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统一考试是保证客观公平的基石同中国学生一样,多数国外高中生上大学也要踏上"高考"这座"独木桥",通过参加入学考试获取入学机会。各国高考千差万别,尤其是对是否统一进行"高考"做法不一,有的国家主张"放",允许各个高校自主招考;有的国家坚持"收",由政府或社会机构组织全国统一考试。比较而言,"放"与"收"各有利弊,统一考试可比性强,更能体现公平、公开、公正;高校自主考试则体现了高校办学的差异性和招生个性化要求,但也可能成为滋生腐败和舞弊丛生的温床。为了扬长避短,许多国家采取统一考试与自主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在保证高考客观公平的前提下,回应和满足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观需求。欧美国家过去一直强调高校自主招考,近年来则逐步加强了政府对高考的控制力度和统一管理。美国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2.
为克服以往高校自主招生带来的种种弊端,俄罗斯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即高考。在国家统一考试框架下,俄罗斯本科招生制度同时保留了高校部分招生权利和多元化的招生方式,高考科目由教科部和高校共同确定,由教科督察署和高校确定高校招生最低分数线,并引入了高考基础上的入学加试。俄罗斯"高校不完全招生自主权"的模式启示我们:高考招生政策应以教育公平为出发点;从严控制高考优惠政策;力求避免"一考定终身";招生信息应透明、公开。  相似文献   

3.
效度是评价高考选才有效性的指标。测算高考效度的最佳效标是大学学业总成绩,评价高考效度应当基于它提高高校录取决策质量的程度。实证研究认为,高考有效地发挥了为普通高等学校选择合适生源的作用,高考选才的有效性体现了由"精英"到"大众"转变的特点,就具体科目而言,英语科目选才的有效性最好,而综合科目选才的有效性最差。提高高考效度需要从命题、施考、阅卷、分数使用等因素入手,而制约高考效度提高的实践条件主要有考试理论与技术、考试模式、考试成本、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及高校内部管理制度、舆论环境、利益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意在打破过去高职招生的"末端"处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扭转高职招生的尴尬地位。从政策布局和要求来看,高职招考模式、生源构成、考试方式、利益主体等关键环节都呈现出了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相关政策举措赋予了我国"职教高考"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同时也给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职教高考"带来了挑战。采用理论分析加访谈深描的方式,提出解决"职教高考"制度困境的策略和方法,将"职教高考"多样性价值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简称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研究高考改革问题既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回顾湖南省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历程,可以发现,湖南省进行了多次改革尝试。考试模式上经历了从"单一的国家统考"演变到"省级预选考试+国家统考"再过度到"省级毕业会考+国家统考";科目设置上历经了复杂、简单反反复复的变化过程。目前实行的是"3+X"的考试科目设置,形式上看,科目似乎减少,实际上学生减负的目的难以实现,也未能真正摆脱"一考定终生"的局面。新课改的实施与推广要求湖南省高考体制进一步改革。依据新课改的特点,构建多目标、分层次的多元化高考模式是湖南省高考改革的方向,深化高考命题改革是其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科目经历了一个由高校自主设置到相对统一设置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文理分科居多、合科兼而有之逐渐走向一种非常有限度的分科模式,或者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合科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革"之前,高考实行的是一种鲜明的文理分科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高考科目改革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的时期,尤其是近十年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绝大多数仍然是文理分科的模式。鉴于高考强大的指挥棒功能,着眼于高中文理过度过早分科以及大学通识教育等问题,高考宜采取一种"有限度"分科或者合科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考政策属于国家的公共政策。作为高校招生考试,高考应该坚持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优先性,但因为高考政策同时涉及为高校输送新生的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而且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比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影响更为广泛、更为久远,所以高考政策应在为高校选拔新生的同时,坚持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优先。但现实却是,有些高考政策使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优先性体现不充分。这就要求高考政策进行必要的、及时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变革高考录取标准,实现由"高考成绩录取标准"向"多元发展录取标准"的合理过渡;变革高考报考机制,实现由"单向报考"向"双向报考"的合理过渡;变革高考招生权限,实现由"国家统一计划招生"向"高校自主负责招生"的合理过渡;变革高考招录模式,推行"整体综合招录模式";变革高考监督体制,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高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各省(区、市)存在的高水平大学高考录取机会差异,表面上是由高考分省定额制所造成,实则是隐藏在高考分省定额制背后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分摊共建大学办学模式以及基础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等深层原因所致。在经济、教育等区域发展严重不均的历史阶段,若废除高考分省定额制,将进一步加剧各地的高考录取机会差距。仅改变高考分省定额规则,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历史形成的各地高考录取差异。在"不可废,只能改"的现实面前,应力图通过国家宏观调整逐步使其回归到一个相对公平的位置。具体调整应在遵循国家利益最大化、兼顾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以及生源多样化等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分层调控的办法,即对"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及省属与普通高等院校实行不同的配额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考的直接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此外还对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功能,对社会流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具有预选和配位功能,还是国家文化的重要塑型、凝聚和导向力量。近年来的高考改革注重技术层面的改革而缺乏价值观的澄清和统筹谋划,过分强调高考的多样性而忽视其统一性和公平性,重命题改革而回避录取问题。今后高考改革的政策选择,建议加快高考立法,推进法制高考;成立国家高考委员会,改进高考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国家考试,坚持统一考试;坚持高考的公正公平取向,把高考改革和监管的重点转向名额分配、重点高校和录取环节;完善中小学教科书的国家编写出版制度,保障流动人口的接续教育和异地高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各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朝着两种趋势发展:一种趋势是由集权化走向分权化,即那些以全国统一考试为主的国家,将全国统一考试的权利逐步下放到各省或自治区以及招生的高等院校;另一种趋势是由分权化走向集权化,即那些以各省或自治区以及招生的高等院校独立出题考试为主的国家,将权利逐步地收回到国家或中央,由国家统一出题并组织考试或阅卷。目前,在世界各国中,高校入学模式由分权向集权转型的典型代表当推美国和俄罗斯。本文介绍了美国、俄罗斯两国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由分权模式转向集权模式的变化过程,并分析了这一转型的原因,继而总结了这一转型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由此针对我国现行的高考模式提出了改革建言。  相似文献   

