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鸣 《山东教育》2002,(33):9-10
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很难一下子适应。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出现的共性之一就是幼小衔接和幼儿园为小学做准备得到高度重视。在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起步较晚,至今,许多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儿童入学不适应现象。青岛市市南区自1997年开始在部分幼儿园、小学尝试幼小衔接工作,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过去,我区许多幼儿园未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  相似文献   

2.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课堂教学是小学的基本活动,课堂教学是实施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途径。文章探讨了小学儿童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为小学一年级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课堂教学是小学的基本活动,课堂教学是实施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途径.文章探讨了小学儿童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为小学一年级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所谓“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之间的衔接,也就是幼儿结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余璐  王晓枝 《四川教育》2023,(18):30-31
幼小衔接应当着力于缓解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过程中的不适应问题,让儿童拥有适应变化的能力,推动儿童身心健康、良好发展。为此,成都市锦江区银杏小学调整一年级课程教学及管理方式,将一年级上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从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三方面入手,建立幼小衔接“1+3+N”模式,在多方发力、多措并举中积极推进幼小有效科学衔接,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毕红 《学周刊C版》2015,(3):118-119
所谓"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之间的衔接,也就是幼儿结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需要共同关注的内容。本研究基于一年级教师的视角,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以北京市延庆区7所小学的62位小学一年级教师为研究对象,借鉴扎根理论的资料饱和验证技术,系统梳理小学一年级教师眼中一年级学生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研究发现一年级学生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包括学习品质、身体发展与健康、语言读写与交流、社会、科学、艺术、特殊儿童7个维度,下属专注力、控制力、动作发展、识字、拼音、合作、冲突解决、数的运用等31项关键指标。该研究对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多以独立的幼儿园和小学为主要对象,多注重衔接模式研究而忽略课程衔接研究;多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双方互动,而忽视"家庭"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联动。本文以一体化寄宿学校为研究主体,跟踪调查,对现有幼小课程衔接开展反思、实践与完善。同时,多方挖掘资源,探索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面达成联动的有效举措,实施有效转型,帮助儿童平缓过渡。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其中专门指出国家课程要以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在此背景下教学的方式肯定要发生变化,其中把游戏引入课堂以及幼儿园一直推行的课程游戏化,是幼小科学衔接的重点之一。本文以一次幼小衔接推进会上的语文、数学、美术三节课为例,呈现国家课程游戏化实施,探索幼小衔接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家长"拔苗助长"、学前班"野蛮生长"、小学一年级"超标教学"……近年来,幼小衔接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备受关注。《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多年来,我们却一直处在"单向衔接"——幼儿园主动联系小学,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请小学教师来开展讲座等等,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占主导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以"铁的重要化合物"一课为例,提出在素质观下的化学教学应该对比分析初高中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选择课堂教学衔接的基点;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建构知识结构体系,确立课堂教学衔接起点,做好知识衔接;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加强课堂教学衔接学法指导,从而达到改变高一学生学习不适应性,提高课堂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王澍 《化学教与学》2013,(11):78-80,77
文章以《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一课为例,呈现高一衔接期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并对在高一衔接期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尝试进行了分析提升.  相似文献   

13.
叶红 《海外英语》2014,(6):72-73
幼小英语双向衔接是为了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关系到成千上万儿童的成长。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英语双向衔接无论是对幼儿还是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幼小英语双向衔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幼小英语双向衔接的有效策略,根据幼小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实现良好的英语启蒙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的尝试性探讨,为以后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些文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连接与过渡,幼小衔接工作搞得好,可以使即将升入一年级的适龄幼儿自然顺利地过渡到紧张的小学学习生活,使他们在小学里健康快乐地成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总则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幼儿园应与小学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体系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中职教育定位的转变等现实背景出发,探讨中高职思政课程教学衔接模式的重要意义,分析中高职思政课教学衔接模式的现状,以编写《中高职思政课教学衔接模式指导手册》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中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如何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6.
幼小衔接期教育,即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初期的儿童教育。幼小衔接期教育需要以儿童生命为本、回到儿童生命之中、关爱儿童生命;表现为尊重儿童天性、满足儿童需要、读懂儿童表达。幼小衔接期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观察儿童活动,读懂儿童心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规则意识;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发挥衔接工作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74):154-156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生会产生诸多不适应,文章在幼小衔接的视角下,对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从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儿童的学习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六、七年级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从心理健康课设置的必要性、喜爱度、所需主题、教学形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衔接期学生认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很有必要,也较喜爱心理健康课,同时六、七年级对于心理健康课所需的主题依次为:情绪管理、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学习压力管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六、七年级学生在处理师生关系、学习压力管理、挫折与应对主题上的需求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家长作为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关于幼小衔接教育内容的需求是思考当前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重要声音。本研究选取郑州市公办幼儿园大班家长和小学一年级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1.4%的幼儿园大班家长担心孩子入学准备不足,96.5%的一年级家长认为孩子存在入学不适应的现象。家长们均提到了学习、生活、社会、身心四个方面,都非常关注学习准备(适应)和生活准备(适应)的不充分。基于家长们关于幼小衔接教育内容的需求,本研究建议幼儿园增加集体规则游戏,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发展;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进一步明确幼儿学习的核心素养,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构建课程实施共同体,优化幼小衔接教育。  相似文献   

20.
幼小衔接期是指幼儿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的过渡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此时,应做好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但实际上,目前往往是幼儿园和小学不通气,各行其事、互不了解,使得幼儿入小学初期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如何通过素质教育,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笔者认为: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交流与沟通,体现“双向衔接”;要重视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以达成家长和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共识;提高儿童在幼小衔接中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