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殷墟考古发掘的甲骨窖穴遗存表明,甲骨档案窖穴与一般的灰炕文化层是有根本区别的.笔者认为,殷代甲骨档案窖穴大致有如下七种特征: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商代的甲骨档案是我国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历史档案,这是中国档案史教材中的结论.但近年来,档案学界对殷商甲骨卜辞是否档案仍有争议.任汉中在<早该走出的误区--析殷墟卜辞是"殷代的王家档案"论>(<档案学研究>2000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殷墟甲骨卜辞不是档案.主要理由:第一,档案既是一种文化财富,也是文化的产物.商王及其卜官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可能产生将甲骨卜辞转化为档案所必需的档案意识.第二,档案是知识贮存的一种载体,不具有知识含量的档案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甲骨,是使用于商代和西周初期的一种重要的档案记事材料。现所发现的甲骨档案以商代为主。19世纪末叶,一些古董商和学者们收集到一些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追根溯源,找到河南省安阳附近的小屯村,考证出这里就是史籍中记载的,位于“垣水之滨”的“殷墟”。因此,从这里大量出土的刻宇的龟甲与兽骨档案,就被称为殷墟甲骨档案。 迄今为止,共出土甲骨档案15万余片,其中在国内收藏(含台湾省藏)的约12.7万余片。甲骨刻辞最长的一篇90余字,最短的只有1-2字。甲骨档案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了当时殷商统治者的全部统治…  相似文献   

4.
名词解释殷墟甲骨 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占卜用的龟甲与兽骨刻辞。此地是商代后期的都城,旧称殷,故称殷墟甲骨。从盘庚迁都至纣灭亡,经过了八代十二帝,共270多年,现在发现的甲骨已有十五万多片,甲骨上契刻的文字有四千多个,其中有三分之一至近一半已被认识。甲骨上的文字记载,是研究我国奴隶制社会历史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由于甲骨文是对殷商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活动的真实记录,且集中存藏在国都所在之地的安阳殷墟,又被称为甲骨档案.  相似文献   

6.
傅斯年学贯东西,在档案学、历史学、考古学等诸多领域建树颇丰。特别是他在我国近代档案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挽救明清珍贵档案、挖掘殷墟甲骨实物档案以及整理利用档案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档案界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档案界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  相似文献   

9.
罗振玉是晚清遗臣和著名学者,编撰了百余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他一生执着地对殷墟甲骨卜辞及各种佚书进行搜罗考证、研究和刊布,保护与整理敦煌遗书、汉代简牍档案,不遗余力地抢救内阁大库档案,收集各种濒临流失损毁的珍贵文献资料妥善保管,在近代档案史料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在史料发现上有四大收获: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六朝隋唐卷轴及内阁大库所藏元明及清代文书档案。其中内阁大库档案不为一般人所熟悉,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历经磨难,多有散佚,现存多处。大连图书馆即藏有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清内阁大库档案等重要史料不断发现,这些珍贵史料经过整理和编纂出版,为整个学术界所利用,推动了近代学术的繁荣,一批著名学者在这批史料的编纂出版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入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是从事近代档案文献编纂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以陈垣指导和从事明清档案编纂工作为切人点,简要归纳和总结陈垣明清档案编纂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2.
伍媛媛 《历史档案》2017,(3):131-135
明清档案是中国现存数量最大也最为完整系统的古代王朝档案,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20世纪初,当久存皇宫的明清档案一向社会公开,即与殷墟甲骨、敦煌写经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大发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然而,明清档案的辗转留存却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这里拟对清内阁大库档案在清末民初历经的损毁与流失略作概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最早记录文字的档案,要数商代的甲骨档案.甲骨档案就是当时的统治者在迷信和政务活动中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记录.  相似文献   

14.
档案分类的历史非常悠久,外国最早的是亚达国王阿树尔巴尼帕尔在他的档案图书馆对档案和图书的分类,我国在距今3000年的殷墟中,发现古代甲骨档案在窑穴中有组织地垒放着,有的一个窑穴只存放一个时代的甲骨文献,有的存入几个时代的甲骨文献(见(光明日报)1996年8月28日第二版)。在档案事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档案分类方法,事由分类法和来源分类法是两种最基本的分类法。依档案来源给档案分类的方法从19世纪产生以未,逐渐取代事由分类法,成为绝大多数档案馆普遍接受的档案分类法,我国也是这样。1987年(中国档…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一般是指殷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符号,从概念上与"档案"并无对等关系,因此讨论甲骨文是不是档案的命题不应该成立.在殷商甲骨中,除了卜辞甲骨外,还有一种家谱刻辞甲骨,后世的谱牒档案可以说与之是一脉相承,由此我们反推出"刻辞甲骨"可以称作档案,即可作"甲骨档案".  相似文献   

16.
陈杨 《北京档案》2006,(7):32-33
2004年7月4日,在上海举行的"2004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20片"殷墟甲骨"拍出4800万元天价!此拍备受世人瞩目,4800万元虽说是天价,但终归有价.而殷墟甲骨作为国之瑰宝则是无价的,因为其考古研究、历史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故拍卖的真正意义在于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让世界关注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而提高中国历史文化在世界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等,以及我们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纸质档案.近百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的形式日渐增多,大量出现了照片、录音、录像、缩微、光盘档案等. 一、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 1.甲骨档案.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历史的档案中年代最久远的,出土数量达十五万片以上.商代留给我们的最早的档案文字材料,就是这种甲骨档案,它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该种档案制成材料之特殊,年代之远,数量之多,在世界范围看也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8.
档案的起源是文明起源的重要内容,档案的产生是文明形成和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殷商甲骨档案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系统的档案,在学术理论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意义.针对近年来学术界时其档案性质的质疑,本文通过对其档案属性的分析与研究,以历史主义的思想证明了甲骨卜辞珍贵的档案价值.循着甲骨来探寻历史的足迹便可以发现一部厚重的殷商文化史,是甲骨卜辞虔诚地帮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向几千年以前的王朝.  相似文献   

19.
殷墟所在地的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早在清光绪二十四年以前就把刻有商代文字的甲骨,卖给古董商,但古董商却不认识。1898年,潍县古董商人范寿轩到天津向王襄、孟定生等宿儒请教,他们判断可能是古代的简策,1899年范寿轩将购回的甲骨请王襄、孟定生等鉴定,始确定为古代文物与古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和鉴定的。当时北京大官僚王懿荣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搜求甲骨文,甲骨文于是为世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20.
《档案管理》2006,(5):F0003-F0003
7月20日,由安阳市委、市政府主办,安阳市档案局承办的“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光辉历程展”在安阳市党政综合办公楼开幕。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市长董永安等四大班子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省档案局副局长吉欣逢应邀出席了开幕式。我省是文物大省,全国八大古都河南居其四。殷墟作为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闻名中外。以都城建设、甲骨文和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商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和辉煌,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殷墟的YHl27坑一次出土甲骨1700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