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见义勇为是在正确价值观引导下做出的一种行为选择,它基于对义利关系的正确处理。但是见义勇为行为较之一切社会行为,尤其是与一般道德行为相比较,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首先,见义勇为是一种在义与利明显对立冲突的两难境地中,自觉选择义的行为,行为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在义与利二者之间作出必居其一的抉择,求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损害到当时情境下自己的利益,而斤斤于个人利益则会失“义”其次,见义勇为行为是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即行为者不仅首先要以自身之利的付出为前提去求义,而且有可能舍生去求义。这种极端情…  相似文献   

2.
见义勇为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利益需求,是必须保有和发展的一种社会关系。而今却出现道德实践滑坡,原因既有社会的、制度的,也有观念道德的。解决的办法是使见义勇为道德法律化,即,对作为行为给予切实可行的鼓励与保护;而对不作为行为予以相应的惩罚。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使道德教育中“见义勇为”行为强调个人服从社会的政治与道德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儒家的道德教育观存在着理想化的色彩,它压抑人性,束缚着人的理性发展.今天道德教育中“见义勇为”行为增添了新要求但超高的要求仍存在盲目性和狂热性,我们的道德教育依然缺乏人性。人与社会,人是本,因此我们道德教育中“见义勇为”行为应以人为本,克服盲目和狂热。  相似文献   

4.
奉献精神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奉献”被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也就是把“奉献”作为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在此,本人谈一点对奉献精神的粗浅认识。奉献精神是指为了维护社会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个人能够自觉地让渡、舍弃自身利益的一种高尚品格。它是建立在对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关系的正确理解基础上的,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其一,谦让性,即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对立冲突不能两全时,道德行为主体能够让渡个人利益;其二,是高度的自觉性,奉献行为是一种高度自律的行为,它不是出自外在力量的压制,…  相似文献   

5.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倡导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法律规定缺乏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及时、全面、有效救济,出现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社会问题,这与现行法律制度对见义勇为行为保护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因此当务之急是构建我国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行政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经济利益是人类社会的共生物,以经济行为主体对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追求导向经济的运行是人类经济活动过程的自发产物,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利用经济利益驱动的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的评价必须坚持经济评判标准与道德评判标准的统一,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的“择校”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的“择校”是家长、学校和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利益落差的追求直接导致“择校”产生,学校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直接助长“择校”之风,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纵容了“择校”行为的存在,国家政府对教育利益分配的不均是“择校”产生的根本原因。解决当前择校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法律规范,高度警惕各种变相重点校,严禁人为地制造和拉大学校差距;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补偿措施,大力改造和扶助薄弱学校,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清贫寡欲”德育原则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足常乐”和“清贫节欲”是“清贫寡欲”的同义词。“清贫寡欲”是中国古代德育的一个主要原则。它对中华民族的许多道德和行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儒家、佛教思想是中国古代“清贫寡欲”德育原则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根源。“清贫寡欲”德育原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缓和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迫的积极作用 ,也有利于清官的产生和为政清廉吏治的形成 ;对于减少争斗和社会犯罪 ,加强民众的团结 ,稳定社会秩序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 ,“清贫寡欲”使人们在政治、经济上不求上进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碍中国农业及商品经济发展的副作用 ;也不利于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良好风尚的形成和民主法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会计系统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之一,其运行具有直接的经济后果。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各利益相关主体通过会计进行寻租,这是他们进行非生产性寻利的直接手段;而制度缺陷为会计寻租行为提供了动机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道德思维的特征在于:从对思维对象的把握方式上看,它具有实践精神性,以“应该”或“不应该”善恶评价的方式进行;从结构形式来看,它是一种类我思维;从思维内容来看,它是一种利益行为思维;从心理机制上而言,它是一种情理交融式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博主  啄木鸟 《教育》2014,(7):18-18
近来有媒体透露,某些省市要将考生道德列入高考加分范围,尤其是见义勇为等行为。得知这些消息后,笔者深感不安。 本来,见义勇为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在此行为的背后,是舍生取义,舍己救人,付出的是安全、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对于这种高尚的行为,无论如何表彰、抚恤、奖励都不为过。然而,将见义勇为列入高考加分范围却万万使不得。首先,参加高考范围内的群体绝大多数属于未成年人,相对成人世界而言,属于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身心尚稚嫩,社会经验还不丰富,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往往遭受无谓的牺牲。国家法律将未成年人列入受保护的人群之列,当然是不鼓励他们在无法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见义勇为的。然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将见义勇为与“高考加分”这样敏感和有吸引力的政策挂钩,无疑在导向上将未成年人推向了危险的境地。同时也将原本十分高尚的见义勇为行为蒙上了功利的色彩。其次,见义勇为者行为的受益者是国家、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对其高尚行为的奖励应当是政府行为,自然应该由政府来“买单”。然而,若是用高考加分的方式对其奖励,无疑将高考中的机会成本分摊给了除见义勇为者本人之外的全体考生,其结果势必剥夺了一部分考生本应获得的“法定”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第三,将见义勇为列入高考加分难免给投机取巧的不法之徒创造了机会。从以前的体育加分、民族加分、港澳台胞加分和各种竞赛加分之乱象丛生的作弊行为不难推想,见义勇为列入高考加分一定也会有人钻空子的。与其到时候“亡羊补牢”,还不如现在就加固这个“牢”。  相似文献   

