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健 《江苏高教》2012,(1):123-124
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要着眼于以下方面:传承、丰富、完善孝道教育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现代化平台;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孝道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和意识,自觉传承、有效践行孝道文化的传统美德;家庭也应做好孝道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以孝道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应从加强孝道认识、更新孝道观念、培养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坚定孝道意志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其孝观念的培养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还关系到家庭伦理秩序的建立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了解大学生孝观念现状及孝道践行,剖析大学生孝道问题的成因,有助于把握家庭和学校孝观念教育的程度,进一步提出加强当代大学生孝观念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孝道观念淡化,孝道教育弱化,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出现滑坡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应加大孝道教育力度,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孝道观念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调谐家庭成员关系的道德范畴,在培育人们思想道德方面起到起始和基础作用.针对当前孝道现念淡化,孝道教育弱化,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出现滑坡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应加大孝道教育力度,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谈德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孝道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核心.在大学生中开展孝道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耐挫力、人际亲和力、求知学习力和生存竞争力.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要突出感恩知报的敬亲教育、移孝为忠的爱国教育和由爱亲扩展而来的大爱教育等.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应宣扬孝道经典,搭建孝道教育载体,引导孝道情感迁移和家校协作,使孝道思想的精华扎根于大学生的心中,使大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孝道观是调谐家庭成员关系的道德范畴,在培育人们思想道德方面起到了起始和基础作用。针对当前孝道观念淡化,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出现滑坡的现象,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大孝道教育力度,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艰难转型,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礼教几经洗礼,社会整体孝的观念日渐淡漠,大学生也不例外。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孝道缺失的社会现象,尝试探索一条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开展高校孝道教育的有效路径,在发掘弘扬特色地域文化的同时,实现大学生孝道培养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对192名大学生的孝道观念与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客亲留后的赞成程度最高,其次是敬爱祭念、抑己顺亲,最后是随伺奉养;当代大学生最赞同的孝道观念和行为是"多陪伴父母、与父母多联系、多和父母聊天"、"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等;大学生最反对的对待父母的行为和观念是"绝对顺从父母、盲从"、"不赡养父母"、"不关心父母"、"打骂、虐待父母"等;他们认为当今社会仍然需要提倡孝道观念的主要原因是"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之恩必须报答"、"提倡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等.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但又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对传统孝道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相似文献   

10.
"孝道"是道德的起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然而,当今大学生中存在感恩意识和养老敬老意识缺失等各种不孝行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包括历史与现实因素,同时也受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通过指出大学生孝道缺失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说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孝道得以传承的主要阵地,应积极探索推进孝道教育的思路,从丰富孝道教育内容、运用多种孝道教育方法、拓宽孝道教育途径来加强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并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及"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教育的起源,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从中国传统孝道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意义以及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入手,阐述了在高校进行孝道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对如何在高校进行孝道教育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偶婚制度将人的自然性的心理本能转变为孝观念。建立在血缘氏族之上的宗法制社会是孝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社会需要是孝文化形成的动力。统治者的宣扬和先哲们将其理论化的努力都大大推进了孝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孝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孝德教育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由于缺乏孝德教育而致使部分大学生孝德观念淡漠,伦理道德水平不高的现象不容忽视。我们应批判继承中华传统孝德,剔除其糟粕,大力发掘、提炼其精华,赋予时代的新内容,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孝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章对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全国范围的城乡老年人子女孝顺的现状,进行城乡对比后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孝道的城乡差异,提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制四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深入进行孝道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在时代、家庭和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下,对祖上和父亲都有尽孝的表现。而司马迁对孝道的深刻理解,更向世人诠释了他独特的孝道思想,使传统孝道思想得到丰富和升华。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家庭血亲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孝悌道德,是保证家庭实现其社会职能的最重要的力量;现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借鉴传统孝悌教育,认为以“孝悌”,“爱人”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孝"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感恩教育实践探究,中小学将形成包括一个体系、两个融合、三个层次、四个境界在内的具有德育特色的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并立足于感恩教育的五个维度探索出生命教育中的"孝"文化建设的六大有效路径,从而积极培养学生"孝行天下"的良好品德。  相似文献   

18.
“孝”是我国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从孔子开始,无数儒家先贤对“孝”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诠释,孟子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孟子重视孝、提倡孝,他在孔予孝观的基础上主张“以孝治国”,提倡“仁政”,他的很多观念对后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养儿防老、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孝道的应有之义,而在新形势下传统孝道瓦解与变异,一种新"孝道"在乡村社会产生。基于化村养老调查,发现这种新"孝道"整合下,老年人逐渐走向自养模式。自养模式建立在理性化关系和劳动观念基础上,惠农政策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此"孝道"整合下这种自养模式已成村庄规范,老年人老有所养不成问题,但老有所乐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新时期的孝文化,将孝文化的建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传统孝文化的核心是“爱”,而“爱”的核心是奉献。爱的教育本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孝的教育可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独特内涵。学校应该成为孝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