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朽的雕塑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20世纪是电子的世纪,而21世纪则是光学的世纪.中国光学事业从无到有,如今已经开始走上产业化的道路,而这其中,浸透了一位老人毕生的心血.  相似文献   

3.
邹土方 《今日科苑》2009,(21):75-77
在中国老科协迎来20华诞之际,报告文学作家刘书良的长篇纪实文学《行走的丰碑——关于一个老年科技群体的记忆》的出版,无疑是为中国老科协献上一份厚礼,使这个喜庆的日子更加红火。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一连串比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音乐,千百年来,这首诗以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董伟 《中国科技纵横》2009,(11):122-122
本文通过对雕塑艺术人类发展史中的地位回顾,简述了其审美特征和在园林中的作用,着重强调其主题与环境的协调性,指出形神兼备是其成功与否的重心,最后对我国园林雕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与人构成了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人要改造环境使之更适应自身的生存,另一方面环境也会深刻地影响人.环境对人的影响,从群体而言,会铸造一个民族的精神;从个体而言,会塑造一个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一、人对雕塑艺术作品的感知 (一)感知的主角——"人"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是在不停地感知外界信息,由身体的各个器官感受和收集外界信息,再通过内部(脑)处理,结果转化成适当的信息形式储存起来,这是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信息储存后形成自身对外界的认知,是人们的感知信息库.  相似文献   

8.
<正>英国的《自然》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学期刊,也是迄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期刊之一。自1869年创办以来,《自然》杂志一直秉承着两个宗旨惠泽广大读者:首先,把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重大成果呈现给公众,并促使科学理念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得到更为普遍的认可;其次,帮助科学家自己,为他们提供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9.
雕塑艺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与时俱进是雕塑艺术的生命,本文从雕塑的时代性、公共性等方面阐述了雕塑艺术应该与时俱进,与社会共繁荣。  相似文献   

10.
大地艺术因其将自然环境作为创造场所,使得景观和艺术结合紧密,这也促进了景观与雕塑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这种融合既满足社会的功能,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使景观达到了整体上的互相平衡.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23日至25日,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四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及"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2.
传统可以供我们借鉴,可以给我们启示,可以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唯独不能一概否定,因为,那是前人的足迹。我从事雕塑近半个世纪,领会到:"传统就是前人的创造"。我们今天学习传统的目的也是为了创造。一个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怎样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领悟文化遗产中传统的精髓呢?又怎样才能使这些精髓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智能与体能,进而激发出我们生命中无限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13.
蒋雷 《科教文汇》2009,(10):262-262
现代艺术观念的发展,使得雕塑艺术的边界无限地扩展,许多多元化的雕塑充斥着这个领域,然而对雕塑的塑造能力的培养依然是不能缺少的。强调通过塑造手法实现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传统雕塑艺术依然是雕塑艺术的创作主流。  相似文献   

14.
何鄂 《金秋科苑》2012,(2):91-91
传统可以供我们借鉴,可以给我们启示,可以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唯独不能一概否定,因为,那是前人的足迹。我从事雕塑近半个世纪,领会到:"传统就是前人的创造"。我们今天学习传统的目的也是为了创造。一个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怎样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领悟文化遗产中传统的精髓呢?又怎样才能使这些精髓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智能与体能,进而激发出我们生命中无限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小城市环境雕塑的现状,以及指出环境雕塑未来定向的作用和正确的设置方向。为此,将对环境雕塑的自然、文化、功能性,以及能与市民产生共鸣和提供审美情趣的环境条件进行研究。本文将对延吉市环境雕塑的设置现状加以检讨,将以作者的意图及市民的意见为基础,对环境雕塑的美学、造型意义进行分析,并从理论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检验,对改正的方向和必要的改善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全晋春  刘正棠 《科教文汇》2009,(33):236-237
《立射俑》与《掷铁饼者》作为人类历史上杰出的雕塑创造,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两者均为古代写实性雕塑的优秀范例,造型上以逼真再现对象为主;但在艺术表现效果、具体形体的处理方法、再现手法上却不尽相同,显现了东西方各自所独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都有深厚的诗歌传统,但有趣的是:中国的诗歌被简称为“诗”,日本的诗歌被简称为“歌”。汉诗与和歌,在日本是互相对举又严格区分的两个概念。这在表面上看似乎无关紧要,实质上说“名者,实之宾也”(《庄子》),它道出了两者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雕塑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不同水平的代表作,形成中国古代雕塑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使绘画性语言在雕塑中不断地得到结合延伸,使之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直至现在,这些艺术品仍是我国美术史上灿烂辉煌的艺术珍品,受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19.
廉锋   《世界发明》2010,(7):16-16
2010年5月11日至6月30日,由中国美术馆、捷克国家美术馆主办的“新感觉——1960-1980年代捷克雕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的5号厅、7号厅展出。此次展览作品集中了二战结束至苏联解体这段时间内,捷克艺术家创作的独具特色的玻璃雕塑作品,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美和尊严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中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各自的雕塑艺术题材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