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司马迁《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并非指死的意义,而是指对死的态度."重于泰山"的精确原义应是把死看得很难,不轻易赴死;"轻于鸿毛"的精确原义则是把死看得很容易,欣然赴死."重于泰山"并非说的是死,而是说的"不去赴死";"轻于鸿毛"所指才是"赴死",并且是"视死如归".作为对古...  相似文献   

2.
"去"是一个古今常用字(词).《说文》《说文解字注》《汉字演变五百例》等书中都提出"去"字本义是"离开",而任学良同志在《〈古代汉语·常用词〉订正》中提出:甲骨文中那么多"去"都是"往"的意思,"人相违"不是本义,而是"后起义".裘锡圭同志又在《说"去""今"》一文中提出,"去"的本义是"开口","去"字的"离"开义可能就是由"张开"义引申而来的.笔者在考究"去"字本义过程中发现"去"是个相当重要复杂的词.可以说,前人从各个角度对"去"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如王学奇(1999年)对"去"字的表空间、表时间、表行为的趋向或持续及用作语助词、介词等多种用法和义项作了系统的补释.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5,(32):47-48
孙智正(浙江嵊州人,现居北京.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三篇看下来,气息上,更喜欢《今夜》,但我也老老实实地跟编辑说,有些地方没有看懂.但看明白的句子都比较喜欢,比如"今夜之前/萤火虫被顽皮的孩子/扯了翅膀/于是不肯放光",这种理所当然的"逻辑","海岸上面的飞鸟/死了也有名字/叫他们黑线/天空的睫毛罢了",这种突然的比喻和淡然的语气,还有把石头比作铁块这样看似平常实则难得的想象力.说花朵的脸上仍旧是"粗俗的美好/和愚蠢的天真",下词也比较"狠",这让我觉得作者对世界有自己的理解,没有被一般的审美观框住.  相似文献   

4.
<正>故事(见安吉拉·卡特编的《精怪故事集》)以老妇人"去问问不死的太阳"为线索,直接的动因是老妇人的鸡蛋被偷,但一直抓不到小偷。"问问不死的太阳"也是说故事的容器,可以装入很多事件。故事的各个事件大体如下:勤劳的老妇人鸡蛋被窃,去问"不死的太阳"。老妇人路遇三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请求帮忙  相似文献   

5.
《应帝王》篇"浑沌之死"的寓言之含义历来解释纷纭.《庄子》中(尤其在外篇)有许多与"浑沌"义近或相关的词汇,是为浑沌词族.对书中的浑沌词族进行归类分析,有助于理解浑沌之死的具体含义.它们涉及的全部是治身和反治世问题,而以治身修道方法为核心.浑沌之死讲的是闭目塞听的治身修道状态被打破,从而萌生聪明智巧,丧失真性,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6,(2):47-48
彭剑斌(青年小说家.出版小说集《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我喜欢《烟斗》的构思和切人角度.老人唯一的儿子死了——他女朋友在工厂里放了枚炸弹,把他炸死了,她自己也死了.这个事件本身就很具有"爆炸性",作者在写这件事时,也宛如在文章刚开始不久就放置了一枚炸弹.这个不同寻常的事件,完全可以单独写成一个故事,但作者把它压缩在一句话里,把那些巨大的信息和能量在短短二十几个字里急剧地释放干净了——在后文中,关于这件事,再也没有提到一个字.这样一种效果就跟炸弹爆炸是一样的,它的能量和震撼也只在一瞬间爆发.  相似文献   

7.
"味"或"滋味"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术语,是指文艺作品中能激起欣赏者美感的特质(包括美的内蕴和美的形式).在品鉴诗歌的审美活动中,一首诗是否有"味"或"滋味"成为其审美价值的标志.因此,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断言:"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与李生论诗书》以味论诗,始于西晋文论家陆机.他在《文赋》中说:"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虽一唱而三叹,故既雅而不艳."南朝梁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也以味论诗:《明诗》篇说,"张衡《怨》篇,诗典可味";《体性》篇说,杨雄的作品"志隐而味深";《隐秀》篇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但是,无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9,(25)
洪信良8月6日在《钱江晚报》撰文: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里提到一句话:"在西洋古代,每逢有诗人失踪,大家说‘这人不是死了,就是教书去了’。"当了教师便杳无音  相似文献   

