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文学革命承担了打破旧传统、开拓华夏文学新传统的历史重任。“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留给我们的新传统就是文学思想开放的传统,就是重视人的精神解放、关心人性的重造的传统,就是文学家关心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的崇高精神传统。有人怀疑“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甚至说“五四”是“文革”的前驱,这种看法至少是一种糊涂认识。“五四”新文学运动不仅开辟了新文学的广阔前途,而且它的长久文化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质疑既是一种“进学之道”,又是一种科学精神。“学贵质疑,方始为学”;“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进学之道”为许多人所熟知,质疑的科学精神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既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疑进而求异,才能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立说。纵观整部科学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五四”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对二者的关系,理论界一直意见不一。有人据五四的“批孔”运动,认为五四是“全盘反传统”。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其孔子观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了榜样。本文从他的孔子观入手来重新认识“五四全盘反传统”论,认为五四决不是全盘反对儒家文化,更不是“全盘反传统”。  相似文献   

4.
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起大疑,使我想起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9世纪初,爱因斯坦对整个经典物理学基础——牛顿定律产生怀疑,并为之不懈苦苦思索10年,终于在他大约26岁的时候建立了由他怀疑而创造的结论——狭义相对论。可见,以科学批判为根据的质疑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唐诗中“疑是……”属于典型的判断句式。“疑”不释以动词“怀疑”,而当训为副词“犹”、“似”,用作比喻。  相似文献   

6.
五四激进人视域中的“科学”,并不拘泥于狭义的自然科学领域,也不看重具体的自然科学技术,而是注重科学的“效用”,认为科学具有改变人类物质生活尤其是改变人类精神生活,实现思想、化、学等各种范式转型的威力。他们利用科学的“精神”与“方法”,作为彻底反叛传统和掀起学革命的思想武器。正是在科学的旗帜下,五四激进人对传统的愚昧习俗展开了深入批判;而怀疑意识作为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正显现着五四激进主义可贵的理性品格,而这两个方面也构成了五四乡土学、“问题小说”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学贵有疑”,古人多有论述,但为什么要有疑,怎样从无疑到有疑,却没有详尽的论述。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局限:经验感悟,微言大义,但缺乏详尽的推理和论证,更缺乏实证和操作之途径的探索。疑,即问题,困惑。而“问题”一词,“能指”  相似文献   

8.
《早春二月》问世之初,即受到左倾思潮的批判和否定。批判者认为影片同情并肯定了“资产阶级的自我完善和人道主义”精神,是一株“毒草”。新时期以来,对《早春二月》的正面价值的认定,则又主要集中在认为它批判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思想上。被颠倒的历史就这样被简单地再颠倒过来。今天看来,这样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都不符合影片的实际,都简化了它所描绘的“五四”时期初生的现代思想遭遇前现代社会的复杂图景,忽视了它所揭示的“五四”反负面思想传统及其艰巨性这一重要主题,对“五四”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价值及其局限也缺乏全面准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培养创新人才,十分重要的是要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随时点击蕴藏在人才心灵深处的怀疑之窗。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都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番后,疑渐解之,以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怀疑是探索的母体,没有怀疑则不会产生探索的动机,而喜欢探索则是人类的天性,善于探索则是天才的本领。有探索,才有人猿相揖别,才有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丰富发展。正是在不断的探索中,人类社会才得…  相似文献   

10.
王彬 《云南教育》2005,(34):24-24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好问的精神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或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学贵有疑”,古人多有论述。宋代大儒朱熹就曾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是精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为什么要有疑,怎样从无疑到有疑,却没有详尽的论述。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局限:经验感悟,微言大义,而缺乏详尽的推理和论证,更缺乏实证和操作之途径的探索。疑,即问题,困惑。而“问题”一词,“能指”十分丰富:有缺陷、毛病、弊端,我们可以说有“问题”;有困惑,不解之处可以说有“问题”;有麻烦、危险,亦可以说有“问题”。疑,应理解为认…  相似文献   

