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空气"一节教学为例,探索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妙用"三剂"来激发学生正能量。以化学史为"催化剂",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献身精神;以实验探究为"活化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生活实践为"氧化剂",激发学生的辩证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蒋霞 《生物学教学》2014,(12):24-25
"细胞呼吸"一节的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在复习教学中,尝试以生活实际、模型构建和实验探究为背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相应的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力,进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高中生物学教材"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为例,总结了如何利用"问题探讨"、"探究"、"旁栏问题"、"资料分析"等栏目中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知识形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能力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4.
戴建良  江敏 《化学教学》2011,(10):33-37
本节课以"检验氯气和水反应产物中存在HCl"这一开放性实验为主线,围绕学生在检验HCl时观察到的现象展开讨论。在对异常现象的探究及对"正常"现象的反思中完成对氯气和水、碱的反应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周新起 《化学教与学》2013,(2):76-78,97
以教学设计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脂肪烃"一节课的设计,展示了探究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试图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以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实验素养的教学实践:利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探究历程"和"演示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欲望;以"方案评价"、"个别指导"和"榜样引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操作技能,使探究行为常规化;通过"延伸教材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节以杠杆平衡演示实验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层层铺垫、巧设"路标"引领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相似文献   

8.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减少授课时间和学生课业压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文以高中化学人教版"元素周期表"这节课为例,探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例中教师通过课程复习和预习指导、课堂教学成果展示以及实验反馈等方式完成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节基本概念的复习课为例,体现了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设计的思想,提高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的关注度,最终达到"生活即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老师指定本节课的任务,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去探究怎样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后大家一起讨论,利用学生自己"互相残杀"式的讨论,最后老师做评委点评的方式来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来引导。  相似文献   

11.
本节课是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为题目的探究性实验。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假设。实验设计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实施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节中的3个实验为例,阐述数学实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实验1与实验2开展线面垂直定义的探究,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线面垂直"概念图式.实验3探究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定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路毅 《考试周刊》2011,(71):197-198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一节的教学为例,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意在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衡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自主深入的参与课堂教学环节,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这就涉及到作为课堂"主导"的老师如何发挥"导"的作用了,而教师的"导",很大程度上要靠巧妙设疑、灵活提问来实现的。因此,教师有效的提问不仅能让学生带着疑惑走进课堂,主动参与学习,还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5.
张利 《生物学教学》2011,36(3):45-46
在"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二课时)"的一节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关注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周倩  熊言林 《化学教学》2011,(11):26-28
介绍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采用"认知冲突→动手实验→启发探索→发散思维→分析归纳→思维拓展"的教学思路,对"化学能与电能"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为今后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茹建兵 《考试周刊》2012,(10):131-132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生物进化历程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生命出现了,才能谈生物的进化,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我们眼前的这一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8.
杨红梅 《考试周刊》2011,(19):191-192
新课程的实施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以前的教学相比,课堂的教学形式、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更加强调学生的体验。作者通过实践改进了"基因表达"一节内容的教学方法,通过改进将游戏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比较容易地理解并掌握了"基因表达"这一复杂精细的生命过程,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本节的教学中,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讨论、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分析 《浮力》是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常见的力》单元的第五课。本课主要由"物体的浮与沉"和"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吗"两部分组成,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初步认识浮力,了解有关浮力的问题,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科学知识。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组织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体验到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发现者的自豪感,使其感受到科学探究是无穷无尽的。对照科学课程标准,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定量观测、收集整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