12.
目前社会上“见义勇为”的人越来越少,见义不为的人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社会问题,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成本与收益理论,把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放在一个系统来分析“见义勇为”作为的动因,说明成本大收益小是该行为减少的根本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减少行为成本,加大行为收益,增强行为动力,使见义勇为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利益”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它是国内利益的总和和国际利益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国家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它本质上是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它包含着民族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社会公共利益的性质,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是国家对外交往中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同时,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本国的政治环境,不同的政治需要,国家利益的实际内容又是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14.
机会主义是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之一。基于这一假设,新制度经济学丰富了制度设计理念,发展了制度规制理论,提高了对经济和社会现象的解释力。人类行为的机会主义假设对处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无疑是成立的,但制度转型期的机会主义和制度成熟状态下的机会主义具有质的差异,中国特殊制度环境中的机会主义在形态上具有多样性,在结构上具有复杂性,在社会影响上具有破坏性。机会主义存在的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放纵机会主义行为,问题的实质在于控制机会主义的强度,最大限度地使人们在既定制度的约束之下“安分守己”,谋求自身利益。制度转型期强烈的机会主义冲动有可能形成一种社会心态,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在消蚀来之不易的制度成果。现实制度环境中的机会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制度建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将“延迟满足”之研究应用于一个特殊却又广泛的群体——当代中国发展落后地区的学龄儿童群体。目的在于针对对象自身潜质寻找出促进“延迟满足”能力提高的有效教育模式。文中为了明确“延迟满足”研究同教育行为的关系,首先提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的分类;然后针对不同潜质的群体,通过实验分析来比较提高个体“延迟满足”能力的不同的教育行为的效果。研究旨在发现某种教育行为从长远来看,是否有助于个体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否有助于个体在独立面对利益选择的时候,“延迟满足”能力的提高。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也是在试图寻找自身具有“延迟满足”能力的教育行为。最终希望此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当代素质教育模式选择的一项依据,并对发展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相关立法并未对见义勇为作出明确的界定。就法律层面而言,见义勇为是指无作为义务的自然人,为了非己利益,而对正在发生的危险实施积极救助行为。法律应当对见义勇为的属性予以区分。见义勇为者为他人权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私法行为;见义勇为者为国家、集体利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公法行为。由是观之,见义勇为兼具公法与私法的双重属性。结合中国国情,见义勇为立法当定位于社会优抚,此乃其法律制度建构与完善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相关立法并未对见义勇为作出明确的界定。就法律层面而言。见义勇为是指无作为义务的自然人,为了非己利益,而对正在发生的危险实施积极救助行为。法律应当对见义勇为的属性予以区分。见义勇为者为他人权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私法行为;见义勇为者为国家、集体利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公法行为。由是观之,见义勇为兼具公法与私法的双重属性。结合中国国情,见义勇为立法当定位于社会优抚,此乃其法律制度建构与完善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见义勇为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近年来,随着各种客观原因的不断出现,使得见义勇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很多人在进行见义勇为之前,总是要综合思考自身的利益,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采取旁观手段。其实,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国家没有在政策方面对见义勇为做出明确的规定。现笔者就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保护进行粗浅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政治作为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现就政治的反作用作些粗浅的探索,仅供大家参考。 1.从反作用的方向来看,有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  相似文献   

20.
一、道德环境的界定 对于“环境”,新华词典有两种解释:一是周围的地方;二是所处的情况和条件。二者都是相对于主体来说的,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中心事物有关的环境,离开了环境的主体也就无所谓环境了。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它服务,具有历史性。根据对“环境”和“道德”所作的定义,道德环境应是影响主体道德行为选择和品性养成的主体自身以外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组成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外部空间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