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小蝌蚪,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实物演示)生:小蝌蚪的头很大,像一粒大黑豆。生:小蝌蚪的尾巴很长。生:它的全身是黑灰色的。师:是呀,可它们的妈妈一点儿也不像小蝌蚪这个样子。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它们的妈妈的?请小朋友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小蝌蚪找妈妈的事?(生默读)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事。师:请大家听听2、3、4自然段的录音,再看看画面,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教师将2~4自然段制成动画,CAI课件演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学生复述)师:对了,请小朋友…  相似文献   

2.
课堂回放师:课文没有写缺水生活的"苦",而是写了缺水的"乐"。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快乐的事?(生默读课文)师:用一句话概括,说说这是一件什么事?(生答)师:课文中有专门描写小孩子快乐的一句话,请标出来。(生标句子)师:如果你一个月没洗澡,遇到这么一场雨,你会做些什么?想象一下。(生想象说话)师:阅读第4~6自然段,说一说,这又是一件怎样快乐的事?生:一勺水洗澡。  相似文献   

3.
同样的课文,不同的老师教学,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一、甲老师教学片段《早》第7自然段教学过程:师:自由读读第7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生: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鲁迅先生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师:这个“早”字是怎么来的呢?默读课文,然后交流。(生复述)师: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听出什么?生:我觉得鲁迅先生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生:我觉得鲁迅身上有一种可贵的精神。生:我知道鲁迅先生身上那种可贵的就是书中说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段】师:这篇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请你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哪一个方面?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写在这个自然段的后面。(生默读概括,师巡视,先  相似文献   

5.
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有一个自然段显得十分特别,是哪一个?生:第3自然段。师:特别在什么地方呢?生:只有很短的一句话。生:这么少的字怎么能成为一个自然段呢?师:是啊!作者这么写有什么用意呢?提示一下,看这句话的关键词语是什么。生:樟树。  相似文献   

6.
谁敢第一个发言?今天的课题是什么?(今天要学的课题是“太阳”。)打开书,读一遍,自由读。(学生有朗读的,有默读的,有小声读的。)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纷纷举手)请举手的同学都起立,读第一自然段。(生读)谁想读第二自然段请站起来读。(生读)读过的还可以再读。(生读)现在站着的坐下,坐着的站起来读。(生读)谁敢说自己是读课文最好的?请站起来读下一段。(两位同学读)现在比赛,谁来读?(生读)读得不相上下,并列第一。再请同学读。(有四位同学争着读)四位同学都是第一名。现在拿笔,默读,边默读边理解,做…  相似文献   

7.
片段一:揣摩 师: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是抓住什么来描写彩塑精妙绝伦的? 生:(默读后)作者主要抓住神态来描写彩塑精妙绝伦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录] 《詹天佑》第六自然段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细心地读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想想并说说詹天佑为什么要设计“人”字形线路,结果怎样。(学生默读思考) 生:因为青龙桥附近的坡度特别大,所以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结果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9.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九册)一课最后一自然段主要是写周总理的灵车过去了,人们仍然不肯离去的感人场面,表达了人们希望能永远和周总理在一起的真挚感情。教师可这样教学: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生: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写灵车过去了,人们还不愿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整体感知,学习概括师: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默读全文,想一想。(屏显:起因:鹬,河蚌;经过:它们;结果:渔夫。)师:(根据学生回答,优选出下列答案)"鹬想啄河蚌的肉,河蚌夹住了鹬的嘴"是故事的起因,这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是故事的结果,在课文的第4自然段。第2、3自然段写的是鹬蚌相争的经过,是课文的重点。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吗?(生思考,大部分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同桌对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朋友读。 (生读课文) 评:教室里书声朗朗,每个学生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地读着课文。 师:你们都读懂了什么?自由交流交流。  相似文献   

12.
《大海的歌》(第五册)一课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作者出海前在码头看到的美丽景色。教师可通过默读、品读、听读,使学生在掌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一、默读感受美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生:主要写了蓝天、白云、碧绿的大  相似文献   

13.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师: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生静静地默读、圈画,2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4.
王秀菊 《四川教育》2013,(10):45-45
【教学片断】 师:我们再次把目光投注到西蒙死去后的场景描写,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默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当中的哪些细节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拿起笔画出来。(生默读、圈画。)  相似文献   

15.
《草船借箭》(第十二册)第七、八自然段有声有色地写了诸葛亮巧妙地向曹操“借箭”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两个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七、八自然段,想想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的什么?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片段】 师:自由地读读第2~4自然段,用笔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小组交流,并读一读;全班交流、朗读品味) 生1:第2自然段中有两个打比方(比喻)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一)案例:《九色鹿》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九色鹿和调达相遇了几次?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生:两次。 生:第一次是2~5自然段,第二次是6~8自然段。  相似文献   

18.
犤初读课文过程中,黑板上留下了经教师指点、学生讨论理清的课文脉络:响起掌声(第1~4自然段)感谢掌声(第5~6自然段 议论掌声需要掌声身处困境(第7自然段)犦师:请同学们轻声把整篇课文朗读两遍,读后告诉老师:哪一自然段课文所写的情景最使你感动?(生读课文,思考)生:第4自然段。师: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读课文,略显平淡)生:(忽然站起,大声地)邢平读得不好!(笑声。未征求老师意见,该生便富有感情地朗读起来)师:(笑)这么说,你也同意邢平同学的意见———第4自然段写得最让你感动了?(生点头)师:大家同意他俩的看法吗?生:(齐)同意!师:说说看…  相似文献   

19.
一、默读课文,整体理解。 1.茅以升是《我国建造桥梁的)专家。 2.课文写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原因是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八)自然段。写茅以升立志造桥的行动和结果是第(九)自然段。 二、学习1——8自然段。 学法提示:抓住关键词语理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片段一】第一次执教第2、3自然段师:这么美的植物到底是什么呀?生:这是花生。师: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知道了这是花生。这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第2自然段)生:他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师:小松鼠有了这么美好的打算,又多么想尝尝花生的味道啊!那他是怎么做的呢?生:他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师:如果你是小松鼠,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生:我会想花生果去哪里了?生:我会去别的地方再找花生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