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精神的代表,梁启超与鲁迅都继承了感时忧国的文化传统.但是,在他们以身许国的人生经历中,梁启超与鲁迅却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特征:梁启超怀终身不改睥睨天下的英雄情结,鲁迅则体味着寂寞与虚无,具有深刻的孤独意识.在梁启超与鲁迅这不同的精神特征背后,站立着两种人格:一种是奉行着“内圣外王”之道的古典人格,一种则是具有清醒的“历史中间物”意识的现代人格.梁启超与鲁迅不同的精神特征及人生归宿,对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论庄子视野中的理想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坚持从“他人为尊”、与人为善的“以鸟养养鸟”人格立场出发,追求人格的完善、独立和自由。庄子认为,要真正实现人格的完善、独立和自由,就必须挣脱物质和人身的依附关系,过平易恬淡的生活,不因所谓人生的辉煌腾达而改变自己高洁的志向,也不因生活窘困而变得庸俗不堪;并且,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参透生死,依据自然的内在法则傲立于天地之间,从宇宙大道的立场观照死,从而达至内在与外在、天与人的和谐圆融的审美理想人格。庄子审美理想人格不是现实人格的简单复制或摹仿,它导源于、却又超越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格,这本身彰显了庄子某种积极“入世”的对于社会民生困境与出路的深层关切。  相似文献   

3.
屈原与荀子生存于战国道德衰微的动乱时代,但他们却能凭“道”自任自重,以修身为要务,本着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坚持理想,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守住了儒家持“道”的人格传统,这是屈、荀表现出的人格一致性,也是战国各区域文化交融并趋向统一的先兆;另一方面,因他们的社会角色和其生存的区域文化的悬殊,又导致屈、荀在能力与性格等人格层面的差异,而他们人格的多样性正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依附与独立--试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双重文化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是对诸葛亮一生节操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为实现理想而矢志不移、奋斗终生的一种概括。他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封建知识分子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双重文化人格。这种双重文化人格,在其政治生涯中,既表现为对权势的选择与依附,又有对个体人格的保持与独立。这是封建时代杰出知识分子一种理想化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是沈从文的理想中的人生,是他用《边城》演绎和诠释的人生态式。这种人生的构想基于他故乡真实的生活,同时渗透着理想化的生活构建,亦真亦幻,以清丽的文笔和优雅的意韵为我们展示出一幅陶渊明“桃花源”式的生活画卷,令人对那种寓言式的返朴归真的生活与人生充满无限的向往。小说《边城》的人生形式首先表现为“真”,人格的“真”。这种人格的真来源于自然之“真”。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既是故乡的缩影,又是他心中构想的优美的生活生态。他对恬美纯净的自然有…  相似文献   

6.
现实的社会生活塑造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及其实践方式。现代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物化的人格观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现代社会展现的自然人、生产人和福利人的样态呈现实质是工业文明对人的价值观形塑。生态文明新时代诉求着人生观生态化转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变革着对人在自然中位置的认知,蕴涵着尊重自然的人生观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人类本位的价值评价,体现着共同体良知人生价值觉醒;“过有节制的生活”诉求着内在精神生活富足,体现着对“成为人”的意义体悟。生态文明新形态澄明的人生价值观必然要求美德伦理维度上培养人们内在的生态德性品质,以生态人生观指引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实践选择。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是“五四”以后的一位重要思想启蒙家。他立足于湘西的社会现实,观照中华民族的整个思想状况,提出了“民族精神的重造”这一历史课题。他在《阿金》一文中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就是他的“重造”的基本内容。围绕着“重造”这一总课题,他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三三(《三三》)、翠翠(《边城》)、夭夭(《长河》)、阿黑(《阿黑小史》)等,他们既未被封建文化所毒害,又未被现代  相似文献   

8.
宜昌市一中语文教研组是一个教师素质优秀、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特色鲜明、同事关系和谐的团队,在教学中我们本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塑造诚信、善良、坚毅、睿智人格”的宗旨,既传授学科知识,又坚持以育人为最终目标,多年来全组教师精诚团结,密切协作,体现了极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探索道路上坚定前行,踏出了一条宽阔光明的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不以宗教、科学为主流,而以社会人生为终极关怀。实为一种人文主义文化。而国身通一精神,则体现了这种文化以仁为本的精神与特征,并由此决定了传统诗歌关心社会人生的特质。我国古代没有职业诗人。诗人就是士人。士应承担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职责,接受人文文化教养、建立道德人格主体。实践人文理想,尤应为士的主要职志。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到《尚书·尧典》的“诗言志”、再到《诗大序》的“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这些典训来看,都体现了人文文化对诗人关心政治与文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传递社会文化精华、凝聚人生发展能量的崇高事业。它对人的深切关怀不仅表现在对人现实成长的关注,更体现于对人终生发展的眷顾;不仅体现于提升智力的热心与诚恳,而且体现于完善人格的自觉与执著。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却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自身的使命,窄化着自身的职责:先把培养人减缩为传授生活的技能,再把传授生活的技能减缩为掌握书本上的学科知识,最终又把掌握书本的学科知识减缩为追逐试卷上的分数。在这种狂热的追逐与比拼中,教育最终失落了它的本义。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帮助一个人掌握多么精深的专业技能,也不…  相似文献   