12.
《石钟山记》是一篇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事理的文章。全文三段,内容大致可分用“疑”“察”“叹”三字概括。作用因“疑”而“察”,因“察”而“叹”,段段之间层层相生,浑然一体。先说第一段的“疑”。文章开篇即提出对古人关于石钟山命名说法的怀疑。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分别用“人常疑之”“余尤疑之”表明态度。作者的疑并非没有根据,“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已过去八十余年了,检讨“五四”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新儒家站在民族文化本位的立场上,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一方面,他们对“五四”思想启蒙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新文化运动有功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另一方面,他们对“新青年”学者盲从西方的激烈反传统态度和唯科学主义思潮表示强烈的不满,具有否定“五四”的倾向。他们在反省“五四”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建中国文化的方案,充满着哲学的睿智,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思维习惯和敢于怀疑前人、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他们的一种敢于张扬个性的独立主体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在质疑中培养能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北宋哲学家张载认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可是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备课时为教参至上,“克隆”现成资料,自觉不自觉地做书的奴隶,上课时照本宣科,教参怎么讲,他就怎么讲,仅成了个“传声筒”,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思考。黄岳洲先生曾痛心疾首地  相似文献   

15.
古代教育家孔子日“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李政道教授指出:“我们的祖先提出了‘学问’两个字,就是要‘学问问题’,而不是‘学答’,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平时教学中,我们发现:没有问题的学生,是真正的问题学生.学生没有问题,往往是对知识的领会不够,无法提出所学知识中值得怀疑的东西.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笔者于十年前即新课程改革前期认为“提出问题是创新教学活动的开端和终结,  相似文献   

16.
“学贵有疑”,古人多有论述,但为什么要有疑,怎样从无疑到有疑,却没有详尽的论述。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局限:经验感悟,微言大义,而缺乏详尽推理和论证,更缺乏实证和操作之途径的探索。疑,即问题,困惑。而“问题”一词,“能指”十分丰富:有缺陷、毛病、弊端,我们可以说有“问题”;有困惑,不解之处可以说有“问题”;有麻烦、危险,亦可以说有“问题”。疑,应理解为认知的冲突,理智的挑战,就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信息、观念、新的刺激相矛盾、不一致,因而引发冲突的心智状态。有疑,并经过认知冲突的解决,使得认知结构更加高级和完善,世…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08,(10):4-4
“五四”青年节的半天假应该怎么放?超过28岁就不算青年?今年的“五四”在没有了“五一”长假后显得格外热闹。然而在争议过后,我们更应该重塑“五四精神”。使之成为当代青年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8.
《石钟山记》中的“二疑”、“三笑”是作者为了弄清石钟山名缘由,进行实地考察前后心理变化的传神写照。“人常疑之”,这个“疑”是指人们常常不相信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名来历的阐述,但作者对此不轻率论定是非。“余尤疑之”,则明确表态,说明自己尤其怀疑唐代李渤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的说法。前一个“疑”是别人的怀疑,用“常”(时间付词)修饰,说别人常常有怀疑;后一个“疑”是自己的怀疑,用“尤”(程度付词)修饰,表示非常怀疑。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评述自由主义者对“五四”运动的阐释入手,探讨何谓“五四”精神,文中辩析了文化启蒙和个人自由在“五四”再造文明的观念中各自所处的历史地位,并据此提出了不同于自由主义者对“五四”精神的阐释,即“五四”精神是一种对反抗权威的勇气和永不妥协的精神的高扬。  相似文献   

20.
贺年永 《语文知识》2000,(12):16-17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中的“疑是”至今无确解。多数人讲成“怀疑是”,另有一些人释“疑”为怀疑,疑心,疑惑,以为,未注“是”为何义。这两种解释都未落实“是”为“这”的指代义。在有的语言环境中,“疑是”是可以讲成“怀疑这”的。例如唐代张渭的《早梅》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