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通过对苏州大学生对苏州话和普通话态度的问卷调查,从语言评价、语言能力、语言倾向、语言预测等角度来分析苏州大学生的语言意识。调查研究表明,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使用比例与交际场合有密切关系,即场合越正式,普通话的使用比例越高。年龄越大的人,对苏州话的认同度越高,其苏州话使用能力越强。目前苏州语言使用的主要格局是苏州话与普通话并存。  相似文献   

2.
尚义县四台蒙古营是蒙古族为主的自然村,多数蒙古族最先学会蒙古语;村民均会尚义话①,半数以上的人会普通话,近七成的人会蒙古语。尚义话是当地主要交际语,在家庭内部和本民族之间,使用蒙古语的以中老年蒙古族为主,青少年和部分中年人主要使用尚义话。村民对普通话的社会地位评价最高,对蒙古语文社会地位的评价低于汉语文,对尚义话的实用功能评价最高。因语言环境、语言态度的变化,蒙古族的蒙古语程度出现明显的代际差异,蒙古语的使用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83):17-18
本文从南通市区的语言生态系统出发,调查了南通市区的青少年对南通话的语言态度、南通话的使用能力和南通话的使用频率及场合。调查结果显示,南通市区青少年对南通话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是使用场合多集中于家庭,所交流的对象多为熟悉的人,南通话的使用能力很有限。  相似文献   

4.
语言态度直接影响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并最终影响语言发展方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从情感认知、价值评价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分析辽东半岛庄河市区居民(以下简称“庄河人”)对普通话和庄河话的态度。研究发现,庄河人形成了复合性语言认同,即对庄河话的情感认同高于普通话,而对普通话的价值认同高于庄河话,且社会价值因素是庄河人语言学习倾向的首要因素。但同时庄河人也认为庄河话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且不会为普通话所取代。庄河人的语言态度也是一个多元的价值系统,存在着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差异。  相似文献   

5.
宝应县河西话是指分布在江淮官话区的来自中原官话区移民所持方言,中原官话没有入声,而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有入声,通过对中古入声字在河西地区的读音变化分析,发现方言岛型河西话出现明显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而非方言岛型河西话则受当地话和普通话共同影响,带有更多当地话的语音特点,发展趋势为混合方言。  相似文献   

6.
卡多话是哈尼族卡多支系人所说的一种语言,属于哈尼语碧卡方言,其使用人口约有18万。近2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卡多话呈现出一种衰退的趋势。围绕卡多话的衰退现象,从语言使用的现状、词汇能力以及语言本体的衰退表现三个方面来论证和揭示卡多话衰退的现状,并探究其衰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次调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受访者的个人信息、普通话的使用场合、对普通话推广工作的了解程度、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及学习意愿和目的、语言态度.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调查结果有以下几点:银川市的普通话普及情况较好,银川人对普通话的认可度高,普通话在市民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方言也是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银川市语言使用的演化趋势是先使用银川话的人不断减少,双语人不断增多,然后随着普通话使用人数的增多,双语人开始减少,最后只使用普通话的人成为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8.
本次调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受访者的个人信息、普通话的使用场合、对普通话推广工作的了解程度、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及学习意愿和目的、语言态度。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调查结果有以下几点:银川市的普通话普及情况较好,银川人对普通话的认可度高,普通话在市民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方言也是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银川市语言使用的演化趋势是先使用银川话的人不断减少,双语人不断增多,然后随着普通话使用人数的增多,双语人开始减少,最后只使用普通话的人成为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9.
失语症是因大脑损伤而引发的语言障碍,因大脑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而具有多样性的表现,患者往往表现出语法缺失、言语迟缓、命名困难等。失语症群体的社交互动涵盖了话轮构建、会话修正、序列结构和话题管理等四个方面,失语症患者的会话修正呈现出异于常规的某些特征。话轮是构成会话的基本要素,在具备基本话轮转换能力的前提下,失语症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话语迟滞现象,话轮构建单位相对简约;会话修正通常由阻碍源,修正引导和修正执行三部分组成。会话参与者通过一系列的相关话轮组成序列,序列结构是会话分析的核心,是理解谈话如何开始的关键;互动中话题的管理是会话分析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失语症患者主动发起话题的情况相比语言能力健全的人要少得多。因此,会话分析可以用于失语症患者及其照料者的介入研究。在会话分析的基础上,要开发专门针对失语症的会话分析量表,并根据量表内容对失语症进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语言表达有学问,不同的语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程度,同时所获得的效果也不一样。题说“话与人”:真诚话,感人。奉承话,误人。说理话,服人。讽刺话,惹人。无理话,恼人。同情话,合人。知心话,暖人。诽谤话,害人。礼貌话,喜人。顺情话,  相似文献   

