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7年是我省全面进入新课程、实施新中考的第二年.按照我国推行各类新课程改革中“稳步推进、小步快跑”的思路,今年中考命题将遵守“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的指导思想,试题设置会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对2007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作一预测,个人之见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果民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03,(2):24-25
高考改革已深入到高考内容的改革 ,这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考内容改革的三条原则是 :( 1)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 2 )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 ,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 3)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性题目 .为了贯彻上述原则 ,高考命题将从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 ,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 ,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 ,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数学命题的改革趋势是 :1.加大了对能力特别是对学科综合能力考查的力度 .近三年来数学高考命题已经体现能力立意的思想 ,命题时注意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 ,力求在代数、… 相似文献
3.
1998—2000年是我国普通高考加大改革力度的重要时期,是新老高考并存的时期,一方面大部分省市实行“3 2”科目组的高考,另一方面部分省市实行“3 X”科目组的高考。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强调“高考命题应注重考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要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要加大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的考察”,因此,对这三年的高考与命题很有必要进行回顾,以明确今后的方向。 一、试题特点1.试题结构稳中有变题型结构基本稳定,但试题局部有…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向创造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转化 ,随之在考核命题形式上也日趋变化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分析发现 ,命题形式日趋多样化 .以下笔者例谈命题变化 ,供读者参考 .一、灵活考查基础知识例 1 ( 1 ) ( 2 0 0 2年 )不等式 ( 1 +x) ( 1 -|x|) >0的解集为 ( )(A) {x| 0 ≤x <1 }(B) {x|x<0且x≠-1 }(C) {x|-1 <x<1 }(D) {x|x<1且x≠ -1 }( 2 ) ( 2 0 0 2年高考题 )函数 y =2x1 +x(x∈ ( -1 ,+∞ )的图象与其反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 .解 ( 1 )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1 +… 相似文献
5.
上海高考数学命题的十个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上海高考数学命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使数学高考从理念到实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中学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能力立意的数学高考与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有一种积极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9年浙江省高考数学命题终于揭开其神秘面纱,与广大考生及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见面了.作为浙江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大家对高考命题尤其是主体科目数学命题寄予了太多的期待:同《大纲》要求下的命题相比,新高考命题将有哪些新的变化?命题的结构、难度、广度、知识呈现方式、考查重点、命题所突出的高中数学元素、命题所倡导的数学教育思想到底会怎样?新旧高考如何自然过渡?1-B模块的考题会怎样出?如今的大学教学到底对中学数学教学会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考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不少新颖的高质量原创试题。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下面简称《标准》)引领高中数学教学和评价方式的转变,也会渐渐地影响高考数学的命题方向。为了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遵循试题“相对稳定,重点突出,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适度创新”的基本思路,高考数学命题将会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融《标准》倡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于高考命题之中,努力开发一些融知识、方法、思想、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背景新颖、内涵深刻、富有新意的原创题型,使数学的文化性、应用性与理论性有机结合,并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8.
1、2003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一、命题改革的总体思路2003年高考数学科命题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突出能力立意,倡导理性思维,注重数学应用”、任子朝先生认为2003年高考数学科命题 相似文献
9.
2008年高考正一步一步地逼近我们,围绕着高考命题的探索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随着2008年考试大纲的出台,使高考命题的走向渐趋明朗.本文结合考试大纲,对考试中的特殊地方进行解剖,也许会助你高考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0.
2006年高考已尘埃落定,学作品阅读继承了近年“守正出新”的特点。学作品命题的改革建立在两个背景之中:(1)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2)高考从全国统一命题,逐渐过渡到地方自主命题,试卷出现多元化倾向。纵向比较全国卷自身的变化,横向比较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异同,可以看出学作品命题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海南经历了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本文就2007年海南新高考向海南省部分大学、中学教师和教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改革的推行效果,并通过分析数学、英语等科目的试卷,总结高考命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13.
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的不公平现象逐渐显现。通过讨论新课程高考的公平问题,主要针对新课程改革中综合素质考评的引入对高考的不公平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新课程改革是否为考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高考方案为全新的"3+X+1"模式,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坚持平稳过渡,体现新课程理念,呈现了强化素质考查、促进课程改革、强化素质教育以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考试科目的改革、高考命题的创新是高考改革的"初级阶段",多元评价、自主招生,将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最终追求。 相似文献
15.
16.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2,(3)
考生普遍反应2011年高考数学安徽卷很难,而理科第19题又是全卷最难的一题。其实,该题的绝对难度不难,对考生而言,它到底难在哪里?我们对该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追根溯源,并全方位地进行了解法探究,寻求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江苏’08高考改革方案首次将等级记分制纳入其中,变一次性考试为多样化考试,该方案不仅与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相适应,而且与新课程要求的多元评价方式相衔接。虽然此方案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但改革之初难免会有些不成熟的做法。反思新课改背景下’08江苏高考改革利弊,有助于我们深入进行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高考效度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高考是一个优秀的考试,它有效地发挥了为高等学校选择合适生源的作用,履行了自身的基本职能。在无法找出成本相当或更低而效果相当或更好的替代工具之前,人们应当对高考持肯定态度。同时,随着基础教育质量和高考录取率的提高,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对高考效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考仍需不断地完善以提高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江强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6(1):44-46,59
高考“大综合”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不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和选拔创新型的专业人才,不利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高考大综合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20.
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改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改应该是"貌合神离"的两项改革,合必两败俱伤,分则两全其美。打破"一试定终身"、"高考指挥棒"以及"应试教育"怪圈的途径,是让高中新课改形成一整套包括教育考试在内的测评手段,而不是仅凭单一的教育考试;测评内容既不要忽视知识考查,又要注重能力立意、素养立意;测评性质以标准参照为主,而不是主要靠常模参照;学生在高中学业测评系统中的表现,可以也应该作为与高考成绩并重的高校招生标准。因此,高考改革要大幅度与高中教学内容脱钩,充分发挥自身本质(常模参照考试)与特长,着重测试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潜力,为高校选拔新生补充高中教学测评无法提供的有用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