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末,《大家》杂志首先提出“新散文”的写作理念,其“注重散文文体的自觉探索,注重审美经验的独到发现的写作”,在世纪末的新时期文坛产生了极大的震荡。一大批写作者开始自觉地构建一种新的文学话语,同时,批评界对这一新的文学写作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具体语境,对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思潮进行梳理,归纳出上世纪90年代主要存在包括闲适散文思潮、学者-文化散文思潮、新散文思潮在内的几股散文创作潮流,并进行比较与反思,希望从中找出某些历史经验,对今后的散文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散研究有两个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对于现代散理论的重新整理、对现代散与17年散创作的总结,以及对散作为一种体的本体论研究;二是90年代的散研究领域出现了对散体以及当时的一些创作现象的争论,这主要集中在对“散热”“大散”与“体净化”“小女人散”“化散”等诸多问题的论争上。90年代的散批评有了更加理性化、多维度的批评视角,但是也出现了命名的混乱、女性散批评的匾乏、对本细读的忽视、以及多元化批评方法的缺乏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主旋律派创作现象的形成基础、长篇小说题材的共性归纳,小说核心人物的歌颂式基调,审美上的崇高取向,创作形式注重故事的完整性,情节安排突出链状的对称追求等四个方面探讨主旋律派长篇小说的共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史稿》进行了研究和考证。本文试从清史稿编纂体例及版本的研究、清史稿相关内容研究及考证、清史稿的缺点及不足研究三个方面,对《清史稿》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和评价,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图进一步促进《清史稿》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写作的独特视角与叙述方式为基点考察,揭示出女性作家选择散文文体的心理倾向。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作品与作家性别经验的关系,进而指出90年代女性散文的文化含义表现为对女性独立意识的追求和展示女性丰富的生理、精神感受与渴求。  相似文献   

7.
张秀亚是台湾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将基督教文化融入散文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影响深远。她的作品时常流露出博爱、关怀的人道主义精神,感人至深。此外,无论是文学语言还是写作手法都受到基督教文化全面的渗透和影响,保留有鲜明的基督教和《圣经》印记,可以说其散文创作已与基督教文化完美地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盛会,它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有益探索。20世纪80年代,史学界对其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20世纪90年代则在更广泛的领域对中共八大进行了更为深入具体的研究。本文将从八大的历史贡献及不足、路线中断的原因、对比史学研究三方面对其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八大研究的不足之处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散文从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着自然、社会、人生,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更深层次地进入对于人的、人类的、人性的前途、命运的思考,具有哲思之美、闲适之美、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林语堂以闲适散文为主的创作实践为中国现代散文园地提供了一个新的品种。这一流派在现代文学史上乃至对现当代散文创作的影响和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一是融合了中西方智慧的学养内涵和知性表达;二是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三是开辟了现代散文文体探索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散文诗作为一种新文体因符合现代性的心理诉求和审美精神率先在法国创立并在欧美文坛传播与接受。随着中西的文化碰撞及现代生活经验的普及,这股文体解放的浪潮也助力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外来散文诗的译介与推广不仅为中国文人提供新鲜活泼的样式范本,更带来自由的文学精神,合力在中国文坛掀起诗体革命、文体解放、思想自由的高潮,为中国散文诗的创立与发展提供了积极有力的思想外援。  相似文献   

12.
刘基散文创作取得了很高成就,后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也自负一代文宗。论文抓住刘基散文的理明气昌与气昌而奇的风格特征,从散文的历史发展脉络中考察其艺术成就与影响,论述了刘基在唐宋八大家地位的确立与宗尚形成中的先导作用,及其与明代复古运动的关系等,进一步深化了对刘基散文创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一生命运多舛,仕途不顺,发愤写文,著作颇丰,名列唐宋八大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文章于短小隽永的语言中独具一种"渊深峻洁"的美学特质.本文将以审美视角,从描写对象、感情抒发、语言特色和文章结构四个方面阐述柳宗元散文的"渊深峻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散文队伍空前壮大,散文创作数量激增,但在散文繁荣的表相下,却暴露出人文精神的没落,超越情怀的丧失,导致消费化、快餐化、格式化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5.
与生命同行     
歌吟生命是西部20世纪90年代散文最重要的一脉。冯秋子、刘亮程、柏原和张子选等作家的散文创作,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揭开遮蔽生命存在的文明面纱,逼近西部生命乃至所有生命的本真状态,在返身自然、复归生命本体的精神追求中,表现出了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仁慈态度和莫大的悲悯情怀。他们的散文体式也随之从传统散文叙事模式中突围出来,有了全新的散文艺术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当人们发现徐志摩散文对研究者、创作者皆有启示意义时,研究界对他的散文就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开展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就.文章试图从徐志摩散文的散文史地位、文体性质、创作特色、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徐志摩散文的研究状况作力求全面的考察与分析,以推动散文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继承了中国古典散文的优秀传统,十分重视散文中意境的创造。他构建意境的方法,一是写实境,寓常理,抒真情;二是使文中的意象带上象征性;三是运用情案交融的手法来写景叙事。正因如此,朱自清散文中意境显得特别亲切厚实、深沉隽永和鲜活生动。意境创造的成功使朱自清的散文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老年孙犁从1979年到1995年陆续发表了十本散文集。这些散文大多是回忆往事的散文,在这些回忆过去的作品中,他不断地坚持"作家应该说些真诚的话"的信念。通过对童年、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回忆,孙犁重视"真"。这"真"不是简单的真实,而是含有对后代青年人的教训性。这就是老年孙犁创作的"教训性散文"。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对高校科研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通过从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成果转化等方面入手,浅析了在创新科学的格局下对高校科技管理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通感是散创作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在散创作中作家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通感这颗看不见的种子,经过加工、培养,使之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意觉等相碰撞,蹦射出美丽的通感之“花”,进而铸成一个和谐的、自成一体的“世界”,以此来渲染并深化散的意境,勾起人们美好的联想,表现着散深邃幽远的通感美,展示着散创作的永恒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