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公开课(优质课),广大教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大有人在。赞成者认为公开课走在了课改的前沿,教师思想超前,教学手段先进,教法灵活,师生配合默契,学生思维活跃……并认为只有这种反复打磨的课才有学习和推广的价值。反对者则认为公开课是做秀,是众人的智慧,像演戏一样反复演练,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2.
对于公开课(优质课),广大教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大有人在。赞成者认为公开课走在了课改的前沿,教师思想超前,教学手段先进,教法灵活,师生配合默契,学生思维活跃……并认为只有这种反复打磨的课才有学习和推广的价值。反对者则认为公开课是做秀,  相似文献   

3.
虽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在职教师严禁从事有偿家教,但对于家教这个目前普遍存在、颇受关注的现象,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法也不尽相同。反对者认为,有偿家教不但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而且还有损教师形象,影响学校声誉;赞成者则认为,既然市场有需求,就有其存在的理由。那么,有偿家教究竟该不该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能否享有惩戒权以及如何行使惩戒权,社会各界一直对此进行着喋喋不休的争论,赞成者振振有辞,反对者有理有据。本文将从惩戒权的含义入手,结合国外立法实践,对我国惩戒权立法问题作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校内教员就对此态度不一,赞成者击节叫好,反对者亦言辞激烈,而它所带来的风暴效应,已经远远超越了北大校园。  相似文献   

6.
对于作文教学中的模仿,历来颇有争议。赞成者认为它是学生的必由之路,反对者认为它束缚了个性,带来了雷同,为害匪浅。近年来,随着对语文教学的深入反  相似文献   

7.
<正>在过去,由于教师评价中量化的泛滥,致使教师评价的发展陷于停顿状态,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最近,学生评师逐渐成为热点,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  相似文献   

8.
利弊交织的小学数学课前预习,赞成者与反对者的呼声针锋相对,各有所执。反对者认为数学课前预习会禁锢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降低学习的效率;支持者认为教学课前预习,只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预习并开发放大预习的教育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开课和常态课好像酒店饭与家常菜,酒店饭要色、香、味俱全。为了上好公开课,教师们课前做了大量工作,反复阅读教材、上网查资料、观摩名师课堂、反复研磨,真是挖空了心思。有的教师因上一节成功的公开课而一战成名,也有的教师因不成功而谈“课”色变。怎样才能备好一节公开课呢?笔者认为要备好知识线、情感线、组织线、语言线。下面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确定位置》为例子谈谈  相似文献   

10.
《四川教育》2012,(5):32-32
主持人:分层教学一直备受争议,赞成者认为其是班级授课制下的因材施教,能很好地起到“培优”“扶弱”的教学效果;反对者认为分层教学实施有难度,对学困生转化的价值似乎不大。在场的老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笔者对8所中学的126名教师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6%的教师每学期都开公开课;91%的教师认为,执教公开课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帮助”;70%的教师表示“愿意”执教公开课。这表明,绝大多数教师对公开课都是认可的,公开课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公开课何时告知为  相似文献   

12.
所谓“推门课”是指“领导、教研员事先一律不打招呼而直接进入课堂听课的一种方式。”赞同者认为,“推门课”有别于时兴的“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与“观摩课”,有利于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真面目”,发现不足,推进校本教研;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反对者则认为此举是用突然袭击捆绑教师手脚的一种“怪招”,体现了对教师的不尊重、不信任,易于引发教师心理危机,管理观念落后,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公开课教学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及一线教师持批判态度,其原由主要是公开课的虚假、表演与做秀,当然为此辩护者亦有之。笔者以为双方各有其道理,不能一概否定,关键是教师及评课人如何看待公开课,以什么理念去要求公开课以及评课人给公开课教学的教师以何种导向。笔者认为,求真是公开课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王维华 《考试周刊》2012,(60):99-99
每个学科、每个教师每年都要开公开课,这在每年的考核中是必备的。但许多教师对公开课的看法不一而足。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的教学被有些老师视为是不相融的两种教学形式,认为公开课是给大家看的,没有实用意义,而常态课才是真正的体育课。另一些教师却认为,公开课来源于常态课却又高于常态课,是常态课的最高形式,其实公开课对常课有指导意义,而常态课是公开课的基础,二者能融合。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灌输     
肖川 《中学教育》2008,(1):22-24
在教育中,灌输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反对者有之,赞成者有之,部分反对部分赞成者亦有之;究竟何谓“灌输”?它有什么危害?如何改造和克服?怎样实现对灌输的拒斥和否弃?这都需要在理论上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灌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川 《青年教师》2008,(6):17-19
在教育中,灌输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反对者有之,赞成者有之,部分反对、部分赞成者亦有之;究竟何谓"灌输"?它有什么危害?如何改造和克服?怎样实现对灌输的拒斥和否弃?这都需要在理论上予以阐释。灌输按其字面意义是浇灌、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段时间,“高中文理分科”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赞成者表示,取消分科会造成考试课程增多,学生负担也会相应增加。反对者认为文理分科难以造就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王晖 《教书育人》2010,(3):50-51
近来,广大媒体、诸多人士都在探讨“还学生的‘话语权'”的问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乏其人。但深入地思考后,笔者认为,“学生的‘话语权”’这一提法本身的合理性,尚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9.
把公开课解读为一种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方式,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视角。因此,应该充分挖掘公开课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公开课的表演性.运用教育智慧将其转化为教育能量和教育资源;教师在公开课上要科学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公开课的“缺憾”是教师反思实践的起点;公开课也要体现师德发展和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台球神童、世界冠军丁俊晖被上海交大录取,成为继奥运冠军刘翔被华东师大免试录取硕博联读之后的又一条引人争议的消息。先来看看赞成者和反对者阵营的一贯的基本观点。赞成者“一直”认为,对人才的评价、选拔应该多元,体育世界冠军,显然属于一类优秀人才,从人才的多样性角度出发,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