11.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其余在面对各类交际对象、交际话题和交际场合时,使用国语的比例均超过闽南话。外省人、客家人、少数民族的国语能力、使用、评价更是远远高于闽南话。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族群对应语言已经退到家庭内部使用,在家庭之外,闽南话在客家人中的优势比客家话明显,闽南话在少数民族中和少数民族语不相上下。客家话及少数民族语处于令人堪忧的弱势。  相似文献   

12.
胡蓉 《贵州教育》2005,(14):38-39
看话又称唇读,一般是指耳聋学生通过眼睛观察说话人嘴巴的动作,来理解说话的内容的一种技能。它是耳聋学生失去听觉后,体会语言、学习语言的手段,是他们进行社会交际的一种语言能力,又是聋校重要的教学语言工具。看话对耳聋学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看话是理解口语的能力,是培养耳聋学生有声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其次,看话能保证教学语言的规范化,为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楷模,对完成教学任务有利。第三,看话能缓解耳聋学生社会交际中的语言障碍,提高社会参与能力。怎样培养耳聋学生的看话能力,提高看话教育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的闽南话属于一种跨境语言。由于槟城是马来半岛北部(北马)闽南话典型的核心区,所以通行当地的闽南话——“槟城福建话”保留了许多从本土闽南话流传下来的核心词汇。它也汇集了当地闽南人在不同时期因语言文化接触和创新而产生的特殊词汇。通过揭示“槟城福建话”与本土闽南话共有的特征词,即从本土闽南话传承使用的,以及它本身独有的特征词,即移民及其后裔在不同时期因创新或借用而形成的,说明两者共存的特征词表现出“槟城福建话”与本土闽南话之间语言与文化纽带的联系,也证明了当地闽南人对祖籍方言的忠诚态度。相对的,槟城福建话独有的特征词主要反映当地闽南人的文化特征,也说明语言的变动发展是经过长时间的变异和整合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对外汉语课堂作为一门语言技能培训课,重在提高学生使用目的语的积极性和准确度.在初级汉语口语课中,经过我们的调查统计,教师在预示话轮结束,暗示学生接续话轮时,常会采用话轮最后一个音节元音拖长、出现重复语义问句、使用固定套语以及利用肢体语言等方式.这几种方式多根据学生的不同汉语水平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15.
<正>“课程标准之所以强调‘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就是希望学生的语言是符合语言具体运用情境的,是含有个体的个人理解与体验在内的。或许,每个使用语言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个体语言经验’,但语文课程所指的‘个体语言经验’应当更自觉,更理性,更有意识。”[1]不难看出,“个体语言经验”是一个人语言实践的产物,是一个人在语言实践中主观语感表现和客观语理把握的综合,是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朗读、会话、演讲、  相似文献   

16.
话语标记语"问题是"的主要语用功能是标异性,即表明与众不同。它经常在口语中使用,使用时出现的位置主要是话轮的开头(非起始话轮)和话轮的中间部分,一般不在话轮结束部分使用。话语标记语"问题是"具有表明不同观点、引起听话人注意和表达特殊感情等作用。在实际使用中,它存在不同使用模式,还会根据语用情况,产生不同的变体。  相似文献   

17.
邓婕 《甘肃高师学报》2013,18(1):67-70,86
从泸溪白沙瓦乡人的语言价值观、语言忠诚度、学习和保护乡话的态度考察瓦乡人的语言态度,透视乡话濒危的现象,剖析乡话使用衰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郑秀梅  高翔 《教育评论》2012,(2):114-116
语言使用的过程,是在元语用意识监控下做出选择的过程。话轮转换作为一种意识性很强的语言行为,在话轮的保持、转换和放弃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脑中的元语用意识的指导和调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元语用意识,尤其是提高其话轮转换的元语言意识,能大大促进学生会话能力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建伟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6):57-59,70
苏州是一个地处沿海的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回族是苏州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语言情况值得关注。对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掌握程度、语言态度的调查表明,在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生活中,普通话、苏州话、其他汉语方言的社会分工明显。苏州回族居民普通话、苏州话掌握得较好,回族别同用语掌握得较差。在感情和理智上,他们更认可普通话和苏州话。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驾驭语言、使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人的人文素质的活动。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学生的习作是其驾驭语言、使用语言的人文素质等语言合成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在农村,由于学校条件相对简陋,课外读物较少,学生受学习环境的影响,知识面窄、不善表达,导致学生作文中大都存在话说不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