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被认为是与现代生活模式有关的一种"时代疾病",该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1],国内大量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防治儿童SID的发生或发展。但通常在学校或康复机构所使用的感统器材一方面价格比较昂贵,另一方面对活动的空间及环境设计要求比较高,很难普及。本文则提出并初步探讨了以家庭生活用品为主要活动器械的家庭感觉统合训练概念和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方法:对50名36岁的孤独症儿童进行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在训练前、训练3个月和训练6个月后,分别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和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孤独症儿童的临床症状和感觉统合失调状况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孤独症儿童的前庭失衡、触觉过敏项有较好改善,本体感项次之,学习能力不足项较差;孤独症儿童语言、交往、感觉和躯体运动能力等障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对自理能力的改善较差.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治疗儿童孤独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家庭是素质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早期家庭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保障身心健康、开发基础能力、培养良好习惯;其条件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键是保护好奇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智力开发要人培养感觉统合能力入手,重在语言训练;游戏应该是早期家庭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现状,在对感觉统合训练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感觉统合训练对基础体育教育带来的启示,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中合理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以此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对幼儿园中孤独症幼儿的感觉统合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言语、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目前已有许多孤独症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或孤独症幼儿园中接受早期教育。本文探讨在幼儿园对孤独症幼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以及在训练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幼儿体育的一个新领域——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内容、作用、方法、特点及指导原则;论述感觉统合训练作为幼儿体育锻炼手段时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对这一新领域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词汇乃众多学子学习英语第一攻克目标,可是很多同学往往感觉词汇学习效果"事倍功半"。造成该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词汇学习过程中重"量"不重"质",由此提出词汇学习应遵循"以‘质’为主,‘质’‘量’并重"的原则。相对于"词汇量"这一概念,提出了"词汇质"这一概念,并且讨论了在CET4考试备战中如何以"质"为主,"质""量"并重。  相似文献   

8.
感觉统合训练对3~6岁孤独症儿童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孤独症儿童的体质状况并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体质的影响情况,对50名孤独症儿童施以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前后对他们的体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3~6岁孤独症儿童身高和体重与全国相同年龄正常儿童相比无无显著差异;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小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和走平衡木等素质类指标则显著的差于全国常模.2)50名孤独症儿童各指标测试平均值训练前和训练后相比,除身高、体重和坐位体前屈三个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说明:孤独症儿童的体质状况较差,感觉统合训练是改善孤独症儿童体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能否建立“体育生活、健康生活”良好生活方式的最初责任应该是家庭这样的思考,在阐述了我国家庭体育教育发展背景的前提下,从理论上进一步剖析了无限夸大了‘食为先’强身之道的功能等阻碍家庭体育教育的发展要素。并宏观的提出了明确家庭承担责任和发挥家长主导作用等发展我国家庭体育教育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0.
赵君尧 《职大学报》2006,(1):101-105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福建马尾诞生了中国的船政文化。文章从“从‘篙工楫师’到‘海军摇篮’”、“从‘古水战场’到‘近代军港”’、“从‘罗星塔’到‘罗零点’”这三个方面对船政文化与福建海洋文化渊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黄征、张涌泉两位先生之《敦煌变文校注》由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姜亮夫先生在该书序言中赞誉其“胜义纷纶”、“为敦煌变文校理之集成之作”。后辈学而习之,发现其中一些校注,尚有研究之余地,故草成只言片语,作为补注,仅资谈助。其一,卷1《伍子胥变文》中之“欲似”。校注原文曰:“欲以(似):同义连文,‘欲’亦‘似’也。王钅英《诗词曲语辞例释》‘欲[三]’:“按《通释》‘欲似’条云:‘欲似’,就是似,‘欲’字没有意义。’其实,‘欲’、‘似’二字连用也是同义重言,‘欲’即是‘似’的意思。”本文按:“欲似”中“欲”字,加深了“似”的程…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选编了柳宗元的《童区寄传》。课本中对一句话是这样逗断的:“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关于这句话,课本上有一个注释:“[虚所]集市。虚,同‘墟’。”还有一个练习题:“解释下边加点的词”——“之虚所卖之”。 根据课本对这句话的句读和练习题的要求,《教学参考书》作了相应的处理: 首先是“解释下边加点的词”:“之虚所卖之(前一个‘之’,动词,相当于‘往’、‘去’。后一个‘之’,代词,指区寄,相当于‘他’。‘所’,名词,相当于‘处所’、‘地方’。) 其次是“补充注释”:“[去逾四十里]去,离开(不应解成为‘来去’的去)。”  相似文献   

