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天的教师要发挥人格力量的引领作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不仅要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我看来,这种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表现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内涵。只有在有品德的人身上我们才能看到睿智和理性发挥出伟大而高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不仅用眼睛而且用心灵去感受真、善、美。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师的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  相似文献   

3.
4月11日,原煤炭部教育司副司长辛镜敏教授应邀来我院作题为《治学与为师》的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辛镜敏教授首先阐述了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近乎矛盾的双重要求,指出“人师”和“经师”的完美统一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所在。他特别强调: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根基;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识水平和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教师要有渊博的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这一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的力量的影响.所谓"已不正焉能正人",唯有"已正",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这种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教书育人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  相似文献   

5.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 ,在与学生的各种交往中 ,教师无时不影响着学生 ,教师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在学生 ,尤其是小学生眼里 ,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以效仿的榜样 ,教师具有无可置疑的威信。因此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不可取代的影响 ,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必然构成影响学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加强教师的自身人格修养 ,已成为当务之急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让学生心理健康 ,首先教师必须心理…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人格对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从道德情操、学识、对学生的情感、创新精神和能力、心境等方面塑造良好人格,以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7.
教师人格示范,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基行,是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躬身实践《公民道德纲要》、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就是这个道理。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位的今天,必须要强化教师的人格示范,进而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笔者认为,教师人格的道德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徐金香 《文教资料》2007,(32):73-74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人格对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从道德情操、学识、新精神和能力、心境等方面塑造良好人格,以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德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既有优秀的内在素质,又有良好的外观形象,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泛的学科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时俱进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外观形象五个方面论述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讲究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和真实的仁爱之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对待学生要公平、诚信,有仁爱之心。落实素质教育,引领学生健康地成长,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相似文献   

12.
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基本道德品质,它集心理人格和道德人格于一体。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用自己的品格影响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学生,教师的思想观点、治学精神、品德修养等方面,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可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指教师个人在后天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总和,它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综合品质,有着极强的教育作用。一、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强烈暗示性和持久性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有着极强的暗示性。鲁迅在回忆性的文章《藤野先生》中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订成三厚本,收藏着,将作为永…  相似文献   

14.
教师高尚道德人格的教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综合品质。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因此教师的道德人格也应是良好的、高尚的。教师高尚道德人格有着极强的教育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要素所不能取代的。任何其他教育要素所不能取代的。一、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强烈暗示性和持久性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有着极强的暗示性。鲁迅在回忆性的文章《藤野先生》中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生不断成长的时候,语文教学学科承担着给学生文化知识和语文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语文知识和能力,更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品行和伟大的人格。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紧密抓牢学生的德育教育,时刻不能放松对他们的品行培养,要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优良人格,让学生成为品德兼优的社会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所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孩子打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已成为目前教育工作中需要关注的要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要关爱学生,谆谆教诲,让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点一滴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7.
如何进行教师人格道德的渗透呢?第一,要充分认识人格道德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教师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人性化的学生观和人文性的课堂观:1.要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乐学善学"的天地,2.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平等交流思想和信息的平台,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美术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情感和德育功能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艺术修养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美术教育应该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塑造人格精神;加强师德建设,以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价值观;改革美术教育体制以及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开展美育第二课堂等方面来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培养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教师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的人格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同时高校教师的人格又是高校教师教育机智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教师人格是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之一,它不仅影响学生的情感和学业,更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健康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孙中云 《考试周刊》2007,(38):27-28
语文课堂是学生、教师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教师、学生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综合评价能力,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