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新闻传播》2007,(1):0002-I0002
对平民生存状态深切关怀.对社会公共利益深度关注是都市资讯的责任。2006年“五·一”推出的与农民工联欢大型晚会——《今天我休息》拉近了电视台与农民工的距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慧奇 《新闻传播》2009,(11):126-12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转型时期.农民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承受了较多的不公平,他们的政治生活更是一片空白,如果新闻媒体能够加大对农民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报道力度,无疑地,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能力(媒介消费态度与行为、媒介信息的认知与判断能力、媒介信息的理解与批判能力、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工的媒介信息接触趋向多元化,娱乐信息受到青睐;媒介接触经验与生活经验共同影响着农民工对信息环境的感知与理解;硬件条件与时间精力制约着农民工使用媒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他怀着一颗愿为民尽孝的赤子之心,为外出农民工提供新闻支持。他,情系“三农”,多次深入农民工的生活,与农民工同吃同住同劳作;他,责系“三农”,努力践行新闻的“三贴近”,用优秀的文字报道,描述农民工的酸甜苦辣;他,心系“三农”,以一名基层记者的身份,引发整个当地及新闻界对农民工热点问题的思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广州市农民工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农民工这一群体是手机互联网的现实受众。针对手机互联网在对农民工传播时存在的低满意度、低信任度问题,笔者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手机互联网这一媒体要积极寻求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强强联合,创新内容;要进行市场调查,针对农民工所切实需要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传播;手机互联网要认识到这一受众群体,完善技术和服务,努力实现"双赢",既满足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又挖掘手机互联网的受众空间,实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广州市农民工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农民工这一群体是手机互联网的现实受众。针对手机互联网在对农民工传播时存在的低满意度、低信任度问题,笔者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手机互联网这一媒体要积极寻求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强强联合,创新内容;要进行市场调查,针对农民工所切实需要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传播;手机互联网要认识到这一受众群体,完善技术和服务,努力实现"双赢",既满足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又挖掘手机互联网的受众空间,实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探索农民工档案与农业文化遗产传承的关系对于农民工档案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农民工和农民工档案的时代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档案与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关联的必要性,提出农民工档案有必要链接农民工输出地,反映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乡土特质,传承农耕文明。  相似文献   

8.
改变城市本位主义,要从公民权利平等的角度审视有关农民工的基本制度近一个时期以来,全社会对农民工处境给予了高度关切。人们从金融危机中大量农民工失业这一社会现实发现,农民工问题不仅是一个城市问题,而且是一个农村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综合性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而这一切,又都与目前中国农民工群体是漂移在城市与乡村的社会弱势群体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对湛江市农民工的信息需求状况和信息获取方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借助J2EE手机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的策略:应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农民工群体读者信息库;开展手机图书馆教育指导新模式;加强宣传让农民工群体了解手机图书馆;以便民为宗旨提升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前国内有关大众传媒与农民工及其子女群体的关系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要梳理,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议,认为:1、应加强经验数据积累,重视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2、应由对现象的总结转入时意义的质询;3、应重视大众传媒与农民工子女群体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郑州465位农民工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重点访谈,探究新媒体在农民工信息行为中的作用。调查发现,18-40岁的农民工群体可依靠社会资本、传统媒体及新媒体解决信息需求;41-65岁及65岁以上农民工群体则更倾向于利用社会资本与传统媒体解决自身的困难。图书馆应积极引导农民工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及先进设备解决自身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2.
都市媒体如何突破农民工报道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岩 《中国广播》2009,(9):30-32
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分层中形成和正在发展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事实上农民工已经成为都市媒体受众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以往都市媒体对农民工报道存在的问题、当前都市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转变,提出今后都市媒体在农民工报道中的调整与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当前已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文章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意义和农民工返乡创业中常见的信息需求与获取渠道,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公共图书馆提出的客观要求和公共图书馆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作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农民工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点议题.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软件的出现为农民工提供了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的平台.该研究以广州市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抖音使用感知价值、隐私关注及权利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使用时间与感知价值、权利表达有显著正相关;使用时间与感知价值对权利表达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感知价值与隐私关注有显著负相关,与权利表达有显著正相关;隐私关注与权利表达显著负相关.同时,研究发现农民工群体使用抖音的主要目的 是完成情感能量置换,使用过程中公开信息隐私关注度较低,权利表达处于缺场、弱者状态,有权利而无力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民工返乡潮的背景,梳理了关于返乡农民工的研究现状,对目标样本的基本情况、图书馆服务满意度,以及返乡农民工最需要的信息种类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基层图书馆在返乡农民工服务缺乏需求调查,服务错位;信息传播辐射范围窄,信息获取不畅;服务模式单一,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进而提出了采用综合性调查手段,准确感知返乡农民工信息需求;加强服务网点、信息化集成、信息素养水平和专家库资源的顶层设计,缩小信息距离;围绕返乡农民工需求,打造常态服务品牌;立足创业信息需求,提供智能移动服务路径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林泳雄 《信息系统工程》2013,(1):146+153-146,153
农民工群体在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政治地位等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难题,而这些难题都与信息相关,开展农民工信息行为与信息服务策略研究非常迫切。本文以抽样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广东农民工群体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民工信息行为的现状。运用SPSS 17.0和Clementine 11.1软件,利用K-means聚类数据挖掘技术,对农民工信息行为进行多维的组合性分析,挖掘出农民工信息行为的特征,为发展完善农民工信息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的媒介形象素来是被刻板化的。本研究内容分析金融危机期间《人民日报》、《东方日报》(香港)和《中国时报》(台湾)的农民工报道,发现:"农民工失业与再就业"议题得到共同关注,"责任归因"和"人情味"框架被频繁使用,报道时间走势趋同。不同的是,《人民日报》以正面为主,倾向于"政府政策与管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议题;《东方日报》负面居多,集中在"农民工犯罪"议题;《中国时报》多为中立,为"政府政策与管理"议题。最后尝试从媒介属性和政治体制阐释上述异同。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农民工法律素质教育效果,应从法律传播渠道的视角构建以下农民工法律传播网络:从组织传播渠道上农民工开展的法律传播应侧重法治观念、法律原则、媒介信息辨析方法,以及获取法律信息的方法的传播;从人际传播渠道上通过调控农民工"意见领袖"的人际传播行为来强化对农民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原则的传播;从大众传播渠道上对农民工开展的法律传播应侧重法治文化活动的传播,法律图书出版单位应侧重具体法律知识及其利用方法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群体,农民工的特殊性常被人谈及,并使该群体异于其他群体。从农民工的社会空间入手,利用语料库工具,研究农民工社会空间的话语生产过程及特征,以寻求农民工作为特殊群体的边界。研究发现,农民工的社会空间主要通过大众媒介话语对其职业空间、生活空间与文化空间三个维度而被生产,并兼具“内在闭合性”与“外在开放性”的空间形态,这直接导致农民工群体被圈在这个内在限制性的空间内;而外在的力量,尤其是占有话语权的媒体或政府,则可以在这个空间自由出入,并利用这套话语体系继续巩固其内在闭合性的特点,两者最终的矛盾导致了空间的“地盘之争”,即农民工群体要求扩展社会空间的诉求与媒介话语生产出的人们对于农民工社会空间固有认知之间的矛盾,并最终成为农民工群体的空间边界。  相似文献   

20.
李慧敏 《图书馆》2012,(3):63-65
通过对外来农民工信息服务需求实地调查研究,及农民工子女对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实证调查与统计分析,农民工及其子女文化幸福感与公共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各要素密切相关,政府应为他们提供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