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以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与民族都会有不同的婚俗习惯。本文将对中泰两国婚俗中的程序进行分析对比,从而了解两国婚俗习惯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徐义强 《百科知识》2011,(15):52-53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民族,也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世居于云南省的红河、澜沧江流域以及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的广大山区和半山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哈尼人创造了独具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系统,如神话传说、宗教祭礼、节庆庆典、人生礼俗、史诗歌谣等,其中,哈尼族的婚姻礼仪别有特色。  相似文献   

3.
李宏荣 《百科知识》2011,(11):53-54
武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部,东邻禄劝县,南与禄丰、富民毗邻,西与元谋接壤,北与四川会理县隔金沙江相望,距云南省省会昆明约100千米。武定的彝人是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土著民族,在干百年耕种这片土地的历史岁月中,他们谱写着自己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传承着千年的习俗文化风采,这缤纷多彩的婚俗就是其中最亮丽的一幅风情画。  相似文献   

4.
婚俗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婚姻习俗。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国家,自古以来交流频繁,而且韩国也是儒家文化圈的一分子,从韩国的婚俗状况,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鲜明的民族特色,还能看到儒家文化在婚俗中的反映。简单婚俗与“男归女第”同我国一样,韩国在原始时期是没有婚姻制度的,婚礼及其习俗是随着一夫一妻制的产生而产生的。初期的婚礼形式必然很简单,结婚的男女只要向他人宣布二人成亲结为夫妇即可。此种形式保持了很长时间。到了公元676年至935年的新罗时期,婚礼形式稍有变化,光是口头宣布不够了,还必须请家人和族人来,…  相似文献   

5.
论务川仡佬族哭嫁歌所蕴涵的女性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登云 《大众科技》2013,(6):339-341
务川仡佬族哭嫁歌是仡佬族灿烂民族文化中一朵璀璨耀目的奇葩。它是仡佬族自由婚姻被封建包办婚姻取代以后,仡佬族出嫁姑娘对封建包办婚姻不满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婚俗文化。这种婚俗文化蕴涵着厚重的女性情怀,在此种婚俗文化中,仡佬族出嫁姑娘抒发了对封建包办婚姻无奈之叹,倾诉了兄弟姐妹骨肉分离之亲情,表达了对未知新生活的惶恐和不安,充满对至亲好友美好生活的祝福等。  相似文献   

6.
太空婚礼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9,(18):12-13
浪漫的“太空婚礼” 婚姻是人一生中的大事,新人们总想物色一个特别的地方,缔造人生永生难忘的婚礼。现代人已经不再满足在地面的婚礼,开始向海洋和太空“进军”。前不久报道了两位新人穿着潜水衣在海下举行婚礼的消息,最近又报道了美国纽约一对热爱太空的情侣乘坐一架失重飞机,举行人类首次“零重力婚礼”的消息。  相似文献   

7.
婚礼与禁忌     
万建中 《百科知识》2011,(22):58-60
婚姻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一般人是很讲究的,它虽然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定程序,但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制。按照民间的排定,一般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拜天地、婚宴、入洞房、回门等环节。根据古礼,婚姻的程序被定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即"六礼"。  相似文献   

8.
婚礼常常是女人一生中最光彩夺目的时刻。无论你身居何处,都要结婚。在中国,在不同的场地举办婚礼象征着婚姻中的不同核心点。在美国,婚礼几乎都是在教堂举行的。同样,中国及美国,在婚礼服饰方面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麻秦华 《科教文汇》2009,(15):235-235
婚礼常常是女人一生中最光彩夺目的时刻。无论你身居何处,都要结婚。在中国,在不同的场地举办婚礼象征着婚姻中的不同核心点。在美国,婚礼几乎都是在教堂举行的。同样,中国及美国,在婚礼服饰方面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许莉 《百科知识》2021,(12):34-36
结婚仪式是见证男女婚姻存在的重要仪式,是大多数人一生中要经历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在中国农村,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婚礼仪式各不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现代农村婚礼仪式出现了异于传统仪式的仪式与内容.本文以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为例,聚焦传统与现代两个不同时代的婚礼,从社会变迁的背景入手,基于婚礼仪式举办方式的市场化,描述农村婚礼仪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慰 《科教文汇》2012,(30):175-176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婚恋观的定义、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大学生婚恋观指的是从恋爱到婚姻这个完整过程中.大学生对恋爱、婚姻和性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包括择偶观、恋爱观、婚姻家庭观和性观念四个方面的内容。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因素涉及性别、年龄等个体因素,以及家庭和社会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的影响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王芳 《科教文汇》2014,(30):221-2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老年人婚姻市场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在这些新的变化中,老年人非婚同居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逐渐关注的热点问题。老年人非婚同居既是一种准婚姻模式,也是一种养老模式。老年人非婚同居现象的产生有特定的群体因素,这种现象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来说也有利有弊,本文从一定的法律角度出发,对于这一现象涉及的司法问题作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冯希莹 《未来与发展》2012,35(7):99-101,107
对农民而言,盖房、结婚一直被他们视为人生中的大事,进而也形成了民间固有的风俗习惯。就婚俗的内容看,可分为婚姻礼节和婚姻关系本身两类。对农民的婚俗变迁过程进行调查,可折射出当地农民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此,笔者采取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选取天津市静海县"北刘村"作为调研地,以该村中的老、中、青三代,共计21人的深入访谈为基础,探讨了该村50年来婚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姚羚羚 《科教文汇》2013,(23):61-62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二者虽然历史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但是都描绘了惊世骇俗的爱情,讲述了一对年轻人相识相爱,最后殉情而死的悲剧故事。本文从人物塑造、社会背景、文化差异、结局构建等几个方面对两部爱情著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中西方悲剧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黄亚蕾 《科教文汇》2011,(35):172-173
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之称。它负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日一衣带水,语言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所处环境、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两国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谚语的含义、结构和作用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对中日文化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黄澎 《科教文汇》2011,(20):52-52,69
本文从封建伦理观念、古代婚嫁礼俗、古代女性生活天地几方面对《孔雀东南飞》的礼俗文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正确认识和分析新时期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索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王园媛 《科教文汇》2011,(20):60-61
本文对维多利亚时期夏洛特的作品《筒.爱》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探索其主人公简.爱婚姻的原因,、在《简.爱》中,简出身卑微,从小就成为孤儿.历经艰辛.而罗切斯特属于社会上层人物,非常富有。然而,在那个阶级.他们最终成为幸福的夫妻。作者认为导致他们最终结婚的主要原因有四个:真爱、简的善良、独立以及平等。,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在当今社会,想要得到幸福的婚姻生活.女性应该更多地注重真爱和女性的独立,而不是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9.
吴书生 《科教文汇》2011,(22):20-21
未成年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我们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注他们、了解他们,以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