12.
新高考“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面临公平困境和效率困境。高考制度改革中存在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中央和地方教育之间的考试权力分割、国家权威与高校自主权之间的边界划分、制度安排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博弈。多元主体的利益博弈既是发生冲突的根源也是解决问题的药方,“多元录取”的关键在于建构多元利益整合的平衡机制。高考制度中的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整体上具有非对抗性和可整合性特点,是利益整合的基础。要实现多元主体的利益均衡,必须完善考试治理结构,准确定位四方主体权责:政府应通过全国统一高考确定分数的权威性,高校应充分行使招生自主权,高中享有更大程度的教学自主权,社会及考生享有质询考试制度和监督制度实施的参与权。在此基础上,未来高考改革的趋势应是采取全国统一考试形式,并广泛运用“高考成绩、高中成绩、高校面试成绩”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考核机制,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等利益均衡机制提升考试选拔人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从2010年到2020年期间,我国高考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高考改革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效:高考改革试点经验逐步制度化、高考考试形式日趋灵活化、高考招生录取模式日渐多样化以及教育考试机构建设日益专业化。但与此同时,当前高考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功利化科目选考、多次考试的过度压力、等级赋分的有效性困惑、招生录取模式的局限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在未来时期,应通过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构建高考改革的协同联动机制、优化高考考试招生录取形式、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等多种途径来全面推进高考的深层次改革。  相似文献   

14.
<正>山西省2024年(2022级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对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学业进行的合格性水平检测,主要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要求,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新高考中部分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一、“双新”背景下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山西省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秋季,全省高中学段全部使用新教材。同时,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实行新的高考招生模式,即从2025年起,全省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即“两依据、一参考”模式。考试科目由统一高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即“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为人人必考的统一高考科目,  相似文献   

15.
经教育部审核备案,广东省政府2019年4月23日印发了《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粤府[2019]42号,下称《改革方案》),标志着我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根据新高考方案,本科高校考试招生主要安排在夏季进行,与现行高考时间一致,考试科目按"3+1+2"模式设置,"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近日召开的高考综合改革与福建教育新征程论坛上,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2021年起,福建省新高考将实行"3+3"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不再分文理科;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今后,福建还将减少高招录取批次,适时  相似文献   

17.
针对俄罗斯高考弊端,普京上台伊始即着手进行改革,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和"实施侧重专业性教学",考试由"分散"走向"统一",考试科目由侧重专业性教学课程结构决定,更好地衔接了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培养了宽厚知识基础、个性发展的学生。我国相应时期高考却正由"统一"走向"分散",自主招考日益显露的弊端和简单的文理分科,在与俄罗斯以上两项高考改革相比下,我们值得学习借鉴以前曾向其学习过的"苏联老大哥"。还中学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以"名校精英教育、普校大众教育"的理念,打造中国特色"立交桥"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模式的实施,使得考试科目内容和考试题目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以河北省新高考模式下的改革为背景,从新高考形式、某县城普通高中的选科情况以及河北省2021年高考录取结果和河北省物理自主命题方向四个方面对"3+1+2"模式进行分析,为高一新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芃 《教育研究》2012,(8):101-107
高校招生和人的发展的现实需要与现行高考"大一统"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是当前高考存在的最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高考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建立统一的综合测试平台,按高校专业大类设定科目组合,统一测试与自主测试相结合选拔特殊人才,高职院校招生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加强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测试,确立综合评价的原则,形成多元录取机制。此目标模式可以优化人才选拔功能,使高校拥有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提高高考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吻合度,对实施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提供高考的个性选择空间,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理顺共性考查与个性考查的关系,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高考改革目标模式的推进策略为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试点,逐步扩大自主招生的范围和规模;把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作为大步推进高考改革的突破口;加强普通本科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研究和探索;逐步增加招生考试通道,推进"综合测试平台"建设;明确改革方向,形成高考改革的合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考试也叫对口升学考试,是"三校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一种考试,其考试模式为3 X,即三门文化课(语、数、外) 专业课,考试时间和普通高考同一天,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为命题依据,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考试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