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国家赔偿制度分为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类。行政赔偿制度存在诸多疏漏,如行政赔偿范围过窄,赔偿标准过低,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外,远远达不到弥补受害人损失的目的。因此,应从保障人权角度出发,建立多元化的归责原则体系,扩大赔偿范围,提高赔偿标准,使国家行政赔偿制度发挥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徐蓉 《华章》2007,(12):96-96
立法模式的不科学、在赔偿范围内容上的多重限制,导致目前行政赔偿范围过于狭窄,难以充分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10多年国家赔偿的法律实践,对国外同类法律制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我们完全可以在借鉴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重新设立确定行政赔偿范围的标准、重构行政赔偿范围的规范方式,以此来扩大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刑事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的基本构成之一,从性质上讲,它属于司法赔偿。它是对违法行使侦察、检查、审判,给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其主体、行为等方面都有特殊的构成要件和条件,从而与行政赔偿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行政赔偿主体主要有行政机关公务员、法律或法规授权组织及行政机关委托组织。实践中出现行政赔偿主体范围过窄、公民受害权利得不到应有赔偿等问题。我国行政赔偿主体范围应向自愿协助公务人员,假冒公务人员,公法人等方面进行拓展,进一步保障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5.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责任的一种,其构成要件包括:一、行政侵权主体要件,二、行政侵权行为要件,三、行政侵权结果要件,四、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有因果联系,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行政聘偿制度已经凸显出许多缺陷,很难满足行政赔偿司法实践和保障人权的需要,应当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确立以公务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危险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将行政不作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扩充到国家赔偿法的行政赔偿范围之内。完善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实现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西方法治发达国家,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行政赔偿程序是晚近才有的事。正因为这样,我们能够较好地发挥后发优势,将规范权力以保障权利的现代法治理念运用于行政赔偿程序的立法实践当中,能够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程序规范,其中不乏独树一帜的优良创制。我国行政赔偿程序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创新:“一并式”的行政赔偿处理程序、行政主体主动赔偿程序、合理时限、共同赔偿以及行政赔偿请求权人资格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行政赔偿责任是国家赔偿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赔偿责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实施,正式确立了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使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法行政、司法。笔者就建立行政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及意义,行政赔偿责任的各构成要件的特征,论述我国行政赔偿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性质,归责原则和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法教学中,常遇到的赔偿责任有违约的赔偿、侵权赔偿和缔约赔偿等。明确各种赔偿责任的特点,对灵活、准确使用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问题已在我国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比较我国和国外在相关制度上的规定我们发现我国无论是责任认定还是从追偿措施部存在严重的缺失,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行政侵权赔偿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论违法规范性文件的行政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了违法规范性文件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可能性及客观必然性,认为违法规范性文件造成行政相对人的损害有其特殊性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规范性文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2.
军事赔偿作为国家赔偿的分支领域,根据军事赔偿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战争赔偿和军事行政赔偿两大类.由于军事赔偿在国家立法上的缺失,当务之急首先需要突破的就是给军事赔偿一个立法定位:应将军事赔偿与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并列规定在《国家赔偿法》中,对《国家赔偿法》加以改造,增加有关军事赔偿的规定;并制定军事赔偿义务机关、军事复议机关和军事司法机关的处理程序等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行政管理职能的拓宽,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都可能给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对于行政侵权行为,行政相对人有权要求行政侵权主体予以赔偿。但行政赔偿范围的确定,《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还不够完善,从而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以救济,亟须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14.
"准职务行为"国家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的"准职务行为"在违法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准职务行为"的存在有其客观的社会现实基础。构建"准职务行为"国家行政赔偿制度,将发挥权利救济、权力制约、依法行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对国家赔偿和民事赔偿的行为性质、赔偿主体、赔偿责任性质、赔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地位以及赔偿目的、赔偿方式等方面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惩罚性赔偿是加害人向被害人支付的,超过其财产损害范围的一种金钱赔偿。惩罚性赔偿不仅具有补偿的功能,而且同时具有制裁和预防的功能。环境侵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完全适用传统民法的同质赔偿原则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弥补受害人实际损失的目的。因此,在适用同质赔偿原则的基础上,应当有限度地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17.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责任的一种,其构成要件包括一、行政侵权主体要件,二、行政侵权行为要件,三、行政侵权结果要件,四、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有因果联系,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相似文献   

18.
国家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责任的一种,其构成要件包括:一、行政侵权主体要件,二、行政侵权行为要件,三、行政侵权结果要件,四、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有因果联系,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日美国家间战争赔偿经历了惩罚性的“拆迁赔偿”与象征性的“协议赔偿”两个阶段。战后初期,美国远东政策的战略目标是:彻底根除日本的战争潜能,使之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以“拆迁赔偿”的方式.强制日本把被指定的工业设备赔付给曾被日本占领和破坏的国家.重点是支持蒋介石国民政府,以遏制苏联对东亚的影响。但随着中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和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一改先前对日本打击的政策为利用和扶植日本,对日本的赔偿政策也转换为旧金山《对日和约》中规定的“协议赔偿”。美国对日战争赔偿政策的转换,严重损害了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的利益,使原来战胜国对战败国之间的惩罚性赔偿变为日本和索赔国之间对等的象征性协议赔偿,致使赔偿性质和赔偿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导致战后日本经济重新对外扩张、军国主义重新复活、拒不承认战争加害和战争责任、战争史观日益右翼化、亚太地区形势长期紧张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0.
源于立法价值取向的不同,民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公平,对于损害赔偿的原则问题,民法主要坚持补偿原则为主,实行同质赔偿制度,即赔偿以直接损失加间接损失为标准;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表现为实质正义、社会效益,针对社会责任在局部设置了特别加重赔偿,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行政诉讼中的侵权赔偿贵任,一般以赔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为限,不赔偿可得利益的损失,这是行政赔偿区别于民事赔偿的一个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