11.
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他既强调人格的整体性,认为人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又强调人格的独特性,认为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一种独特的组合,个人的行为显示他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一、阿德勒的有关人格理论1.追求优越追求优越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核心。他认为人格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生具有一种人格统一于某个总目标的内驱力,他把这种内驱力称为“追求优越”,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向上意志”的支配,向上意志  相似文献   

12.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指“面具”、“脸谱”,用来表现剧中人的身份、性格和角色特点。在“面具”转化为“人格”时,产生了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行为;另一方面是指一个人的真实面目。现代教育伦理学认为,所谓人格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文化关系中所显现的品格和行为程式。马克思也曾指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由此可见,人格应该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某一部分(道德、文化关系)中形成和塑造的。所谓“学生人格”则是学生在一定的道德文化关系中所显出的品格特征和行为程式。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的文化人格具有二重性: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独善其身的人格追求交织在一起。白居易由早年积极进取的精神逐渐遁入个人生活,其思想由儒家转向佛老。故其文学品格既有意激刚健的一面又有闲适淡泊的一面。其文化人格继承了中国传统知识人关怀天下与追求独立人格的文化传统。中唐时期传统社会形态的转型,士人审美情趣与社会意趣的转型是其文化人格二重性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施蛰存的自由心性与文艺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蛰存内在个性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他的自由心性。“自由心性”是一种带有审美意味的人生心态,是一种在生活积淀的基础上,融情感与理智于一体的个性倾向。施蛰存的自由心性是他传统文化教养、现代思想意识、文艺趣味和个性气质等心理结构的产物,这鲜明地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和文艺追求上。从施蛰存的整个人生立意上看,自由心性是他热情而不拘执的达观的人生态度的表现,是他在积极入世的文化作为的背后一道淡远的人生风景线,他的融“游方于内”与“游方于外”于一体的生命境界,既有一种人生的无奈,也包含有一种人生的智慧。在施蛰存既热情执着又淡泊自处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多种个性侧面的矛盾和统一,而其中有着施蛰存最深隐的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苏轼的《前赤壁赋》的审美特性,指出作品既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内核——哲学观念,又阐发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格理想和人生修养准则,以及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和艺术旨趣。  相似文献   

16.
真德秀的哲学本体论与朱子理学有明显区别。其“道”是自然规律,主要体现为天时与地利;其“理”是必然与应然的统一,必然是因果,应然是中正标准;其“太极”追求乾元与吾身的一体,集中体现了他贯通形上形下关系的努力。其“气”范畴具有阴阳之间感应、人赖以生存的条件、生命现象和人的精神等多重含义;其“器”范畴包括人的才质和独立人格等含义;其“物”范畴则具有客观对象和人的创造与实践成果等意义。真德秀专门讨论形上与形下二者关系时,既认识到“道”、“器”不可分,同时又强调“道”、“器”不相混。在“理”与“物”的关系中,强调二者未尝相离,以论证社会规范与自然规律的统一,避免了“理”独立于“气”的概念虚化之弊。  相似文献   

17.
人文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或“通识教育”,是以文史哲教育为核心的关系人之为人的教育,是通过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所生活的社会里不仅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还有一种力量更为强大,但又不具有显性作用的“暗流”——文化。可以说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特定文化的烙印。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只要是社会中的人都要接受文化的洗礼、教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需要科学知识的武装,又需要人文素…  相似文献   

18.
庄子所提出的“无用之用”的人生处世理念,历来被研究者认为是消极避世或个人主义的人生哲学。这未免有失偏颇。本文根据庄子所处的时代和他的身份、地位,用历史的眼光及人格心理做客观的分析,认为庄子所追求的“无用之用”,包含着深层的人格意蕴,那就是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保持独立、高洁的人格。然而,由于“无适而非君,”使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又不得不“入其俗,从其俗”,从而导致不求被人用而为己所用的“无用之用”的人生追求,进而达到人格的独立与完美。  相似文献   

19.
曹玉兰 《学语文》2008,(4):9-10
高中语文新课标也在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语文教学所要承载的传承文化、建塑学生心灵与人格的使命,其实也就是承担着帮助学生实现超越生理层面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生活是教师以其专业特长为基础,以专业行动为手段,浸润于日常生活又超越日常生活,既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又谋求人生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既以培育学生为己任又以实现自我为追求的文化生活场域。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教师职业生活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职业生活出现了异化的现象,主要体现为日常化与非日常化。回归诗化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职业生活才能成为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