深切感受.要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不仅要有专业的职业素养,还必须让我们的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班主任是真正的关心他们,爱  相似文献   

12.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这是我担任班主任一年多来的深切感受.要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不仅要有专业的职业素养,还必须让我们的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班主任是真正的关心他们,  相似文献   

13.
庐隐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文坛上颇有才华的女作家,但由于自身和社会诸多原因,她未能走出其悲观的人生。本文论述了庐隐从新女性的热情到热情的滑落,从女性心灵的渴求到理想的幻灭,由此看出社会裂变过程中女性心理的多层意识的冲撞与拼博,渴望与幻灭,深刻地剖析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心理和悲剧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一颗心敲打一颗心,让我们感受到童心的善良;一颗心诘问一颗心,让我们深知人性的高洁。什么是善良,那就是爱一个人就如爱我们的父亲,爱一个人就如爱自己的儿女……  相似文献   

15.
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延续不断的包含智慧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既能宽容学生的过错,又对学生严格,让学生在所做的一切事情中,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的真诚。  相似文献   

16.
刘钟妍 《考试周刊》2011,(62):230-231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用爱来感化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目前,职业中专的学生成绩较差,缺乏上进心,难于管理,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并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呢?这是每位班主任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我接的一个新中班里,我和小爽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教师的爱不应该只有一种方式,而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给予他的爱是一种独有的爱!  相似文献   

18.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行为和方法都要以"爱"为依托,以"情"为先锋,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爱他们的,教师可以是他们心灵的依靠,即使是批评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情和深深的爱。  相似文献   

19.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困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扬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是无形的,但却能让人切身感受到。同样,教育的成功也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20.
也许每一位从教的教师都能毫不犹豫地说,他已经对每一位学生付出了爱。但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说,他们也都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吗?不见其然。存在这么大差异,我想不是教师没有付出爱,而是付出的爱学生没有感受到。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反思,教师的爱怎样付出?付出的爱怎样让学生感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