9.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之"道",本身是规律,是思想核心.贯穿孔子思想的是中庸之道.忠恕正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忠"就是努力寻求中正乏道来正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心中有"中";"恕"是顺从"中"道去做事便能从心所欲,即遵循规律,办事顺利.  相似文献   

10.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秦晋殽之战》) 《作品选》:“君,指晋文公。死君,指忘去晋文公。这句是说,不报答秦国资助的恩惠,而讨伐秦国的军队,那不是忘去文公吗?”释“死君”为“忘去晋文公”,是从顾炎武、王引之说。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反驳说:“云死君谓忘其先君,则不知置‘为’字于何地。”这种驳辨是很有力的。但杨伯峻从俞樾说读“为”为“有”,  相似文献   

11.
明清以来,治《说文》者屡次转引戴侗《六书故》中所引的唐本《说文》来考释文字.可见《六书故》所引唐本《说文》有其重要的文字学价值.通过考证,认为《六书故》引唐本《说文》"械"篆的"或说内盛为器,外盛为械"非许慎《说文》之原说解,只可作训读《说文》之佐证.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句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文如下: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5,(35):47-48
孙智正(浙江嵊州人,现居北京.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这次三篇都很出色,又各有特色.《奶奶与猫》看下来,当然首先你会看到作者对猫的描述、猫对奶奶的感情,但到了最后,你会发现,文章写的不仅是老猫,其实还有奶奶.奶奶和老猫形成了人和动物的对比,奶奶养的猫正在老去,奶奶也正在老去.老猫非常依恋奶奶,奶奶也依恋老猫,奶奶"与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时不时瞅两眼猫".倒数第三段,作者说"我发现,椅子上铺了一个棉垫子,是我小时候的棉袄",这句话不露声色,说明奶奶已经把老猫当作了亲人,老猫是奶奶对儿孙之爱的情感上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4.
关于"欣赏"     
[创新话题] 陶潜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 杜甫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赠花卿》) 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阅读以上名句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文意自定。2.文体自选。3.文题自拟。  相似文献   

15.
以花喻人的红楼叙事中,关涉黛玉又关涉袭人的植物意象是"桃花".清代《红楼梦》评点多以"芙蓉"品黛玉,以"桃花"评袭人.尤其集中在"掣签"一回.关于桃花花名,有贴切身分、薄命、轻薄等解;关于题字"武陵别景"和附诗"桃红又见一年春",一说袭人再嫁,一说文笔蕴藉;关于签语"杏花陪一盏,坐中间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一说关乎群芳薄命,一说关乎特写芳官.至于"嫁人"回中"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几无好语.如此等等,涉及到袭人性情、命运、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而袭人形象亦由此更加丰满而凸显.特别是"一芹一脂",以"桃花"展示了袭人的特殊意义,袭人去向也因以深蕴于红楼叙事.  相似文献   

16.
时不时的,总会听到有人埋怨说自己"怀才不遇",特别是在喝高了酒,有了几分醉意后. 当作家的人说:我都写了那么多作品了,还没有出名,这世界真不公平,伯乐都死到哪里去了!当演员的人说:快演一辈子了,还是跑龙套,我的艺术才华算是埋没了!  相似文献   

17.
正"同姓无相去之义"是东汉王逸注《楚辞》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它被后世疏解《楚辞》者广泛征引、阐发,不少学者认为"同姓无相去"是一种礼法原则。宋以来,"同姓无相去之义"开始与屈原的死联系起来,最具代表性的说法当为洪兴祖的"同姓无可去之义,有死而已。"~[1]然而"同姓无相去"最早即出现在王逸的《楚辞章句》中,况且他也没有明确表示这是条礼制原则。因此,笔者通过征引先秦同姓可去的史实、分析《楚辞》的文意、训诂"义"字等,以证"同姓无  相似文献   

18.
游戏活动时,高明明的家长请假说孩子的奶奶去世了,要有几天不能上幼儿园.小朋友听到了,纷纷问:"‘去世’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们:"‘去世’就是人死了,因为是家里的亲人,说死了不好听,所以用‘去世’这个词."又有孩子问:"高明明的奶奶是怎么去世的?"这一下,小朋友议论开了,说个不停.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完美的落幕英雄"。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总结等七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对《项羽之死》的理解和设计,请专家指正。一.说教材《项羽之死》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自主赏析"的第二篇。单元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主张从形象性入手欣赏散文。  相似文献   

20.
前几年,某杂志曾刊登一位学生来信,说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读者》《收获》等优秀图书和杂志。并认为,按老师的方法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