13.
黄征、张涌泉两先生《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是后学了解敦煌文献的重要资料。笔者在学习之余,发现其中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其一,卷1《捉季布传文》中之“尽”。原文曰:“尽,原录作‘斩’。原校:‘斩’原作‘阵’,据丁、已、庚、辛四卷改。按:原卷先写‘阵’,旁改为‘  相似文献   

14.
教学虽然有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教学有方。世界著名科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同志说:“教任何课程(不限于语文),‘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呢?学生入门、上路了,他们能在繁杂的  相似文献   

15.
自从莎士比亚的作品诞生以来并逐渐被世界所意识到它的文学价值之后,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成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们挖掘、介绍、演出、评论、研究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印刷、广播、电视、电影传播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其意义早已远远超出了文学范畴,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组成了一种‘工业托拉斯’,形成了‘一种系列文化’”(1)实在是难以说尽。歌德曾经感慨的“说不尽的莎士比亚”。(2)这种文学现象,今天仍在继续,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北史》卷83《王褒传》:“梁元帝嗣位,褒有旧,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丞,兼参掌。”此句扦格难通。张森楷《南北史校勘记》云:“左丞位卑,非仆射所得迁。且‘兼参掌’三字文谊亦未足,此文盖有脱误。”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引张氏校语,按云:“《周书》‘右仆射’作‘左仆射’,无‘仍迁左丞兼参掌’七字。《通志》卷176《王褒传》‘参掌’下有‘制诰’二字。疑《北史》原文当作‘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兼参掌制诰’,‘丞’是衍文,又脱‘制诰’二字。”  相似文献   

17.
《吕氏春秋校释》(陈奇猷校释 ,学林出版社 1984年版 )卷 2 5《别类》曰 :“夫草有莘有 ,独食之则杀人 ,合而食之则益寿 ;万堇不杀。”毕沅曰 :“堇 ,乌头也 ,毒药 ,能杀人。万堇则不能杀 ,未详。”杨昭俊曰 :“万非草类 ,‘万’是‘’字之讹。《说文》云 :‘ ,草也’。言乌头有毒 ,合草服之则不杀人。”谭戒甫曰 :“《说文》 :‘万 ,虫也’。《埤雅》 :‘蜂一名万’。盖‘万’即‘’之本字 ,《左传》僖二十二年所谓‘有毒’是也。《淮南·说林篇》‘腹蛇螫人 ,傅以和堇即愈’ ,彼高注云 :‘和堇 ,毒药’。盖堇能制虫蛇之毒 ,…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通过隐喻翻译,我们可以体验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关于隐喻的分类有很多,本文专从情感隐喻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和认知方式进行对比。在表达‘喜悦’、‘悲伤’、‘恐惧’和‘愤怒’的情感时,英汉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翻译时,我们既要适当的采用异化的策略以满足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期待,促进文化交流,又要尊重语言之间的差异,必要时使原文的形象淡化,采用归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是不被学生重视的一门基础课,然而,它的作用却是非常巨大的。在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基础尤其是中专生的语文基础不好的情况下,怎样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上有所收获,取得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是我们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应常常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认为应当从"激‘趣’"、"攻‘难’"、"求‘实’"三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20.
王荣飞 《阅读》2012,(9):20-21
“从前.有一个贼被捉住后披枷带锁游街示众。有个亲戚问他:‘你犯了什么罪,怎么被弄到这步田地?’贼说:‘我偶然从街上走过时,看见地上有一条草绳,以为没用,捡了拿回家去,谁知却惹下了大祸啊!’有个过路的人听见了说道:‘误捡了一条草绳而已,何至于犯这样大的罪呢?’贼说:‘因为绳子上还有一样东西呀。’过路人又问他是什么东西,贼回答说:‘是一头小小的耕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