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秀芬 《考试周刊》2008,(22):119-120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就是意象的形成过程,它来自于认知者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认知者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会因为不同的交际意图而有所差异:选用不同的图形和背景.本文认为:在同一事件范畴内对图形和背景的不同选择是英汉名转动词的理据.  相似文献   

2.
席爱玲 《天中学刊》1999,14(4):59-60
英语中有很多词是通过转化法(conersion)转化成新的词性的,它们多是名词转化为动词。名词转化为动词后,句子也随之变得简洁明了,意义也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其效果是一般动词很难达到的。事实上,名词转化为动词也是英语构词法中常见的手段之一,这种转换有些是早已沿用下来的,并已收入词典,有些是近年才出现的,还有一些是作者即兴创造出来的。分析和探讨这种转换,对于我们理解、掌握英语语言,观察英语语言的发展变化、预测其发展趋势,以及研究英语的词汇类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名词转变而来的动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语体和语言环境中,英语的某些名词可以转化为动词,充当谓语。动词与某些词语搭配转化为名词,表示具体的行为,有些动词转化为名词后表示行为的主体或者一种行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尽管英汉语分发不同的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但作为词汇转类现象的名转动词,在二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本通过对芟汉名转动词的来源,语义结构、修辞特色,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对照和分析,以此寻找英充名转动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以《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词汇表一年级词汇中的84个标注为动名兼类词的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对动名兼类词的动词意义与名词意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动名兼类词的名词意义大多是动词经过“转指”和“自指”后获得的,“转指”是动词获得名词意义的重要方式,主要有8种情况;动名兼类词的名词意义显著度存在着差异。意义标准在判定动名兼类词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英语中的“体名动词”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体名动词”的词义,“体名动词”的句型与修辞等内容。文章认为:一个“体名动词”一旦和某个似乎没有逻辑关联的词语搭配起来使用,构成修辞语体时,便会产生浓烈的形象化比喻效应,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新鲜活泼,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名动词转类的条件及过程,区别了古汉语中名动词转类内部兼类和活用的关系、名动转类和“读破”的关系。同时,我们对古汉语中名动词转类的原因给出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英语名转动词产生的动因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转动词的使用在英语中十分常见,值得研究。从语言的经济原则、修辞需要、名词和动词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词汇空缺的填补这四个方面对英语名转动词产生的动因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论文根据对大约六百个动词的考察,认为现代汉语中有44个狭义非名宾动词、五百多个广义非名宾动词。这些非名宾动词可以按照功能性质进行分类,其中狭义非名宾动词可以分成4类,广义非名宾动词可以分成9类。通过分类描写,证实了这类动词的存在,真实地反映了它们的全貌。  相似文献   

10.
:尽管英汉语分属不同的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 ,但作为词汇转类现象的名转动词 ,在二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对英汉名转动词的来源、语义结构、修辞特色 ,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对照和分析 ,以此寻找英汉名转动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12.
词名叙论     
本文论述词的种种别名和含意 ,以及应用情况。词所以产生众多别名 ,是由文人的随意性造成。由于名称众多 ,以致造成混乱 ,往往使人难以分辨。本文在论述各别名含意和命名原因时 ,都举有不少实例 ,以证实该别名被应用的情况。词本与音乐密切结合 ,所以各别名均与音乐相关 ,因此可知 ,别名虽是文人随意命名 ,却也不是胡言乱语。现在一般都知道词的主要名称有 :词、曲词、歌词、曲子、曲子词、诗余等 ,但这些名称也常有时代性。如唐、五代时 ,多称词或曲子词 ,宋人则多称曲子 ,至于称诗余云云 ,则又是后来的事了。  相似文献   

13.
朱德熙先生说:"临时量词是借名词当量词用",但在语料中,还有借自动词、形容词的临时名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义与其作临时名量词都有一定关系,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单音节形式是它们作临时名量词的优选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国内学者相关调查所得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甚至过度)使用使动句来表达使役概念"这一现象,从英语使役动词词化现象入手,分析英语使役结构特点及其使役动词类型,体现了英语词汇表达使役概念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现象主要表现为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用作句子的谓语中心并在其后出现助词“着”等五种情况。名词之所以能用作动词与人类认知心理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认知中的语义联想机制在名词用为动词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活用和误用两种性质不同的转类现象进行了区分,并划分了转类和非转类、转类与兼类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一、引 言 汉语中有一些动量词可以象名量词一样直接修饰名词.例如: (1)去了一趟广州. (2)吃了一次肯德鸡. (3)看了一遍《红楼梦》. 动量词本来是动作行为的计量单位,而名量词是事物的计量单位.  相似文献   

17.
1.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分界 名词有两大家族,一是不可数名词,它的家庭成员主要有:表示动作、状态、品质、感情(health,difficulty,relation,power,democracy)等的抽象名词;表示无法分为个体实物的(fruit,chicken,food,bread,rice,milk,wheat)物质名词及某人、某物、某些机构(Mary,Jim,Beijing,the Great Wall,Mount Tai)等的专有名词。  相似文献   

18.
多词动词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在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它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这些特些包括多词性、整体性、多义性、可分性和转类性。  相似文献   

19.
英语的“形名”结构一般情况下可以对译成汉语的“形名”结构,但有时却需要转译成“名形”结构,是对译还是转译取决于一定的语义条件。其规律是:当“形名”结构的“形”与句中的任何非直接成分之间在语义上不存在紧密的语义关系时,“形名”结构应该对译成汉语的“形名”结构;但是当“形名”结构的“形”与句中某个非直接成分之间在语义上存在因果或其它紧密的语义关系时,“形名”结构要转译成汉语的“名形”结构。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70):90-91
动词名词化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把握这种现象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分析动词名词化现象的原因、分类及表现形式,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把握源语言,从而在翻译时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