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阅读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语文能力、文化素养等一切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如何涵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好读书”的有深厚底蕴的“文化人”,而不是有知识没文化、浅薄功利的“应考工具”,应是语文教育着力探索的内容和追求的目标。古今中外都不乏这种现象:尽管许多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但对课外阅读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吕叔湘先生曾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谈到:“少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国外阅读教学研究中有一种有趣的“杰克现象”…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于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应运而生,那便是——"导读课"。  相似文献   

3.
周丽平 《教育艺术》2009,(8):19-19,18
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都得益于对书籍的大量阅读.阅读是语文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它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说明了广泛阅读,储存大量的知识信息,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工作.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潘菊庆 《甘肃教育》2011,(19):53-53
吕叔湘先生说他的语文能力70%得益于课外阅读,可见,落实课外阅读是何等重要。课外阅读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还能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的能力。但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很少。那么,如何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语言学家韦斯特指出"通过阅读学会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教会了学生读书就是教会了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有重要意义。而学生的阅读热情能否持久,阅读目标是否能达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阅读材料的选择,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指导。教师应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对学生阅读的内容,阅读方式进行督促和引导,并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每个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陶雅珍 《广西教育》2005,(7A):40-41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语文实践活动首要内容就是读书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自己的语文能力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开展“读书活动”“信息交流”“自编小报”等实践活动,町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形成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堂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课堂教学效果再好,学生在40分钟里得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语文教学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略读和精读、复述与续(改)编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广博知识的同时,又能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用于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里的“得益于课外”,即受益于课外阅读。可如今的现状却是,书本阅读离学生越来越远.他们宁愿看两小时电视.却不愿静心读上20分钟的书。网络文化、读图时代。更加剧了学生不能亲近文字。  相似文献   

9.
大量阅读课外书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不但如此,大量阅读课外书还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催人奋进。朱永新曾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课外阅读历来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不少学校大力倡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关于学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是把学生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然而,学生阅读的水平并不乐观。读书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教会了学生读书,也就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以下就阅读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结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阅读的孩子,是潜在的差生。"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课内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而各种相关的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表明,初中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我以为学校和教师不能束手无策。学校和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上还是大有可为的。本文将讨论教师布置作业给家长和学生亲子阅读,通过家长陪伴和教师督促养成学生阅读良好习惯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自己的学习所得,课外阅读占百分之七十。多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的知识是得益于课外。这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当代著名散文家,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阅读,把读书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丰富而有益的课外阅读,陶冶身心,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李建红 《新疆教育》2012,(22):47-48
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不谋而合。因为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了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由此可见,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支柱;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现代社会读的能力要求和运用远远多于作文;阅读是成人之源、树人之本,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首先必须搞好阅读。而课外阅读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正吕叔湘先生说他的语文能力70%得益于课外阅读,于永正老师说他的语文能力90%得益于课外阅读。许多作家、学者的成功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的阅读。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虚假的课外阅读以我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所知,小学生的现实阅读情况,并非像我们预设的那般完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有很多学生却不能真正达  相似文献   

16.
钱梦龙先生早就提出“语文老师如果能够把他的学生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人’,那么提高学生的素养就不再是一个遥远而蒙咙的目标了”。又说“阅读能力虽不是语文能力的全部,但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坚实基础,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抓住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条,就是抓住了语文教育的‘牛鼻子’,语文教育的‘减负’就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尽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也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学生中的语文学习尖子,还是一些知名的学者作家,大多在青少年时代有过大量自由阅读的经历,大量课外阅读是他们通向成功之门的必由之路。例如刘绍棠、丛维熙、叶文玲等一批作家就是通过大量阅读走上写作道路等。大量阅读还使曾一度被认为是低能儿的学生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作家权延赤、特级教师钱梦龙等都谈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这种经历。显然,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课外阅读会有这种作用呢?这是因为它是一种真实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阅读者是为了了解内容而去阅读的,通过阅读,他获得了新的信息,而阅读者语言能力在这种大量的持续的阅读实践中自然得到了提高。此外,课外阅读对学生往往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对...  相似文献   

18.
“爱读书的孩子不一定有灵性.不读书的孩子一定没有灵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因此,也一直存思考,如何督促、指导我的学生多读书.并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下是我在指导课外阅读时的真实感受,有对课外阅读检查的探索.有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后批阅读后感时的冲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学习语文,单单学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提倡"大语文",就是语文课堂学习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本文针对初中生特点点明了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指出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并结合实践提出了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还要读“好”书。然而仅仅靠语文课本当中的几百篇文章、几十万字的阅读量是绝对达不到要求的.也是达不到我们的训练目的的。所以为了使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就要把目光转向课外阅读.并为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做好过渡.结合起来.使得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者都不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